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fficeffice" />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一直以来,奥运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宣扬举办国文化,体现民族凝聚与认同的盛会,其会徽则是表达这种文化科特征的浓缩标志,它是一个文化的集粹。本文选择了从奥运会徽为切入点来论述论题,通过剖析奥运会徽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并通过中西对比以之为线索来阐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正 文
文化文化,什么叫文化?文化的定义与范畴又是什么,古人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文则史,无文则野”;泰勒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能力和习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社会学卷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今天,我只试图通过分析奥运会徽携带的文化信息,以中西文字语言(主要通过中英文字语言)比较为重点进行阐述。总的说来中国文化以艺术为特征,西方文化以科学为特征;简单通俗的说就是中国文化艺术成分多,难模防;西方文化则容易复制。
首先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2008年北京新奥运会徽:2003年8月3日,中国北京公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并向全世界发布。(北京2008奥运会徽彩图于附后)
北京2008奥运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新会徽蕴藏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新会徽直接表现了中国让人敬叹的美丽和力量。在这个会徽中,我看到了北京、新奥运的希望。
- 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会徽是“新的英雄”。
- 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创意总监斯考特·吉文斯:会徽形象充满活力,展开的双臂表现了中国人的友好、欢乐和热情。这个会徽神奇地集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和奥动会精神。
这些都是对新会徽所代表意义的正面描述。关于正面的评价我不一一例举,在此我收聚了一些反对的意见,下面我就边比较边阐述我的论题:
据新浪网9月份所作的调查,共有近13万人给新会徽打分,打最低分(1分)的最多,约占29%,其次就是打最高分(5分)的,约占25%。
我把反对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
1)、从形式上来说,反对者提出设计的缺陷有:“京”字象形牵强附会;线条过于阴柔,色彩单调,图案整体不够和谐、有拼凑感等;设计为不规则图形,很难模仿传播。
2)、从内容上来说,批评者的意见有:过于强调主办地北京而忽视整个中国,过于强调所谓民族性和传统而忽视了奥运的世界性,缺乏现代感,缺乏体育运动应有的动感和活力。
3)、从创意上来说,这个设计表面看有新意,实际上并没有走出1992年巴塞罗那、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实际上也沿袭了原申奥标志的思路。新会徽的设计,似乎过于拘谨,过于沉浸于所谓“人文”的意境,而稀释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古拙”有余灵动不足。
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京”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设计组组长张武解释:“ ‘京’字极富动感的篆文字,幻化为一个飞奔的人形,象征着北京人,乃至整个中国的13亿人民;‘京’又极似‘文’,象形中国5000年文化。”反对者认为“文”、“京”不分,把“文”字象形成“京”字比较强牵附会,一个呈奔跑的人形象的篆字“京”,说它体现奥运精神,算是勉强及格,太缺少动态感了,用一个框子把人围起来,本身就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败笔。
一个最致命的指责是,新会徽据称“融会了民族文化和奥运精神”,为什么人们体会不到,至少体会并不强烈?更有人直接责问:“一枚红色的印章,一个变形的“京”字或者“文”字,负载了什么样的民族文化,表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我想这种讨论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中国文化是从象形文字开始,中华文字是由先祖的图腾文化,象形文字文字演变而来,汉字为音形义结合体,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性。因此我重点从语言词汇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由2008北京新会徽设计的争议恰恰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征。
由此,引出我今天的第一个论点:
一、中国文化是传神的,重写意;西方文化是科学的,重写实
曾经留学海外,在跨国公司任职近二十年,爱普生中国总裁高建华先生在一次高级经理培训班上讲课时谈到:“中国文化80%是艺术,20%是科学;西方则反之;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差别就是中国文化是传神的模糊的,难以COPY!”
每个国家在语言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国与国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这一点就体现得更显著了。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致。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西方使用过的奥运会徽中“文字”的表现形式。(历届奥运会会徽见附后)
从图示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西方奥运会徽的文字部分都是非常醒目的类正楷体。比如1900年第2届巴黎:本届奥运会的会徽以一个女性击剑运动员为主题,她身着黑色击剑服,手握花剑、佩剑和重剑,画面左下方用红色醒目地标出了3项击剑比赛的时间和奖金。本届会徽使用了对比强烈的黄色背景与红色文字,击剑运动员形象也显露出积极的竞争意味,这一切都将法兰西民族热情而洒脱的个性表露无遗。(注意上面的文字部分,黄色背景与红色文字,对比强烈。)
西方人看方块字是神秘的,他们所看到的不是排列整齐、笔划简单的字母,而是数以千计、形态各异的文字,许多文字看上去错综复杂,笔划纵横交错得令人难以置信。对许多西方人来说,汉语听上去颇有旋律感,或许有点好象在歌唱。汉语中,语境、语气、语调、句顺都可能造成歧义,这种例子举不胜数。
让我们再回到2008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反对者认为“中国印”过于强调主办地北京而忽视整个中国,过于强调所谓民族性和传统而忽视了奥运的世界性,而奥运会的申办恰恰是以城市的名义举办的,比如:多届的会徽就直接以城市为表达重点,但为什么“中国印”的“京”代表举办地北京还会有这么大的反对声音呢?很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其实也是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另一个不同点:
二、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而西方体现出浓重的个体性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西方文化体现出浓重的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差异性在语言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丁广泉,著名相声演员,拜师于侯宝林先生从1989年1月收洋徒大山并创作《新编孔乙已》而一炮打响的著名相声演员,十余年来陆续收了巴西、美国、黎巴嫩、荷兰、法国、日本等国的43位洋徒弟,成立了“相声国际联营公司”。他在一次交流会上说:“我已有34个国家的43位洋学生。我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对外国学生也是如此,要热爱中国文化,品质好,具备相声的基本条件,再通过你的条件多去说多去演。但很遗憾现在很多学生超不过老师。别看洋学生头上尽是一顶顶硕士、博士帽子,要让他们理解相声艺术的精髓并将幽默感用说学逗唱的方式表达得“妙口生花”、淋漓尽致要有相当大的难度。我总是先请他们吃饭,大家聚聚后对中国美食有感受才能找到中国语言的感觉。”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在二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某些单词所带有的褒贬色彩,中西两种文化就反映出不同的含义。如ambitious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阖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这种群体性文化与个体性文化的差异带来语言运用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有群居习惯的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李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的年龄小,是多么的年轻。再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士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士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的话语,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或着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国人不但不讨厌fat,而且对其赞美有加。
我们再来看看群体性文化与个体性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在一些日常用语上的差别:
1、西方人在双主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和双方打招呼,直到中间人介绍之后才会相互很客气地道声“Hello”。由于西方人的热情与友好,在相处长久后便会由最基本的“Hello”转变成亲切的“Hi”了。而这一点,在中国则不会发生,中国人无论是刚结识或是相识已久的老友长辈或晚辈,在相见时总一贯合用:“你好”。尊敬些的用“您好”,无亲密与非亲密之别。
2、中国人在见面时,总会寒喧:“晚饭吃过了吗?”“你准备去哪儿?”以此作为关心的话语。而西方人则将这些话语作为自己的隐私,如果你问:“吃过饭了吗?”他则会误解为你有意想邀请他吃饭。这样,便有了不必要的麻烦。
3、在离别的时候,西方朋友之间会亲密地说:“I have got to leave now 或是:I have got to be going now”,而不是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则会用“I really must be going now”这一点是亲密与非亲密朋友之间的区别,而在中国则会一概说成“我要走了,别送了,再见。”没有这么多的规定与划分。
在中国,人们会经常说谢谢,无论是在购物或是获得别人帮助时,都会常说谢谢并且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获得一点别人的帮助都会说些谢谢的话。而在西方则不同了,“Thank you”只是感谢别人你做了很多的事,或帮你很大的忙时说的,但是不可以没完没了地说:“Thank you”。如果多说了并不表示你的诚意,反而会使帮助你的人认为他在帮倒忙,有一股被讽刺的感觉,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方在交际语言习惯上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造成的,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发展历程和民族文化心态。这种语言差异又反过来映照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一种现实存在,不可否认。
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返回到2008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反对者认为新会徽的设计,似乎过于拘谨,过于沉浸于所谓“人文”的意境,而稀释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古拙”有余灵动不足。由此,引出我今天的第三个分论点,
三、中国形成了一元化的封闭型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多元的开放型的海洋文化
余世维博士,出生于上海,长于台湾,有着多年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他说,他对“中国”有着切身的感受。2002年他在为南京邮电高层干部进行题为《成功人士》的讲座时谈到,中国人不管在哪生活,在海外,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中国人。中国人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非常稳固。国外有许多“唐人街”,某种意义上也是体现中国人这种文化特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和自己的地理、经济、政治、历史条件有关,而这些条件也是发展变化的。西方文化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汇合而成的。西方人不以国界为念,四处求学,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史上经常发生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现象,不同国家在战争、贸易竞争中交往,文化在冲突中融合,因而西方文化是多元的。
同西方多元化的开放型海洋文化相反,中国地理封闭农业社会希望安定和平,人民性格内向,遇事好自省。西方贸易的得失在人事,货币交换分文必争,而中国农业收入只能尽地力以待天时,经济活动年复一年无大变化。因而在中国形成了一元化的封闭型大陆文化。
与此相适应,中国方字古老而稳定。几千年来,汉字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历史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计算机世界上几乎所有软件程序被字母语言所控制,英语占据绝对优势。黄曾阳,一个研究计算机机器语言几十年的学者,就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差异性。他说:“古汉语以单音节为限,几乎不越雷池一步,显得非常原始和笨拙。西语则不加约束,显得十分灵活和洒脱。”
语言文字作为一个整体,都具有音、形、义三极,不过“形”这一极在西语里居于从属地位,所以传统语法理论只提音义两极。但汉语是典型的三极语言。两极意味着对义的表达只有音一种手段,这种语言基本不依赖于文字而独立发展。三极则意味着对义的表达有音形两种手段,文字与语言同步发展并对后者产生重大影响。对音的运用属于人类的本能,对形的运用则涉及更高级的智能,因此,汉语对音形两种表意手段的运用必然体现更多的智能性,这是它的长处。但同时又限制了它对语音本能的充分运用,这又是它的弱点。汉语的这种双重性在词汇构成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语言的发展从词汇起步,词汇的基本功能是命名,在命名方式上,汉语与西语的巨大差异不仅是饶有趣味且极富启发性。这样,汉字就成了一个Chinese character和word的混合怪物。
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及其他
中西文化有了比较,比较之后就有了最终会不得不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民族优劣性的问题和比较文化之后的运用问题。让我们再来看看第18届日本东京会徽设计:本届的会徽带有显著的地域烙印,会徽下方“东京1964”的字样标明了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徽正中由金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十分醒目,昭示着日本想借奥运会的机遇重新振兴国家的心情。1964年奥运会首次登陆亚洲,来到了日本的东京。此时的日本刚刚从二战的沉重打击中复苏,日本政府急于利用奥运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并借此在全世界提升本国的影响力。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便于传播和记忆,并带有大和民族显著特征的独特会徽。在政府的组织和统一规划下,一批具有革新精神的年轻设计师投入到了本届会徽的设计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了这个颠覆传统会徽的最主要特征。在本届奥运会上,所有官方的正式文件、证书、宣传海报和纪念品上都印有统一的会徽标记,这在奥运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简约的会徽设计非常容易辨认和记忆,日本通过这种强势的宣传方式使全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一度被忽视的岛国。
日本人是比较善于学习的,尽管我们不喜欢日本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还对全世界的设计师们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东京奥运会成为了现代奥运会徽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奥运会徽及相关形象系统设计的时代。
日本奥运会徽现代、醒目、强势,与我们的会徽相比简单而易复制。
我个人认为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文化是与时代相吻合的,文化的演变并不一定意味着某种"文化"的优势。相反,建基于人类普世基本价值认同之上的制度趋同将更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的多元文化平等交融。北大英语系教授辜正坤最近的讲座《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一个万物自我协调的观点,指出人类的文化是可以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规范、自我节律、自我适应的。它在诸多互动、互构的因素网络中一定要找到一种最好的存在方式。这说明了没有一种文化不是合理的,也说明了没有一种文化不是好的。依据它适应周围的条件而言,它肯定是最好的。这也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种变相说法。辜教授把中西文化比较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概括为中西文化是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证阴阳循环互进论。他认为中西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不管怎样,每一种文化都是好的,都是有它自己优点的,并不存在哪个好、哪个差的问题。当然,今天论述重点是“差异”性,正如奥运会徽的五圆环一样,各国文化也有“同一”性。由于时间和篇幅问题,我在此不作更多讨论。
附: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II)924页,1987年版。
2、靡非:民族精神的失语—评奥运新会徽 sina.com.cn/文化网 27/9/2003
3、《现代教育报》 2003年06月18日
4、丁广泉:《新编孔乙已》 1989
5、黄曾阳: 《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之论文2.1 北京,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