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可口可乐并非惟一一样,微软的使命感也可以在与它同时代的公司身上得到呼应—— 朗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世界最优质、最新的通讯设备、产品、技术和客户服务。以优秀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我们将成为以客户为主导的高素质企业,并为股东提供稳定的高额回报; 苹果:致力于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设计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商务人士和消费者提供最先进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和支持; sun:成为最好的通信技术服务提供者,使员工得到最好的专业经验,使股东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lsi(美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凭借我们在半导体设备方面所具有的迅速设计和批量生产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百视达(blockbuster):成为全球领先的可租借娱乐器材公司提供卓越的服务、优质的选择、便利的条件和理想的价值 保德(baldor):成为设计、生产、销售电动发动机和驱动器的最优秀企业。 很显然,这都是一些十分清晰的阐述,是一种“专业化的公司使命”。今天进入全美300强的公司中——特别是那些新兴的、居于中坚力量的大公司,其公司使命的表述往往非常专业和简洁它有着明确的边界感而很少掺杂不可捉摸的、容易被夸大的要素。杰弗瑞·亚伯拉罕是一位非常有心的美国学者,他举数年之力,先后向全美1600家顶级公司进行了征询,名单中包括《财富》1000强、《福布斯》500强以及“全美百家最佳公司”到2003年为止他共收到了875家公司的回复其中375家公司有自己清晰的使命陈述。 在此基础上,亚伯拉罕开展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其中一项有趣的工作是,他将300多个公司使命中出现的热门词汇进行了统计,共列出69个关键词,结果出现最多和最少的10个关键词分别如下: 这是一组十分耐人寻味的“关键对比”,是玫瑰色与深蓝色的取舍很显然,对利益的直接追求和公司续存的现实考量,远远超出了公司对于抽象价值及公共责任的热衷。 可以说:从可口可乐式到微软,从“抱负化的使命”向“专业化的使命”衍变,是美国过去一百年公司使命衍变的轨迹。 中国企业的使命错位 中国企业必须在使命认识中从玫瑰色走向深蓝色重新回到“基本面” 历史往往是如此相似。今日的中国正进入一个商业至上的奢华年代从这里迸射出的炙热的商业热情,常常让人想起20世纪初期的美国,那个亨利·卢斯大声颂唱的财富创世纪那个对商业顶礼膜拜深信技术的进步将洗去一切贫困、不平和忧伤的大年代。 在中国社会对企业家的期许以及这个财富群体的自我膨胀即将达到顶点。如果拿美国百年商业史作为参照体一个让人不无尴尬的事实似乎是我们今天对企业家的公共责任以及公司使命的认识正停留在上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之间。 为了写作本文,我和我的助手们曾经花了不少的时间,去收集中国企业的公司使命。结果我们发现,很多大公司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使命陈述,它往往与公司的宗旨、远景、战略目标及成长理念等等交结在一起。然而经过细致的剥离我们仍能清晰地梳理出这些公司在使命认识上的一些共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