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大胆放权 二战结束后不久,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副校长安排他听有关部门汇报,考虑到系主任一级人员太多,只安排会见各学院的院长及相关学科的联合部主任,每天见两三位,每位谈半个小时。在听了十几位先生的汇报后,艾森豪威尔把副校长找来,不耐烦地问他总共要听多少人的汇报,回答说共有63位。艾氏大惊:“天啊,太多了!先生,你知道我从前做盟军总司令,那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而我只需接见三位直接指挥的将军,他们的手下我完全不用过问,更不需要接见。想不到,做大学校长竟要接见63位主要首长。他们谈的,我大部分不懂得,又不能不细心地听他们说下去,这实在是糟蹋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对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处。你的那张日程表,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艾氏后来又当选美国总统。一次,他正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了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拟好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氏一时不能决定,便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道:“请狄克(即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挑一个吧。”然后,若无其事地去打球了。艾森豪威尔大胆放权的行为告诉我们,不放权,事必躬亲的领导往往吃力不讨好。 收权与放权,探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管理模式 艾森豪威尔总统,世界顶顶大名,他实现了美国的统一,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直到现在,美国人还在怀念那段时期. 但是,就是这位威名远播的总统,却创造了另一个世界之最,"最懒的总统".有以下事例为证: 在他担任美国大学校长的时候,有一次副校长安排系主任向他汇报工作.他接待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副校长:你到底安排了多少人向我汇报?."副校长如实回答"14个"他不禁吃惊"我当时领导军队,那号称千军万马,可我只指挥三个人就够了.他们向我汇报,可我又听不懂,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的听,既浪费他们的时间,又没意义".于是学校的汇报制度就这样取消了. 后来在他担任总统的时候,有一次在打高尔夫球,秘书送来文件请他签名.他写上了"请副总统代签",后来再有文件,不是太重要的就不再送他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已经看出来门道了.一把手,要得是整个团体的方向.而不是仅仅把自己过多的精力放到下属该做的事情.要相信下属的能力,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常常 看到有的企业老板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企业却效益并不好,相反,员工背后还老是抱怨.如果他少插手,会做得更好. 大家看看,一个大总统,连名字都"懒"的签,却把一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是你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下属干什么去了呢.他们有他们专业的知识,有他们拿手的本领,不妨多放权给他们,让他们放心的去发挥.相信他们一定会拿出让你满意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