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是不聪明,而是匮乏了爱心的诚挚,便无法体味到生活的诗情画意;还有一些人并非不富有,而是对生活空怀不必要的冷漠和戒备,往往难以摆脱萦绕心头的寂寥的孤独。 ——题记 社会上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理论:人们大肆议论的、各种媒体大量报道的、社会广泛提倡的都是一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或是一种人们认为比较缺乏的东西。就像是飞机安全地在天上飞不会有媒体报道,而若某天某架飞机坠落,伤亡惨重,那么这个消息就会马上传遍全国甚至全球一样。也许是相似的理论,我们现在大谈感动,是否暗示着我们身边能感动人的人或事物少了呢?也许是我们体味到的少了。为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感动的:1、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2、使感动。从解释1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动的产生要有外界事物的影响,同时个人感情要受到触动。也许感动少了的原因我们可以用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少了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受到触动少了来解释。而我想这些原因都可归结到人匮乏了爱心的诚挚,对生活空怀不必要的冷漠的戒备。 这个世界,我们习惯了被人欺骗,不,应该是看惯了别人行骗,看到有人求助,我们首先会被感动,然而感动只停留在情感的层面上,我们没有行动,而阻止我们把感动从情感的层面提升到行动的就是我们从往事中学到的经验,取得的教训。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马路旁跪着,面前铺着张写了密密麻麻的字的半黄不白的布讨钱,原因是老母病危,而自己却身处异地没有足够的车费回家见她老人家最后一面。你被他的孝心打动,手伸入口袋掏出钱包,打开,想要拿钱给他的时候却突然想到上次自己可能就被一个有类似情况的人骗了,于是狠下心,合上钱包,闪人。如果你真有这样的经历,听了下面这外真实的故事,你会良心不安的。 就有这样一条汉子,为挣钱给母亲买药治病,自己在外地没日没夜地疯狂工作。半年后的一天,家来急电:母病危,速回。也就有这样黑心的老板,半年的工钱一分不给!就是这条汉子在浑身上下只有两块钱和两个馒头的情况下,怀揣着给母亲的药,沿铁路徒步83天,路上忍饥挨饿、寒夜露宿,差点撞上火车,差点坠入急流,讨饭时被恶犬咬伤,露宿时受恶狼侵袭,终于及时赶到家,母亲在儿子《想家的时候》的歌声中安详地离去。 既说到这里,不如再讲一个吧。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河南。一个在劳改农场服刑的犯人看到别人的家人隔三差五地来探望,他很羡慕,于是往家里写信让家人来看他。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信写了一封,两封……家人还是没来。他急了,就给家里写了封绝交信。爹妈就只有他一个孩子,其实早就想来看他了,可家里实在太穷,连几十块钱的车费借都借不来。收到他的绝交信时,老两口实在坐不住了,决定无论如何也得去看儿子。老两口收拾好家里的板车,放上条棉被,就这样向劳改农场出发了。路上,两人一直保持一个拉一个在车上休息,谁累谁休息,但车不停。爹的鞋子很快磨破了,娘帮爹挑刺。车还是没停。就这样,100多里的路程,,老两口走了三天两夜,总算是到了。儿子看到二老这样来看他,“扑通”一声跪倒在他们面前。管教干部吩咐做饭师傅给二老下了碗面,并放宽了探望时间。临走时,二老从板车上拖下一袋东西说是怕儿子在这儿吃不饱,给带来让他留着慢慢吃。那是几百个馒头!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没有一个重样的,足足装了一麻袋!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这些馒头没有一个重样的,因为这是老两口一个一个挨家挨户讨要的。怕儿子一时吃不完再坏了,他们一人拉车一人在车上晾馒头,所以这些馒头都是半干的。这一刻,在场所有的犯人都齐齐地跪了下去,耳边传过一阵嘶心裂肺的嘶喊:“爹,娘,我改!”那是儿子在爹娘来看他期间说的唯一的一句话。那简短的四个字响彻天际,重重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