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复制链接] 2
回复
28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2-9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一个后现代企业的分析框架

安同良  郑江淮
(南京大学商学院  210093)

内容摘要:完整的企业理论必须能够从企业发展史及启示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提供令人信服的与企业实际相符的答案。与此相比,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的契约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都有所偏差。本文在厘清、评判上述三种理论思路的基础上,取三者之长、补三者之短,尝试提出新的综合的理论范式——后现代企业理论。
关键词: 企业  新古典经济学  企业的契约理论  企业的能力理论  后现代企业理论

一、导言
对于企业本质的认识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企业理论可以引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此,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认为,完整的企业理论,必须能从企业发展史及启示未来的角度,提供令人信服的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符的答案。在当今占据企业理论主导地位的三种理论中,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企业的契约(交易成本或费用)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都没有提供一个历史的、逻辑一致而又具有广泛解释性的答案。然而可喜的现象是,占据经济学主流的契约理论与代表管理学新思潮的企业能力理论已经出现相互溶合、取长补短的新趋势(Nicolai Foss,1997,2000;Oliver E.Williamson,1999),这就表明了企业理论出现了新的综合趋势。
“企业”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引入源自日本,日语中叫“企划事业”。日本经济学界认为:“企业”是把有关生产与若干新尝试拟成计划并加以实施的主体,此种企业是个革新、创新的承担者。 这种看法存在于日本这一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之下。从全球视角而言,企业这种组织在各个国家和社会中,都是以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存在,都是具有多重属性的机构(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1989)。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及其评论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给企业下一个定义(Harold Demsetz,1997),它仅仅将企业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单位,即把投入转为产出的组织。这是一种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企业,是企业平均行为的抽象。
一般而言,完整的企业理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Nicolai Foss and Volker Mahnke,2000):
(1)企业的本质或企业为什么存在;
(2)企业的边界;
(3)企业的内部组织;
(4)企业的竞争优势。
对照完整的企业理论的四个方面,新古典理论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陷:(1)没有严格界定企业的边界;(2)忽视了企业内部组织与激励问题等;(3)没有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就“企业只不过是一个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而已”(Harold Demsetz,1997),这一对企业本质的看法应该不错,只是由于这一看法隐含在价格制度背后而不被人们所重视,或者说对价格制度的过分关注使人们忽略了被概念化了的企业的这一生产性本质。于是企业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述的方便,只是被描述为为其他人专业化生产的单位。这种企业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对相关价格作出反应的投入品拥有完全信息。
认识到专业化生产是企业的显著特征就很容易说明,新古典理论要求企业所有者具有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原因。由于企业仅仅是为了向其他人销售而生产,并不是为内部工作中的消费而生产,所以,企业所有者通过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然后在自己家庭内储蓄或消费这种利润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对新古典企业利润最大化假设的批评,其错误在于这种批评认为它假定对于现实企业的所有者来说只有利润最重要。毫无疑问,利润是这些所有者的重要考虑,但是,利润最大化假设是广为接受的效用最大化在生产完全专业化地为销售给其他人的制度中的必然结果。这个假设并没有排除企业所有者的消费与慈善行为,它只是简单地把这些行为放在另一个“黑箱”家庭中。新古典理论中企业的特征是作为一个外部生产的单位,但非常奇怪的是,新古典理论并没有公开承认这一点。新古典理论并没有给企业下一个定义。而且,它也没有认识到,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化行为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心理,而是由于一种没有说出来前提,即他们所拥有的企业只是为外部人的消费而生产的。进一步而言,利润最大化假设存在合理性,它不一定有根本缺陷,也从未受到严格挑战(Tirole, 1988)。这种合理性更因为如下二个原因而得到加强(Clark,R.C.,1986):(1)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的客观目标,更容易接受监督;(2)没有人需要因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这一单一目标而受损。
因此,关于企业的本质特征,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归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进化性回归。

二、契约学派的企业理论及其评论
契约学派的企业理论由科斯(1937)开创,此后由Alchian 与Demsetz(1972)、Williamson(1971、1979、1985、1996)、张五常(1968、1983)、Bazel(1982、1989)、Hart(1995)等人加以发展,较新的模型由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建立。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企业被理解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最近理论界也将这一学派称为治理学派(governance perspective,Williamson,1996;Nicolai Foss,2000)。虽然企业的契约学派又进一分可细分为交易成本理论(Coase,1937;Williamson,1985,1996),代理理论(Holmstrom,1982;Holmstrom and Milgrom,1991;Jensen and Meckling,1992),考核理论(Barzel,1989),信息成本理论(Casson,1994),团队理论(Marschak and Radner,1972)与不完全契约理论(Hart,1995)。而且其理论要点纷繁各异,但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经济均衡、交易成本、产权等基准概念上,并且以产权方法为统一分析工具,因此,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企业的契约学派或治理学派(Kirsten Foss and Nicolai Foss,2000)。
1.企业的性质
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为什么存在提出了首创性的思考。他认为企业利用价格机制具有成本性,即交易费用存在的条件下,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业存在时,一系列的短期契约被一个长期契约所替代,在企业内由企业家权威(行政管理、命令)进行协调。科斯暗示性指出企业就是长期契约的集合,而价格机制其实是交易标准商品的短期契约发挥作用的形式。张五常(1983)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性质的更为深刻的解释,从而人们普遍地认为他对科斯的企业理论的改进和发展是实质性的。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权威”)代替市场方式(价格机制)来组织分工,而是用要素市场代替产品市场。
威廉姆森将科斯等人的企业理论更加规范化、拓展化,他引入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两个认知假设和自利性假设。他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中不完全合同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存在是因为当合同不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在其后的思想发展中,威廉姆森(1991、1996)将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企业的描述规范表述为“一种治理结构(一种组织构造)”,而企业和市场都是备择的治理模式。
2.企业的目标
根据科斯定理,在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合约安排,资源配置的效率总是相同的,企业目标是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但是在正的交易成本的情况下,生产是通过市场分工进行、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取决于两种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大小。科斯在企业家的判断性知识和能力也可以出售的假设下,暗含地认为两种合约安排中生产成本是一样的。因此,企业的目标就变成了如何节约交易成本。然而,由于交易成本通常是很难度量的,实际上“只要能够指出这些交易成本是在不同的可见环境下怎样变化的,就可以避免度量问题,而且从边际变化看,它们的不同类型也是可分的。” 所以企业的目标是合约当事人根据各种不同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高低进行比较来达到的。威廉姆森(1996)更明确地表示:“交易成本经济学坚持认为,经济组织的主要目的和效果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对权力(组织理论)和公正(法律)的考虑就让位于节约算计或者被归入节约的算计。”
3.企业的边界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在市场交易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家的管理协调能力决定了企业边界。科斯说,由于企业家功能的收益边际递减,“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随着管理技术革新,信息技术进步等变量的变化,这个企业边界进一步扩张。威廉姆森认为企业边界扩张是对交易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为企业组织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因此,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中,企业的演进是在比较静态中进行的,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状态“滚动”。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交易成本经济学将交易成本作为与生产成本相对应的概念,使交易成本广义化,并且对交易成本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这种观点引起了以德姆塞茨(Demsetz,1988)以及企业能力理论的批评。这些批评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斯虽然认为市场交易和企业管理与控制所需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获得这些信息是有成本的,但是科斯却同时暗含着另外一个完全信息假定,即可以免费地获得生产所需的所有信息知识(Demsetz,1988,P150)。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能生产的,另一个企业也能同样地生产,某种产品是通过企业生产还是通过市场购买都与生产成本无关,从而忽视了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德姆塞茨认为,企业是专业化知识和使用这些知识的专业化投入的载体。与信息相同的是这些知识的产生、维持和使用是有成本的。与信息不同的是,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专业化生产并获得专业化的收益,从而具有默示(tacit)和难以交流的特征。因此,不仅不同行业中企业具有不同的专业化知识和投入,而且同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知识和投入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在比较两种企业合约安排时,还应考虑到由专业化知识形成和使用方面的不同导致的两者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对于企业之间的管理成本上的差异,德姆塞茨认为,科斯只考虑了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不同企业存在着管理成本上的差异。在交易成本为零时,科斯认为市场完全替代企业生产,不存在企业,也就不存在管理成本上的差异。实际上,在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管理成本上的差异,其原因是市场不具有生产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虽然是原子式的(例如单个人生产),但是生产也要根据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需求进行计划和实施,而且从市场上购买投入品,也间接地购买了其他生产单位的管理服务。因此,德姆塞茨指出,如果仍然在科斯的框架下,所进行的不是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的管理成本之间的比较,而是两种合约安排下由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构成的总成本之间的比较。交易成本只决定企业是怎样实现的,而不是企业是否存在。
(2)契约学派只在风险范畴中界定交易成本概念,没有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忽视了企业成员(尤其是企业家)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学习行为及其有限理性,从而只把企业演进理解为比较静态的变化,没有解释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演进的动态过程(Hodgson,1996,Dietrich,1996)。
(3)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如果要完整地理解有限理性,就要考虑经济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的认知活动。一方面,由于认知能力有限,经济当事人的认知活动不仅仅是风险范畴中的贝叶斯学习,而且更主要是在不确定条件下默示知识的形成。在交易过程中,经济当事人通过习得默示知识表现出判断性和创新性行为,具有战略性与策略性特征,这意味着认知活动是破坏均衡的潜在力量,与最大化理性行为相冲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当事人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即使经济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相互信任,甚至有利他主义动机,相互之间也会产生预期不一致性,机会主义行为只能加重这种不一致性。所形成的交易规制结构除了节约交易成本之外,还使经济当事人的个人认识活动变成一种组织学习活动,协调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或者进一步而言,契约学派只是隐含地对待有限理性与学习行为,因此,没有进一步精致而繁杂的学习理论,企业的涌现、变化及产权体系都难以解释(Denzau and North,1994)。
(4)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契约学派在使用机会主义概念时有些生硬,实际上,契约学派并未准确定义它,并区分它与“自利”假设的不同。而许多契约学派的学者反而集中于不依赖“机会主义”概念的成本,如考核成本(Barzel,1989)、通讯成本(Segal,1996;Wernerfelt,
1997)、搜寻成本(Casson,1994)、信息的存储、修复与加工成本。而企业能力理论则认为,这些成本只是企业间的专业化与企业内隐含知识的努力而导致了通讯成本(Langlois and Robertson,199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2-9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三、企业能力理论及其评论
企业能力理论禀承亚当·斯密生产分工理论,并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企业能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推陈出新的研究工作,企业知识基础论早期出现在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25年的著作中,后来在安蒂思·潘罗斯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中得到深入发展和全面阐述。潘罗斯的研究极大地鼓舞了企业资源基础论的研究者们(如Wernerfeit,1984)和企业成长理论家们(如Richard Nelson and Sidney Winter,,1982)。
然而,尽管早已有诸多理论先驱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直到80年代末,企业能力理论才引起经济学界和战略研究专家的广泛兴趣。从此以后,企业能力论实际上成为企业战略领域的研究主题。理查德·纳尔逊(Richard Nelson)和悉尼·温特(Sidney Winter)在1982年合作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明确肯定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能力观的重要意义。书中不再依据规模对企业进行分类,而是赋予拥有不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不同的类别名称。
1982年,纳尔森和温特的著述得到了史蒂芬·里普曼(Stephen Lippman)和理查德·罗曼尔特(Richard Rumelt)的支持和发展。通过“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这些论述开创了把企业经营战略作为由于企业内在的固有效率差异而积累和保持的、用以产生“理查德租金”的资源来进行精确的经济分析的先河。两年后,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在安蒂思·潘罗斯(Edith Penrose)的《企业成长论》(1959)和里普曼与罗曼尔特的论文基础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成为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从此,更多的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学术研究被统一特指为“企业资源基础论”。
与“企业资源基础论”息息相关,更加接近于工商实践的相关研究开始于1990年,C.K.潘汉尔德(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成功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理论工作者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掀起了理论研究的新高潮,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相断发表。在这一时期,与“企业资源基础论”或“企业核心能力论”密切相关的论文有:“能力论”[兰格路易斯(Langlois),1992],“核心能力论”(Foss,1993)和“激励能力论”[蒂斯(Teece)、匹斯安欧(Pisano)和舒恩(Shuen),1990]以及“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哈默和赫尼(Heene),1994],“企业的资源基础论(Kathleen R.Conner and C.K.Prahalad,1996)”等都属于这一系列。
我们将这些略有差异的相关论著观点统一,简洁明了地称为“企业能力理论”,因为所有以上理论研究成果都一致认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企业拥有的特殊资产,即:与知识相关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的、难以买卖和在企业内各部门可分割的资产。这种特殊的具有上述特征的资产即我们所说的企业“资源”或“能力”。
1.企业的性质:能力体系
企业能力理论把获取正利润或赢利可能性作为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产生或“生存”下来的前提条件,决定了企业的首要问题是“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决策和组织问题,不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生产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还是通过市场分工进行的选择问题。因此,企业能力理论在分析企业性质时,首先把企业看作具有生产功能的单位。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它进一步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过程的角度,把企业作为一个行为实体来对待,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Foss,1993)。而能力是企业的能够胜任工作或任务的表现为行为流程或潜在特点的智力资本(资源)。通俗地讲,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告诉拥有者如何解决现实难题的主要资源或资产以及为人们共同感受到的社会智力资本。
透过“企业能力”,我们发现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一资本确保其拥有者——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促使企业以自己特定的方式更有效地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现实难题。由于具有类似于管理技能的特征,企业能力有其特殊的、可为人们认同的、呈现非对称分布的组成成分。企业的特殊能力可能分别属于企业内不同的个人,但是,存在于企业和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特殊能力更突出地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产(资本或资源),而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资产(企业能力难于模仿和传递)。这是企业能力理论最重要的基本立足点。因此企业能力理论坚持一贯的以“能力”为核心的企业概念认识。
2.企业的目标:获取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理论在经济的“自然选择”中研究企业行为,主要强调企业能否产生赢利可能性,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正利润以“生存”下来。企业的契约学派认为这种赢利可能性是通过改变企业合约安排,从节约交易成本中获得的。但是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经济学只看到企业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赢利可能性,忽视了企业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赢利可能性以及和前者的相关性。卢沙贝(Loasby,1998)根据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企业合约安排实际上反映出企业内部分工格局,企业合约安排的变化意味着企业内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企业创新预期或创新类型和生产率的变化。德切克(Dietrick,1994,p38)更明确地指出,在一个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新的企业合约安排中,事前要素投入者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减轻意味着降低了形成组织资本的成本。事后道德风险问题的减轻意味着降低了管理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从生产过程看,企业合约安排的改变实际上是企业能力团队配置的改变,企业能力团队配置的变化又形成了与新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从而决定了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获得赢利可能性,并通过一系列战略行动来实现,以取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Langlois,Robertons,1995)。也就是说,企业能否存在不能仅从交易成本相对大小来判断,而是根据企业核心能力所产生的收益与产生核心能力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的比较来判断。因此,企业的目标也就从节约交易成本变成了改善企业内部的能力配置,形成异质性核心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及其导致的租金最大化。
3.企业边界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在企业边界的决定过程中,路径依赖与隐含知识至关重要。其逻辑起点是生产性组织的创造力是一个学习使用与整合生产资源的时间耗费过程,这就导致了惯例(能力的速记)与能力的产生。当然,随着新问题的解决与个人加盟本企业,它们也会随之变迁,即能力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但是知识的发展由强烈的学习领域的惯性力量所幸引(Dosi,Winter, and Teece 1992),这就引申出知识的边界决定了企业多样化经营的效率,也就是说,知识增长的路径依赖过程限定了企业边界的生长。例如,企业的超额管理能力可能产生于自然的产品生产活动(Penrose,1959),但是它们仅仅会在紧密关联的产业中发生效力。一般来说,企业会避免承担需要不同能力的活动,相反,这些异质能力的服务流反而通过市场购买或者通过企业间的分工而实现,并且依赖于互补性活动的深度(Richardson,1972)。进一步而言,由于市场上缺乏这些资源(Dierickx and Cool,1989),非常专业和战略性的重点惯例与能力不得不在企业内部产生与聚集。
总之,在企业能力理论中,企业的边界由知识的地位来决定,尤其是,当知识资源难于交易并且特质化时,它便在企业边界内缔造并治理,同时,企业一般避免整合一种与它们已经控制的知识资源大大相异的知识资产。尤为重要的是,这与起源于机会主义的激励冲突的重要性毫不相关。
尽管在近年来,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涌现出相当多的著述,但客观公正地讲,这一理论还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而且,和企业契约理论相比,企业能力理论更多的是内涵界定并不十分清楚的概念和判断。简言之,当契约理论家们谈论“契约”、“激励”、“团队生产”、“剩余索取权”等问题时,他们都知道自己谈论的是什么,并知道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其他学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以这些概念来分析说明问题,且在这一研究领域,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可供大家分享。
相比而言,两个以企业能力为研究基础的学者最多只能在“能力”一词的精确涵义上达成共识,仅此而已。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能力”的内涵上都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企业能力理论与已经相当成熟、研究透彻、非常深奥和规范的企业契约理论相比,只是崭露头脚和刚刚起步,理论显得有些疏松、叙述纯文字化和概念含糊不清(Foss,1996),因此,企业能力理论缺乏微观基础(Foss,2000),威廉姆森曾严厉地指责企业能力理论学者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基本上是同义反复式地循环论证(Oliver E.Williamson,1999)。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这样一种状况由多方面原因造成。比如,有关企业契约理论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都基于相当规范的经济学理论,而企业能力理论则源于大量的各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而且,企业能力理论较企业契约论更具实践倾向性,更多地采用各种专门术语,更愿意不断地修正已有的观点和提出新的观点等等。这样,企业能力明显地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极大兴趣,一些企业的经验实证分析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尽管这一理论确实仍然缺少强有力的实证基础和充分服力的理论论证。但是,这一理论没有使该管理理论研究沦落为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微小分支,而是在组织理论中茁壮成长。

四、后现代企业理论:一种新的综合
前述三种企业理论往往各自关注企业的不同侧面,其理论重点决定了各自的优势与缺陷。时至今日,一种新的综合态势正在涌现,尤其是企业契约理与企业能力理论的互相溶合。 在Nicolai Foss与Volker Mahnke (2000)主编的关于企业理论的最新书籍“Competence,
Governance,and Entrepreneurship”中,综合趋势非常明显。
企业契约理论的主帅Oliver E. Williamson (2000)在捍卫企业契约理论的同时(即认为企业能力理论对它们的批评有一些错误),认为二者即是对手又是互补者,而后者更甚于前者,当然二者是不同的流派。但对于理解复杂经济现象以及构建企业组织科学而言,它们都是必需的(Williamson,2000)。企业能力理论学者Kirston Foss与Nicolai Foss(2000)进一步指出许多企业能力理论的解释性概念可以直译为企业契约理论的形式(用产权经济学的语言),见图1。
为此,他们发现二种理论有许多交叠之处,当然理论构架是不同的,但是彼此取长补短以及保持对话将是大势所趋。换句话说,一种综合的企业理论正在涌现,而这种企业理论必定是符合历史实际、又具有理论预测功能的统一范式。我们把它命名为后现代企业理论,因为人们习惯将企业的契约理论称之为现代企业理论。该范式的理论要点如下:

  企业契约理论的解释要素 企业能力理论的解释要素
(产权诉求)        (当作待解释要素)





图1  翻译为企业能力理论的途径
资料来源:Nicolai Foss and Volker Mahnke.2000.Competence,Governance,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66.

首先,企业作为一种与国家、市场、家庭并列的制度形式,其制度选择过程是一个历史的、耗时的历态过程(ergedic process)(秦海,2001)。即企业的起源、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请注意,进化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宇宙的、物理的、生物的、人类的自然现象(埃德加·莫兰,1990)。为此,企业的演进经历了从古典企业(指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到现代企业(现代公司制企业)进而到新兴企业——后现代企业(网络型企业、虚拟企业、联盟企业等)的历史过程,而对企业的定义必须涵盖这一历史进程。从历史的进化角度,我们认为企业是以利润为导向,以生产、销售产品为手段,满足日益增长需要的自我演化的经济组织。
第二,企业的本质功能是生产功能。从社会演化的角度来看,分工是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社会分工造就了企业的最初形态——手工工场的始作俑者——商人,而手工工场本身也是一种分工的组织形式,但是企业的生产是为其他人进行专业化生产(Harold Demsetz,1997)。这一点上,新古典经济学与企业能力理论是对的。
第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在平衡协调的成本与收益后,才涉及到组织与参与者之间的具体契约(赫伯特·西蒙,2000),即企业的生产功能引致了契约的安排。而且,随着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及后现代企业的演化,企业的活理机制也逐渐复杂。就这一点而言,企业契约理论更适合对现代企业及后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描述。
第四,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时需消耗资源,它是在管理协调下人力资源与其它非人力资源的集合体,其增长与发展是基于知识集聚的进化过程(Penrose,E.T.,1959),这一过程表明企业在本质上是以专业化生产为导向的一系列高度专有的具有再生能力的知识聚合体(Penrose,F.F.,1959;哈耶克,1945;Nelson and Winter,1982);而从经济当事人角度,企业是由异质性能力的当事人所组成的能力团队。在这一团队中,企业当事人能力在企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均质的,企业家的战略作用与管理协调作用至关重要(Schumpeter,1934;Barnard,1938;F.Drucker,1995)。
其中企业的知识资产包括高绩效的商业程序/惯例(组织资产)和技术上的know-how(图2)。企业的整合和重组能力,设计和再设计自身对成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图2 企业的产业知识资产
资料来源:David J. Teece, Firm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Technology, Learning, & Innovation, Edited by Linsu kim & Richard R.Nelson,P12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图3 工商企业:动态能力要素     资料来源:同图2,P122
第五,在快速变革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与战略的“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发展与众不同的能力,需要明确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这种因素对企业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David J.Teece,2000):(1)如何使现有资产进入新的或(和)相关的商业活动。(2)如何学习,如何组织和重新组织资产以建立新的业务和进入新的市场。Teece(2000)已经论证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竞争优势)基本上取决于程序、环境和路径。然而,只有当它基于难以模仿的惯例、技巧和附加的资产时,竞争能力才提供竞争优势,产生超额利润。如果基于一套特定惯例的企业能力在市场上不再发挥作用,或者如果它能被竞争对手容易的复制和学习,那么这套惯例将失去价值。当一个厂商发现并能轻易的复制另一厂商的组织、惯例和工艺流程时,模仿就产生了。当一个厂商发现达到同样功能的替代方法时,竞争就产生了。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一个给定类型的竞争能力(例如,质量)可以由不同的惯例和技能组合支撑。例如,Garvin(1988)和Clark and Fujimoto(1991)的研究都表明,没能达到高质量和高效产品发展的单一“公式”。图3是对这一动态能力核心内容的一个简要描述。该图表示,在缺乏对相关互补性资产或互补性技术的控制或使用时,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将企业的互补性资本和它的联合结构作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图4  企业的演进与企业理论的关注重点——后现代企业理论:新的综合的企业理论

此外,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需要外部活动与技术的结合。关于战略联盟、纵向一体化、买者-卖者关系及技术合作日益增多的文献证实了外部协作与外部源泉的重要性。外部协作与内部协调大不相同,因为人们不能用等级制度来进行经济活动。
以上五点,是理解企业全貌与未来的关键,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新的综合企业理论——后现代企业理论,它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取三种企业理论之长、补其短,以历史、演化的穿透力整合出新的动态构架,见图4。

主要参考文献:
段文斌,1998,《分工、报酬递增和企业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志彪等,2001,《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Peter Drucker,1995年,《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译本,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
Harold Demsetz, 1997年,《企业经济学》,中译本,梁小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Nicalai J. Foss, Christian Knudsen,1996年,《企业万能》,中译本,李东红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等,1989年,《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译本,陈晋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
Richard R. Nelson, Sidney G.Winter,1982年,《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译本,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Jean Tirole,1988年,《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张维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David J. Teece, Firm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Technology, Learning, & Innovation, Edited by Linsu kim & Richard R.Nelson,P12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安同良等译,2001年第5期。
Williamson,O.E.1996年,《治理机制》,中译本,王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Denzan, Arthur, and Douglass C.North,1994,Shared mental models: 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Kyklos 47:3-33.
Nicolai J. Foss, 2000,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outledge
Foss,N.,2000.Competence,Governance,and Entrepreneurship: Advance in Economic Strategy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msetz,H.1993,The emerging theory of firm, Uppsala: uppsala University
Demsetz,H.1996,Rationality,Evolution, and Acquisitiveness, Economic Inquiry,34:484-495.
Dietrick,M.,1994,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Beyond, London: Routledge
Dietrick,M.,1996,Opportunism,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in Groenewegen(1996)
Eliasson,G.,1990,The Firm as a Competent Team, Jon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13:275-298
Groenewegen, J.(ed.),1996,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Beyond, Cambridge: Kluwer Acadamic Publisher
Hodgson, G., 1996,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m, in Groenewegen(1996)
Khalil,E.L.,1997,Is the Firm and Individual?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21;519-544
Langlois,R.,1986,Economics as a Proc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losis,R.1995,Capabilities and Coherence in Firms and Markets, in Montgomery(1995)
Langlois, R.and Cosgel,M.,1993,Frank Knight on Risk Uncertainty ,and the Firm: A New lnterpretion, Economic lnquiry,31:456-465
Langlois, R.and Roberton,P.,1995,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London:Routledge
Loasby,B.J.,1998,The Organization of capabil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35:139-160
Penrose,E.T.,1959.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University
板凳
发表于 2003-6-1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