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好像都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就拿一个人工作十分努力,转过来看,这人就不注意休息了,就像有个玩笑说的是在批评领导的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细节也一样,从另外的角度和立场来看也必然有其弊端。这样说,有点玩文字游戏的嫌疑,但事事就是如此。
(一)、首先度的问题。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讲究过犹不及,“就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嘛。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曾教导我们说,过度的谦虚等于骄傲,套用一下,过度的注重细节等于拖拉。追求细节,我们不能偏执一端。
(二)、细节与效率。由于时间和精力这种资源的有限性,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但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以及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投入和产出之间就需要我们斟酌了。有如一个西瓜,分给张三多点,那李四就要少点了。因此在不少事情上不可能如此,很多时候还要兼顾效率,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要求的是又快有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如“路程=时间×速度”一样,要想走的远,各方面都要兼顾,细节只是事物的某一方面。企业最终最求的是切实的利益,这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要想提高效率,首先要解决关键问题,只有在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提高效率,有所突破,才能进步。要平衡好细节和效率的关系,关键还是企业利益这把达摩利克之剑,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在运作,没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做的再完美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套用一下盛行的二八定律,即你百分之八十的成果来源于百分之二十的工作,就如同卖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有更高的利润一样,要关注高附加值的工作。而在一项工作里,也是同样,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个细节都抓的那么细。再比如就像大家早上起来去上班,我乘“11号公共汽车”,你骑摩托车,我们都是要达到准时上班的要求。一个吃饭,一个吃油,你快是快,但投入的成本大,我有这资本,说不定就可以干别的了。换算成细节与效率的关系,就是说,你细节是注重了,但效率却可能下降了。当然,如果时间充裕,那自然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了。
(三)、细节与时机。细节的完美与机会的短暂和难得之间要有个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可获得的利益的大小,注重细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益,这也是企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
前不久明基断臂自救的故事见诸报端(详见12月11日《中国经营报》B5-B6版《李焜耀:6亿欧元的一堂课》)。德国一向以注重细节著称,文章里提到德国手机的研发人员,一篇报告详细到计算的公式都写下来了,考虑问题的时间比产品生命周期都长,再生产出手机来都过时了。虽然由于手机行业本身更新换代快的客观因素在里面,但是这也能给我们不少的启发。因为机遇也是不等人的,时不我待,在细枝末节上磨磨蹭蹭是以丧失发展为代价的。
许多事情是要讲求细节,把细节做完善,但是还要看是什么事情了,也分个轻重缓急,重要而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却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自然有个三六九等,如果说工作上的事无大小,恐怕也只能是嘴上说说而已,实干起来又是一番景象了。象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等你把各方面的细节都做了,要求的时间也过了。
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估计老祖宗创立这成语的时候自然环境还很好,山上有很多的柴让人去砍。这句话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不错,但是现在其成立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假设山上的柴是静止不变永远等着你去砍或多得永远也砍不完,否则,如果砍柴的人很多而柴很少,等你慢腾腾地把刀磨快了,柴早已被别人砍光了,你只好徒有一把快刀望山兴叹永远也用不上了。当然,现在环保要求高了,把刀磨的再快,也不会让你去砍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对很多产品来说当以十分完美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市场是不等人的。“时间就是金钱”,很多时候要求的是比同行早,而不是比同行好,当然,又好又早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了。比如说英特尔和AMD两家争着推出新概念的处理器,以抢的市场先机。
很多产品重要的是先入为主,最先进入者能够“吃肉”,跟风者只能“喝汤”,而更多的时候往往连“汤”都喝不上,只能喝“西北风”。就像《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一样,后面有无数的跟风出书者,但是一提起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就是绕不过的坎。有很多人爱看体育比赛,在奥运会上,冠军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问第二、第三,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答的上来,第二?第三?不知道。
这也与心里学上的一个现象有关,沉锚效应:人们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的思维固定在某处。
很多产品的不停更新换代,说明以前的产品相对现在的需要就是不完美的。并且完美也是相对的,对一定人群,在一定阶段,产品就是完美的。
明白了什么是“细节”,看到了它有这么多的好处,这就要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了。虽然现在细节十分流行,但是流行的事物对个体来说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就像渴了给你一份熊掌,饿了给你一杯可乐一样,熊掌、可乐都是好东西,但是这不是在对症下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现在不少企业存在着一旦企业发展出了问题,细节没做好就成了护身符和挡箭牌,而不去寻找其它方面的原因,而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
而且现在存在着像前面所提到的书那样,很多书籍想借细节之东风火一把,跟风似的鼓吹着注重细节的神奇功效,告诉你只要抓住细节就找到了治疗企业一切痼疾的旷世良方,有了细节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各种媒体都在狂轰乱炸,向你宣示现在是细节的时代。这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唯“细节”二字马首是瞻,哪个不谈细节在他人眼里就好像是从原始森林里走出的野人一样让人诧异和惊奇。
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目前缺少的是什么,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现在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如果有关工作做的不好,管理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不是细节没有执行到位,而且不同的事情,同样事情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时期要求也不一样。不能像吃保健品一样,缺的是微量元素钙、铁、锌、硒,补的却是维生素A、B、C、D。那补的在多也于事无补啊,不过现在好像市场也有了什么都补的好东西了。送礼不送脑白金了,送礼就送真黄金就行了,有了这,经过“黄金=金钱≈一切”这样一个转换,要补什么我看都可以。
(四)、细节和战略的关系
汪中求写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书中列举了很多企业由于工作不够细致而失败,一些企业由于把很微小的事做得到位而取得成功,并提出自已的观点细节决定成败,该观点赢得了很多赞赏,书的销量也不错。后来何学林就像他自己书中提到的那样,自己不像其它人那样,跟着写细节怎么着了,和他对着干,写了一本《战略决定成败》,指出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是错误的,企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战略上正确,才能谈细节,如果战略方向不对,细节做得再好也不行。看他的意思是不相信没人看,结果我就看了。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对细节与战略之间的关系,只有战略方向正确了,在执行战略时,细节执行得越到位,企业的经营效益才能越好;相反,如果战略方向错误了,细节执行得越坚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就会越大。
如果没有把前提搞清楚,就无休止地争论“是战略决定成败,还是细节决定成败”毫无意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个明智的企业家,就是能够准确地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决策,然后去不折不扣地执行它。这样,他的企业才有可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说到底,是否重视细节,在什么事情上重视细节,重视到什么程度,是以企业利益来指导和统领的,并以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为转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