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借口 倘使以中国式的思维去读《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便会觉得多少有点冷漠或缺乏人情。因为我们这些在我国富有人情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借口”。不妨想想读书时代:上课迟到,只要有好的“理由”,老师就会网开一面。可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正是因为有这样“借口”存在的空间,于是本来的硬尺度逐渐在合理与不合理,真实与不真实的“借口”之间变成了软尺度,于是渐而变成了以“人”为本,失掉衡量的标准了。 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喜欢理由,因为理由使得我们看起来更加合理,更加完美。可是理由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理由真的能够站得住脚么?如果这些理由不被接受又怎么样呢?借口是一种严重扼杀自己能力和潜力的毒品,一旦习惯于找借口,很多的事情和责任就可以逃避,可以做好的事情就做的糟糕。到最后,借口会越来越多,借口会越来越完美,甚至自己都会被自己寻找到的借口的完美无缺而感动,这个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所谓积习难返就是这个道理。 看看我们周围,每时每刻有多少人在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借口:产品质量出问题了,埋怨要求太苛刻;晚上值班睡觉了,就说突然很不舒服;早退去吃饭,竟然说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莫不是以借口为挡箭牌,为自己开脱,为失误找理由。也许有人说:“这些都是小事,何必那么认真呢?”仔细想想,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哪个不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呢?难道因此就可以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标准石油”,这算不算小事?严格说来,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工作范围之内。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有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综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认真负责地做起的。完美而优秀者从不会寻找任何借口为自己开脱,
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 笔者常常反向读书----从后面章节依次向前看。以这样的方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线索:最高层次的员工是超越雇佣关系的人,他们抱有忠诚、感恩、热情的感情和强烈的荣誉感自觉自发的去工作。最优层次的员工是那些负责任,全力以赴工作的人。中间层次的员工是服从、诚实、敬业、行动迅速的人。基础层次的员工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以我们通常的观点来看,最优层次的员工已经是最好,更不要说做书中最高层次的员工了。是不同视角的观点还是不同标准的要求造成我们对最高层次员工的不同理解?或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优秀者的差别吧。 〈〈任何任何借口〉〉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理念,更不是冷漠无情的绝对命令。在我看来,它是从更广阔的层面上阐释了我们的企业精神“事在人为”,它所强调的同样是作为个人的关键态度和作用。忠诚负责、爱岗敬业、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等等也不正是我们企业精神的内涵之一吗?重要的是做,而不是如何去说。在王总提出“二次创业”,大长江确立“三分天下”的关键时刻,通过学习〈〈没有任何借口〉〉,重温并深化我们“事在人为”的企业精神,是非常及时而必要的。只要我们每个人怀着感恩之心,带着热情,珍惜大长江12年来取得的所有荣誉,从小事做起,想尽办法、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远离借口,拒绝借口,努力成为最优秀企业的最优秀员工。那么,我们的二次创业将再续辉煌,我们“三分天下”的目标必将实现并成为大长江通往世界一流企业道路上的又一个站点!
洗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