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杂谈(4)--没有悟性只能原地踏步 作者:王鹏辉 发布时间:2007-05-30 08:16:31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现实真是残酷无情,很多人吃尽了苦中苦,但仍是人下人。这里我所理解的所谓“人上人”、“人下人”,并非高低贵贱,而是是否在他的工作中获得杰出的成就。 有个典型的例子。一位朋友的企业里有个“资深”业务员Y,说“资深”只是因为Y在老板创业时就来到企业,至今已经五年有余。此人忠厚老实,深得老板信任。以这样的资历和品德,Y应该是该企业的重臣。可他现在仍是挂名的业务主管,说挂名是他管不了什么。Y经历了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吃尽了苦中苦,但要不是老板念旧情,早被辞退了,因为他的能力实在太差。 他不努力吗?不是。他不能吃苦吗?不是。他不学习吗?不是。那么,究竟原因何在呢? 从这个典型的例子中,折射出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有些人很努力,为什么进步不大?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为什么有些人很快就会脱颖而出?有些人却会落后甚至被淘汰?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做无用功?…… 在跟Y聊天后,我想起了电视剧《大染坊》中陈六子的一句话: “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有些人用棍子逼着学都慢,不是不上心,而是不开窍。” 讲这么多,其实就两个字:“悟性”。 要做好销售(其实做好任何工作都一样),除了我们平时都讲的专业知识、技巧、人际关系等等这些显在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的悟性。 像陈六子所言的“一等人”,那是悟性极高的人,根本不用教,一看就会。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没有,但很少。在他们身上,天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别人也学不来;“二、三等人”,则是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普通人,有一定的悟性,关键看我们怎样去提高;最后那一类,就像前面所说的Y,是极端没有悟性的人,往往表现为一根筋,打死也不开窍。 那么,怎样去理解悟性?怎样去提高悟性呢?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悟性是人对事物由迷惑到理解继而迅速化为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这个过程是非常短暂的,有时候甚至就是一刹那间。有些人天资聪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能能从大多数人熟视无睹的地方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继而采取正确的行动。 不可否认,悟性跟天赋有很大关系。那么天赋不高的人是否永远不会有悟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悟性。 我曾在《销售杂谈(1)――历练,成长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提到的那位条件最差但最后却成为销售经理的业务员,就是一个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悟性的典型。现在回想起来,他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喜欢提问。 这么多年我带过不少销售团队,在我的记忆中,不耻下问,喜欢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人不是很多。难道大家真的没有问题吗?其实,这是大多数人懒于思考的习惯折射。古人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连工作中的问题都懒于想,怎能提高自己的悟性? 开始,那位喜欢提问的业务员曾让我无奈,因为他会提出很多在大家看来是十分幼稚的问题。但后来,我逐渐欣赏起这个家伙,因为他勤于思考,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水平,让我也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后才能予以解答。变化是明显的,起初很笨的他逐渐灵活起来,再加上本来就具有的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个人能力也不断提高。我想,那也是他的悟性在增加。 所以,勤于思考,善于发问,是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悟性的一个方式。 前文提到的“资深”业务员Y,尽管也在努力、也在学习,也在追求进步,但他却懒于思考,悟性从何而来?这样的人在我们的企业中并不鲜见。 还有一位我认识的销售人员,特别善于在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机会。有一次,公司为一次促销活动制作了一个大型广告牌。他雇了一辆三轮车把广告牌拉回公司。在路上,有时候遇到车多人多的时候,三轮车不得不停下来,由于广告牌做得很新颖,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这样一个很平常的事情却在他脑海里产生了波澜:一路上,直至回到公司他都在想,如果多做几个这样的广告牌,再雇几个拉三轮车的人每天在城市里跑,岂不是既廉价效果又好的活动广告吗?他的想法得到了公司的支持,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在貌似普通的事物中发现深刻的东西,也是有悟性的表现之一。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换成其他人,在这样的事情中,根本就不会去认真观察,做进一步的思考。销售人员进步的快慢,业绩的高低,其实在这里就会凸显出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上述提到的“勤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外,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提高我们的悟性,相信这一点每个人都会有所体会。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用心”。 王鹏辉,销售培训专家,现担任深圳某企业总经理。联系邮箱:wph228@126.com. 欢迎登陆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079806831 与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