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shangjie.com/mag_view.php?id=577 沟通亦是竞争力 高 扬 沟通从心开始,强调的是沟通可以提高竞争力。其实,沟通不仅是手段,而且亦是竞争力。 沟通不仅是手段 不久前,有一内部网平台改造项目对外招商,要求每日信息能方便迅速投放,以利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几轮严格筛选,只剩下广州与香港2家供应商。此时,项目方觉得香港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形象略胜一筹;但依流程,尚须分别约见2家供应商。于是,投标结束的第二天9点到11点,项目方即与香港供应商的2位代表联系,但始终联系不上,即使打电话到其公司总部,也遭遇长时间占线;好不容易打进前台,却被告知:“他们可能不在,公司今天停电。”直到中午,项目方已与广州供应商联系好,香港方面才回电话解释。 对此,项目方认为,今后业务合作的许多细节都需双方及时沟通,如联系起来这么困难,那再好的技术又有什么用呢?看来,不了解国情和客户实际并提供贴身服务,哪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异于摆设!结果,项目方感慨万千:对“踩死一只蚂蚁”,“大象”还是不如“拇指”来得方便。 的确,服务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手段,而在于态度和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其价值的关键所在。 沟通提升竞争力 曾有个小国来使,向当时的中国皇帝进献3个小金人,但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3个小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招进诸多珠宝金匠来共同评判,发现它们的重量与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无法辨别。几经周折,还是一位退位的老臣用一根稻草即别具一格地甄别了出来:只见他将一根稻草插进第一个小金人的耳朵,结果左进右出;再插进第二个,结果耳进嘴出;惟第三个,插入的稻草依旧耳进却未见出——深入肚里——就是它了!看来,最有价值者,并非一定是最能说最会道的。 沟通不等于能说会道,爱说不等于会说。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有时,倾听才是最好的沟通。但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喜欢说,而且常常口无遮拦。“祸从口出”的例子不胜枚举。 怎样沟通才具有竞争力呢?著名管理专家德鲁克曾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同时,他还告诫我们,一个人必须知道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和怎么说。 鉴此,笔者以为,若想自己的沟通具有竞争力,那么,首先必须了解沟通的特点——“四性”。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一种沟通,具有“随时性”;除收集信息外,也要发出信息,又具“双向性”;而信息的接收同时受其传递方式的影响,更具“情绪性”;沟通结果最后是由双方决定的,颇具“互赖性”。 其次,根据这些特点,掌握和运用如下原则和技巧,方能沟通到位。 1、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明确的沟通目标,重视每个细节,要达到你的至少一个目标,适应主客观环境的突变。 2、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先组织清晰而简洁的语言,让对方明白;再注意非语言暗示,增强你的语言感染力;还要注意倾听,发现更有价值之所在;最后多多反馈,获得认同以达到目的。 3、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事前准备,确认需求,阐述观点,处理异议,达成协议,共同实施。 最后,沟通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