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知识点之舶来词汇】沙龙

[复制链接] 0
回复
6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15 22:0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会去查它,这得从我这几天正在读的书籍谈起。我读的是什么书呢?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彼得·德鲁克,没错就是他的书——《旁观者》,里面谈到吉妮亚经常举办沙龙,根据德鲁克的描写,我首先想到的是《鲁豫有约》那个节目形式,但是和我平时了解的沙龙——像咱们家园举办的思维导图沙龙——区域太大,所以晚上回到家,我就不由自主的查它了,看它到底是什么东东?!


 
沙龙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中文意即客厅,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

       看完这些,我才对书中的描写有所了解,有的时候真是,你以为你知道某些东西大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可往往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