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TOC课堂笔记-TOC在一家著名运动品牌上的运用

[复制链接] 14
回复
29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11 08: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OC在一家著名运动品牌上的运用

(本文只是学员常青的课题笔记,供家人研究之用。文中有不少错误,主要是因为本人的外语水平与咨询功力原因,与本案例无关。建议各家人不要该著名品牌做“狗仔队式”的调查)

第一、这个案例之所以在TOC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评价,因为它打破了一个“不可能”。不少企业家与营销顾问认为,市场份额(market share)达到一定数量,是“不可能”做VV的;其次,再次说明这个一个道理:尽管历史悠久、能人辈出,一些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传统行业、传统作业方式有不少运作模式是经不起“逻辑推敲”,因此仍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顾问要将信心建立在“科学与逻辑”五字上。

第二、尽管名目繁多,但“时装”这个行业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1.            每年几次对外“预测”下季流行“新款”趋势。每一种“趋势”由不同的SKU “新款”来诠释。设计者与发布者并都不知道哪些SKU在什么地方会流行,哪些根本不会流行。

2.            公司(品牌所有者)为这些“趋势”做宣传,地区代理商与售点老板则侧重于“新款”的宣传。三方都是专业人员,做了很多的市场推广活动。

3.            根据以往数据,售点报预测给代理、代理商报预测给公司、公司的专家汇总并做一些“修改”,交给合作工厂(大多在中国)。谈判专家与中国人谈判,中国老板日夜工作,如数将订单赶出来。

4.            逐级报下单时候,各人心理中可能考虑到根据历史数据、自己的偏好、自己的财务状况。

5.            “流行趋势”的不同SKU的新“款”品,多会同时各售点的专卖店之中(大企业就是不一样)。

6.            畅销款品种供不应求,出现缺货(如断码);当然,也一些“新款”无人问津,通过“换季促销”的方式进行“清仓处理 ”。

7.            这个企业的品牌力影响大,推广到位,拉动力非常强,经销商非常配合,员工的素质极高。

第三、预测好,网点好、品牌影响力大、渠道控制力强,看起来一切都非常完美,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要可以改进的。要改进的无非是进一步提高预测质量,减少“换季”比例。是的,但这些微不足道!

第四、TOC的逻辑

1.      突破口:你知道你们公司的缺货现象有多严重?TOC语言是,什么阻挡(block)你发展你们生意。

2.      建立共识: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与管理层形成共识却非常困难的。一般企业认为只有23%,但这家企业的统计有30%(大企业与小企业就是不一样),由于可代替作用,他们损失要低于这个数。但博士不同样这观点,这样TOC的魅力就开展了,要开始供应链分析:

l        售点层面-畅销品什么时候卖完,非畅销在货架上的空间有多大?分析数据,你会发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这是行业的“潜规则”。营业员尽管“了解”什么新款卖得好,但营业员与老板之间的立场是有差异。售点老板要对他的库存负责,他的预测是非常小心与保守。(见列表)

l        地区代理商层面。面对售点的要货要求,代理商又是如何处理的?处理的结果又如何?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才补货,为什么要等到这样多的批量才补货? 地区代理商与售点的老板的立场不一致,由于代理商要对他的库存的负责,他的库存设置也是非常小心与保守的。((见列表)

l        企业的大库-面对地区各代理商的要货,大库首先要看一下自己的库中能不能满足。代理商的要货批量、财务状况、送货时间多少?现象是;大库中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款“灭绝”,但没有人敢给生产厂商追加订单?(见列表)

l        生产厂家-这家企业没有工厂,使用的是外协工厂(在中国)。他们之间有协议:价格、最少生产批量、交货期。外协工厂要给不少品牌生产,订单排队,多长时间才给安排生产。从中国大陆到欧洲、美国各地的运输时间是多少。最后是:半年一次,按市场预测,给批量给中国企业下订单。而上面的15的订单,根本没有到工厂。(见列表)

l        企业市场部-研究下一个季节将会流行什么款式。

第五、解决方案,使用TOC分销哲学运用,放弃预测,中央仓库、频繁补货(具体内容不公开了)。消费者没有买,销售就没有完成。

1.      中央仓库与地区仓库、售点之间频繁补货,用多少补充多少。

2.      越是畅销品的品种售点库存越大、货架空间越大。

3.      按中央库消耗量进行补货,外协生产商就更加有规律了。

4.      库存管理使用红、黄、绿的“看板”(与lean差不多)

以上是我的笔记内容,由于水平有限,时间太久,不少材料没有记录清楚,请你原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1 16:04:24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7-5-11 09:34:50 | 只看该作者

he,积极学习中,还不是很明白toc是什么东东

看起来似乎是包括存货和供应链管理的流行趋势

板凳
发表于 2007-5-11 16:37:26 | 只看该作者
TOC在这方面的成果,已经提起服装行业的从业者的高度兴趣,希望常老师有更多的成果分享给大家!
4
发表于 2007-5-12 09:12:2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很好的开头,TOC在服装行业的广泛应用,SCM方面较为容易理解,在企业内部的变化及相关的应用技巧比较吸引人,希望楼主继续分享家人,不胜感谢!

 

[em09]
5
发表于 2007-5-14 09:25:42 | 只看该作者

在有实例的基础上,分析起来总是言之有物!

有谁能帮我出个可操作的方案,我也计划到附近的企业去走走,给他们出出“主意”,以改善提高企业的赢利。

6
发表于 2007-5-14 17:18: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5-14 9:25:42的发言:

在有实例的基础上,分析起来总是言之有物!

有谁能帮我出个可操作的方案,我也计划到附近的企业去走走,给他们出出“主意”,以改善提高企业的赢利。

 呵呵,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我来说,目前TOC在理念方面的影响较技法更多。

Changqing兄把笔记copy上来了,对行业没啥认识,只是类似的问题几乎存在于绝大多数行业。下次给我们来个主导的项目案例介绍,等着看哈。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7:57:0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野毛虫在2007-5-14 17:18:08的发言:

 呵呵,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我来说,目前TOC在理念方面的影响较技法更多。

Changqing兄把笔记copy上来了,对行业没啥认识,只是类似的问题几乎存在于绝大多数行业。下次给我们来个主导的项目案例介绍,等着看哈。

山野兄,我把你的拉面搞了一把,你就不管了,太不厚道了。我又是武林外传的,阿懒也被拉进去分了一个角色,又是老白的,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欠碗拉面,双份牛肉的那种。

8
发表于 2007-5-14 20:29: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gqing在2007-5-14 17:57:05的发言:

山野兄,我把你的拉面搞了一把,你就不管了,太不厚道了。我又是武林外传的,阿懒也被拉进去分了一个角色,又是老白的,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欠碗拉面,双份牛肉的那种。

 Changqing兄在回贴中演绎得太形象了,汗...

欠的拉面过两天再拉一拉(实在拉面拉不好,以底线思维的角度,面还是有的,或者以外包思维,外包也行,呵呵),把同flow management, MBO, 和一些像results and tasks的部分小理一下,待Changqing兄等再外传几把,帮忙校正校正。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8:09: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5-14 9:25:42的发言:

在有实例的基础上,分析起来总是言之有物!

有谁能帮我出个可操作的方案,我也计划到附近的企业去走走,给他们出出“主意”,以改善提高企业的赢利。

“仁”老弟,你要的“方案”我要两天才能搞定。我个人建议,首先要找到附件时装行业(服装、皮鞋)的老板的名字与电子邮箱,然后将这个方案(只是介绍案例,不推销什么)发给他。发的剂量为每两周一次,每次内容更新。

有了“关系”-然后“互动”-然后“拜访”。顾问最忌讳的是贸然上面推销。

10
发表于 2007-5-19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案例,多谢了。
最近也在接触服装企业,由于备货不够而丧失销售机会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常青提出的解决办法,有一个问题请教:设立中央仓库和地方仓库、以及补货和看板管理,这些相信都是技术活,提升效率那是一定的;但该方案的前提是,哪些货品是畅销品?目前国内服装企业的做法是靠预测,差点的企业靠个人预测,比如研发总监说了算;好的企业靠程序,比如两级评审和店长选货等。但无论怎么选货也选不对畅销品,否则就不会出现常青所谈到的问题了。
事实是,畅销品是卖出来的(当然有时候也是推出来的),在它成为畅销品以前,谁也不敢断定,这才导致下单不够。一旦市场确认这是畅销品,再补单,时间已经来不及。比如现在服装分四季,每季服装的销售旺季就30-45天,真正的高峰期更短,过类这几天,马上就不走货了。货品从上架识别出畅销品需要10-15天,补单到生产出成品需要多长时间呢?不同企业差别很大,但大多数企业都在30天以上,根本来不及。所以表面上的瓶颈是丧失销售机会,真正的瓶颈是作业走期太长,但这取决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甚至说得更大些,取决于整个服装行业的供应链组织方式。
比如很牛的ZARA,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抓住销售机会的?他不关注每个货品丧失了多少销售机会,而以更多的货品来抓住其他货品可能丧失的销售机会,甚至,缺货在ZARA就是一种策略。但是,ZARA真正强大不是这种策略,而是背后强大的供应链管理。
到现在,也看不出国内企业走向ZARA模式的任何迹象,但现实条件下,到底怎么缓解货品供需矛盾这个瓶颈?请高手指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