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集团管理的盲区
当你管理的企业在悄悄地增多,从1个变为2个、3个……,你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越来越力不从心,因为现在你管理的已经不是一个企业了,已经变成了一个集团。你整天疲于应付来自各个企业的各种授权、资源调配等问题,努力当好你的协调人的角色,但是到头来却发现各个企业仍然若即若离,各个企业也找不到一家人的感觉。是你还不够尽职尽责吗?你可能会很委屈,因为你已经为此经常连续工作24小时,白头发也多了好多根……你很想摆脱这种状态,但苦于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找不到很正常,因为你浑然不觉地陷入了集团管理的盲区。
小心集团管理的盲区
集团企业由于其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多元化的特点,使其具有普通单一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但同时,集团企业也由于其规模的庞大、管理的分散化容易把你引入盲区,对集团的规模优势视而不见。
权力盲区
你整天为到底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而烦恼?如果集权,你怕下面的企业失去积极性,而且由于你管理企业的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产品日益多元化、地域分布日益广阔,你也没有能力全管过来;如果分权,你又怕无法保证对下属机构的有效监控,最后由于监管不力导致企业破产。于是你聪明地想到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但是没想到碰到更大的问题,到底哪些应该集权,哪些应该分权?
资源盲区
你整天忙于在各个企业之间协调资源的分配,但是却发现整体资源仍得不到有效利用,感觉自己是在重复劳动,而且效率低下。比如,在资金管理方面,资金分散、利用效率低,资金使用成本高,资金体外循环和下属机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屡见不鲜;营销体系上市场资源不能整合,造成销售渠道紊乱、商品不能共享渠道、销售费用投入巨大而无效;采购管理上,不能实现集团采购,存货成本居高不下;库存管理方面,物流流转不畅,商品不能及时送达客户,物料不能及时供应生产,缺货与库存积压现象并存。这些导致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资源浪费严重,整体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信息盲区
你的周围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但是你仍然不时听到抱怨:销售部门反映不能及时掌握可用库存信息,不能及时了解销售订单处理情况,不能及时知道产品价格变化情况;仓储部门反映不能及时掌握市场销售情况、可用库存情况,无法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量;同时你也感到不能及时了解下属机构生产经营情况,不能实时监控集团资金流转状况,无法形成科学的决策。
现实中不少企业集团像你一样误入盲区,结果集团趋于解体,或者就出现了集团有名无实的情况,也就是“集而不团”的状态。不仅造成集团有限资源重复配置与不经济使用,还导致经营相同或类似业务的各成员间发生不良的竞争与内耗。你不想这样的结果发生在你身上,你该怎么办?
如何走出盲区?
很简单,正本清源,当你迷惑的时候,这一招很灵。集团企业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在于可以通过集团发挥更高的价值创造功能。公司和集团通过一种“内部化”的制度安排,把原来通过外部市场交易的东西变成组织内部协调的对象,从而节省交易费用,创造更多的价值;集团在资金、技术、市场、采购等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从而节约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回归到集团的本质,就可以找到带你走出盲区的明灯了,那就是集中式管理。集中式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权力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和信息的集中共享。只有集中管理才能让你的集团发挥出本该具有的优势,指引你走出盲区。
集中管理首先会产生聚集效率。这是指由多个企业经过分工协作、秩序重组形成集团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大于多个成员企业的经营效益之和。聚集效率是由集团的多种特性决定的。产权的连锁性是集团产生聚集效率的基础。控股、参股等手段的运用可以达到以少量的资本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金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的目的;市场的垄断性有利于保障集团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稳定发展,产品市场集中度的增大也便于集团产销的良性循环;产品结构的兼容性有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各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再就是配置效率。集团成员企业间的协同性为集团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成员企业之间大都具有资金、产品或技术等方面的协作关系,所以,在相关联的单位之间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可行的。而集团组织管理的可控性又增大了配置的可行性。
具体从各业务上来看,在财务管理方面,一般而言,独立企业往往是直接面对资本市场,而在集团公司集团管理中,子公司无须直接面对资本市场。这样整个集团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可以从资本市场中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资本。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管理后,集团内各子公司不再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而是以企业集团的名义进行信贷活动,因为企业集团经济实力、社会影响,以及政府的支持,银行不用担心其偿还能力,从而扩大了企业集团的对外信用,集团可以较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融资,为公司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提供资本。子公司可以借助集团总部的帮助超常规发展业务,还可以在母公司的保护下抵御敌意收购。集团总部还可以充当内部资本市场的角色,可以在内部调剂资金的使用,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这种集中的财务管理,能够使总部在投资超出下属业务单元实力的项目、避免低效重复投资等方面有着独立经营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同时企业集团一般分支公司众多,组织层次复杂,管理链条长,如何有效地监控集团内各级公司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确保其经营行为规范、安全和高效,是众多企业集团力图解决但又很难解决好的问题。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可以使集团内各子公司的资金达到合法、安全和有效,便于核对相应的计划、合同等资料,确保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从而使集团内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
在产供销等业务领域同样也是这样,集团可以凭借其规模优势,在原材料采购、物流、市场纵深等方面获取巨大的集中利益,包括较低价格获取原料、物流服务,多地点生产,强大的市场攻势,服务团队等。母公司还可以凭借其实力承揽到单个企业不可能拿到的业务,并能在集团整体后盾的支持下把这样的一些大业务顺利地完成。
我国的许多企业集团缺乏相应的集中管理,各企业在一个集团内各自为战,不仅财务没有统一管理,其他的诸如投资、业务、人事等权力也是相当分散,甚至连品牌形象各方面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根本不能发挥集团的优势。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是中国的企业集团发展还不太长,而且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把精力过多地放到了集权还是分权的问题上,怕一不留神又走回集权的老路,成为一个完全靠行政命令来驱动的实体,很快就死掉了,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忽视了更根本的东西—集中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原因,一个个企业做大的,基本上是每个企业自行在开疆拓土,关注业务扩张重于管理,总部也就无暇也无力对下面的“虎狼”公司进行管理。
然而庆幸的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该进行集团化的集中式管理了,比如中远集团,从2002年开始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将分散的资金集中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效益;还有中国网通,实现了全国范围内预算的集中管理;再有中国最大的粮油集团,嘉里粮油,从2004年开始组建集团,正逐步的加强集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