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饶有兴致地去探求所谓“有机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除却社区构成方式
的不同与经济运作模式的迥异外,最为显著也最为浪漫的,莫过于人心的变迁。换言之,在现代社会之中,人在本质上是游离状态的,身体上孤独,灵魂中寂寞,交
流存在于无奈的碎片之中,人的行为不受与他人的融合所驱使,而是受制于声色犬马的欲望。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心灵哲学的原因。
狄巴克·乔布拉博士的这本《心灵的密码》(The Book of Secrets)在西方世界大名鼎鼎,许多生活在重压之下的政界、商界、娱乐界人士将之视为心灵圣经加以膜拜。经由我的好友任海龙先生将之译为中文,不啻为此类中文出版物中的一件精品。
在西方,人们常把乔布拉的哲学称为“瑜伽哲学”,原因即在于他善于从自己的母文化
——印度文化之中汲取养分,来缓解和救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制造的重压与空虚。在思想发展的脉络上,乔布拉的思路与二战之后肇始的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与救赎之
潮一脉相承。“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凯鲁亚克未尝不是怀抱救主之心对西方文明展开不厌其烦的挑剔了批判,进而表达东方的心灵哲学才是让世界恢复秩序的根
本,如此,他写作了那本大名鼎鼎的《达摩浪人》。
显然,乔布拉并没有凯鲁亚克那般的野心,用我们儒家的术语来讲,这位印度裔哲学家
更加“入世”,也更加聪明。他并没有试图在印度母文化的根基之上创建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范式的野心,而是踏踏实实地告诉人们如何利用“瑜伽”来实现自我的拯
救与救赎。或者,用作者本人的话来说:精神修习。
我曾经是一位身体瑜伽的修炼者,因此我深知流行文化中的“瑜伽”早已背离了它的本
真含义。在印地语之中,yoga一词本为“道路”之意,每一条瑜伽都是一条人类找寻生命终极意义的道路。乔布拉认为人生存在四条瑜伽,分别是感受、思想、
行为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纯粹意识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化的行为和存在。这固然是一种反唯物主义的诉求,但由此也重新界定了“痛苦”的不合理性。恰恰由于
生命的根源在于纯粹意识,在于感受和思想的日积月累,所以一切快乐和痛苦都不过是幻象的产物。想要戒除痛苦与烦恼,道理很简单,只需远离纷繁的俗世杂务,
勇敢切断生命与幻象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做到这一点,连死亡都不再可怕,因为它不过只是一种更加持久的幻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