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坐落在上海浦东的百安居中国总部异常安静。门口保安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神情严肃。“最近有点乱。”百安居中国市场部负责人徐弈对记者解释。 一周之前,百安居办公室和商场遭到了其主要供货商之一——上海雅迪尔居饰用品有限公司工会组织的员工示威,这个举动甚至演绎成双方一场拳脚往来的真人PK。百安居被指拖欠雅迪尔近1800万元人民币货款。 “百安居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位前百安居人士表示,话语间耐人寻味。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目前有20多家供应商在酝酿对百安居采取“讨款”行动,还有不少在观望。 公开叫板 雅迪尔总经理崔寿官告诉记者,他是第一个站出来与百安居公开叫板的供应商。 按照雅迪尔的说法,2005年、2006年期间,百安居擅自扣除雅迪尔货款1200余万元。2007年春节以来,雅迪尔不但没有收到百安居的一分钱,截至5月份又出现了540余万元的新增货款。因此,百安居累计拖欠雅迪尔货款近1800万元。 由于大量货款被占用,雅迪尔流动资金受到严重影响,如今陷入无钱发工资、无钱买材料的境地。于是,在2007年6月4日,雅迪尔工会及职工50多人进驻百安居中国总部,群体向百安居催讨货款。位于百安居6楼、7楼的采购中心和总裁办的工作全部瘫痪。 据悉,6月8日,在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委托经贸局、外商投资协会、外商投资投诉中心出面下,百安居与雅迪尔之间进行了一次协调会议。 一位与会者反映,虽然有第三方在场,但是双方的火气仍然很大。整个会议更是充满了戏剧性,因为出示当时所签的合同时,双方发现合同的部分条款不一样,互相指责对方造假。 最终,雅迪尔总经理崔寿官和百安居一位负责人进入小型会议室私下里密谈。但没有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2007年6月11日、12日,雅迪尔递交上访函报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声称“请愿、抗议、要钱”没有时间表,直至百安居支付所有的款项。 对此,百安居的徐弈则表示,不存在所谓的拖欠货款问题,这些货款是雅迪尔应该付给百安居的。现在双方仍处于僵持中。 糊涂的账单 据悉,这次矛盾激化的祸首是百安居的收费账单,其被指已经超越了供应商的承受能力。 以雅迪尔为例,它与百安居中国总部签订的全国采购合同中,只有供应商交给百安居一定销售返利的条款,如2004年约定的返利是销售额的18%,2005年是29%,2006年是32%,每年递增,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费用项目。 但是崔寿官表示,在2005年、2006年期间,百安居累计扣除1200余万元人民币。货款的名目有“安装服务费”、“咨询费”、“促销成本费”、“广告支付费”、 “开店支持费”等等。而这些都在合同返利之外。 “有些名目不知所以,其中安装服务费200多万元,咨询服务费20多万元,广告返利100多万元。”他无奈地表示,百安居的扣账明细就是一本“糊涂账”,合作了这么多年还是看不懂。 但百安居方面却另有说法。其在6月8日的协调会议上表示,虽然上述费用合同里没有明确规定,“但我们是根据合同里的扣点扣除的费用。” 据悉,百安居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的时候约定一个“销售保底数”,如果完不成就要被罚钱。 以今年新扣押的540万元人民币货款为例,百安居表示,雅迪尔2006年的销售保底数是8000万元人民币,但由于雅迪尔有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没有完成,因此百安居要扣除这部分未完成销售额21%的钱,相当于400多万元。 但雅迪尔则表示抗议,因为根据它手上的合同,2006年销售保底数是5600万元人民币,双方再次陷入了莫衷一是的局面。 “这种罚款造成一种有趣的现象,快要到年底时,厂家看着完不成销售任务就会自己派人来购买。”一位百安居的导购员如是说。 断炊危机隐现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雅迪尔就成为百安居在上海等局部市场的供应商。当时,建材超市作为一个新兴的连锁零售终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005年,在百安居高层多次到访、商谈后,雅迪尔与百安居达成了全国性战略合作关系。据悉,当时百安居给出的承诺是,2005年下半年把雅迪尔7000套橱柜出口到欧洲。但出口的事情搁浅至今。回想当时的情景,崔寿官认为这是“百安居下的套”。 此后,雅迪尔开始跟着百安居“南征北战”。为了跟进百安居扩展全国市场,雅迪尔在杭州、东莞、青岛三地设厂,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雅迪尔开始在政策上全面向百安居倾斜,甚至为了避免专卖店与百安居竞争的局面,放弃了部分专卖店渠道。 “但是2006年一整年我们都经营得很痛苦,虽然2006年雅迪尔在百安居的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8000万元,但是几乎无利可图。” 崔寿官表示。 事实上,雅迪尔事件只是一个缩影。供应商与建材超市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记者从北京图腾宝佳得知,它已经向百安居发出了“讨款”的最后通牒,如果没有回应将在这两天采取行动,甚至包括停止供货;而美国摩恩(卫浴产品)也准备在百安居撤柜。雅迪尔方面告诉记者,加入这一行列的还有科宝、欧卡罗、百隆等不少品牌。 “一旦供应商群起而攻之,百安居的供应链将出现断裂。”崔寿官说。对此,徐弈表示,百安居正在和供应商商谈解决,但他拒绝发表进一步评论。专家表示,目前百安居这种账单在国内建材超市普遍存在,只是各家超市列的名目不同,收费有高有低而已。 不过,供应商进入建材超市,是看中它在大城市的终端优势,但业内的种种潜规则恐怕会加强它们的“离心力”。 据悉,雅迪尔表示下一步准备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一些供应商甚至开始对建材超市敬而远之。比如欧派橱柜现在全国有800多个专营店,宁愿与建材市场合作,也很少进入建材超市。 目前,我国有150家左右建材超市,占整个建材销售市场份额不到5%,而此前家福特“倒闭风波”已经使我国建材超市出现集体性滑坡。“此次出现的供应商‘离心’事件,对整个业态来说是雪上加霜。”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徐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