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说:宗旨的善意不能弥补制度的疏漏,深表赞同,自己不止一次有过类似的体会,好心办坏事,尤其体现在父母对子女上,以及与朋友间的相处中。出发点的善意并不直接导致结果的如意,我们做事前其实都应考虑一下,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如果明知不能,为什么不改变一下习惯的方法呢? 当然,诚实地说,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需要刻意去做,我虽然很早就有了这样的认识,但实际生活中还是跟着感觉走,不经大脑,想什么是什么,除非在找工作,找客户,谈判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时刻,知道了就要去做,按着自我塑造中不同习惯的重要性排序,一定要把它列入养成计划。 但从另一面讲,与人相处中,我更愿意去感受对方的出发点,只要它是善意的,我大多愿意接受这份善意,即使结果对我而言是负面的,比如父母,姑妈的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