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CC狂和PPT迷 [打印本页]

作者: yourcenerp    时间: 2007-4-10 10:13
标题: CC狂和PPT迷
10年前我做一个分支机构经理的时候,碰到过一个有趣的培训经理,她的音容笑貌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这位培训经理是总部派来给我的同事们培训的,在我们这个分支机构呆了大约两周。在这宝贵的两周时间里,她外出考察了本地风景区的市场,并在各个景点拍摄了很多人与风光浑然一体的照片。在几个大饭店,也由我做东吃了几顿不成敬意但尚算丰盛的酒饭,自然,她还拉上了从外地来探访她的男朋友。在如此繁忙的行程中,她硬是挤出了宝贵的两三堂课的时间,给我的同事们做了精彩的培训。

她的课程自然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开始培训前,她写了一封抬头是给我和我的同事们的Memo,大约是已经做过田野考察的缘故,这个Memo写得非常详细。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我们悲惨的没有她之前的培训体系,我们既是毫无销售经验的队伍,也是没有一点专业水准的业余人士。虽然她即将要培训的我们,无论是入职时间还是从业时间都要超过刚入职和刚做销售培训的她。我注意到她的这封Memo其实并没打算真的给我们看。虽然她写“TO:”的地方写着我们的名字,但我看到它,还是在她发完传真落在传真机边上的时候,要不了多久,这封Memo就被她收进了公文包。

更有意思的是,这封Memo还是用英文写的,我很纳闷她为什么既不给我们看又不给我们这些中国人写中文,甚至惊讶为什么不口头直接对我们说。终于,在“CC:”的地方我看到了奥妙所在。传真的“CC:”处,分明写着公司高级培训总监的名字,当然,这个老外也就是她的顶头上司。

大概是她也发觉了我看到她的Memo的缘故,随后的几天,只要是不去风景区做田野考察,我就只能看到她在办公室里埋头写Memo的样子了,至于上面写了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不过,当她即将完成我们这个分支机构培训之旅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份她的老外上司发给她的传真(这个可怜的分支机构只有一台传真机在我的办公室里),算是透露了她那几天辛勤工作的主要内容。在那个电子邮件还很少用,只能发传真的年代,要BCC还真有点难度。

高级培训总监向培训经理获得的巨大成功表示了衷心的和最热烈的祝贺,并一个劲地夸她工作太出色也太卖力了。总监似乎重述了培训经理的话,说正是在她的培训下,我们这些人又找回了久违的工作激情,完善了销售的技能,确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总监的结论是,培训经理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忘我和勤奋的。末了,高级培训总监还期待在她回去的时候,准备向她当面表示祝贺。

这位培训经理后来平步青云,不久就升到了高级经理,后来甚至还做到了她老板的位置。在后来总部发来的晋升Memo中,对她入职以来卓著的绩效大大地褒扬了一番,要是仅凭那些文字,我几乎都要相信这真是个劳模了,不过,幸好我是知道她给上司们的这些印象是怎么来的。

后来我和她曾经培训的同事们也总结过她的晋升之道:“醉翁之意不在TO,而在CC之间”。她的每一项工作,都无一不被放大传到了老板这里,比起那些默默无闻的真劳模来说,她显然更懂得职场的潜规则。“一个人可以永远欺骗他的老板,但永远欺骗不了他的同事。”显然,她也知道这条职场名言,无非是把事反过来做了,“一个人永远欺骗不了他的同事,但可以永远欺骗他的老板”。

及至电子邮件时代,CC狂就有大发展之势。每天的邮箱里,几乎都可以收到一些CC狂发的邮件。他们TO给多少人也许都是假的,重要的是CC的人。CC的几乎都是老板或者是老板的老板。这些CC给老板们的邮件,有些是表明自己的辛勤工作的,也有些是转弯抹角地告别的部门的状的,有些则是制造舆论的。CC狂们无一不是擅长在职场表现自己的人,虽然他们不见得真的是在有效工作的人。

如果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产品”的话,CC则是一种“传播”。你的工作做得如何,并不一定取决于你这个“产品”质量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你“传播”的好坏,这正如营销行业第一品牌大多不是质量最好而是营销传播做得最好的产品一样。

Report迷其实也大致和CC狂类似,不过这种做法就更为直接。尤其是内资企业,Report迷似乎就更有广阔的市场。

如果我们把外企的工作方式称为“Excel方式”的话,内企的工作方式就是“Word方式”。一个喜欢用数据报表来表达,一个则喜欢用文字来表达。和外企的CEO们不同的是,内企老板大多对数字概念不是特别强,除去看财务报表的时候。“思路”两个字,是在这些老板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而思路,是很难通过Excel的数字表格表示的,文字才是更佳的表现方式。

很难讲一定是哪种方式更对。Excel方式虽然严谨却少了人的灵动。同样的,Word方式也常常会影响到对数字的逻辑分析能力。更要不得的是,一些人算是揣摩准了老板的思维方式,隔三差五的就来份长长的Report,抄上一些刚看过的管理书籍上的话,附上一些新的点子,就成了新的表功证明。但绞尽脑汁的Report,却往往忽略了真正的管理逻辑,忽略了执行能力,管理思维也仅仅停留在了臆想阶段。

PPT在这些年也是方兴未艾,它以华丽的包装、动人的画面和简明扼要的语言正在成为CC狂和Report迷们的新宠。而且那些漂亮的表格和图形也无一不显示着“专业性”。

不过,那些漂亮的玩意是怎么来的呢?一天深夜,我在MSN上碰到一个正在加班的人,她正在发加班的牢骚。原来,是他们的总监要做给老板一份PPT报告,为了显示他的专业性和钻研劲,给了这位不幸加班的人一本厚厚的显然是他刚公费参加过的培训课程的讲义,要她把那些复印材料上的漂亮图片都一个个做出来。说“做”报告都是抬举了的,因为这份报告基本就是照抄的。要命的是,这个培训讲义似乎也是从视频文件上拷贝来的,这个不幸的人终于借着一些复印件上的提示在网上找到了原出处的视频文件,采用截屏的方式把这个漂亮PPT做了出来。

不过,老板们要是知道了这些个Report的来历,心里又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呢?


作者: w_wenji    时间: 2007-4-10 10:36

领教过CC和PPT的厉害


作者: mfyoong    时间: 2007-4-10 11:13
弱弱地问一声,什么是cc
作者: lynniewong    时间: 2007-4-10 12:02

领教了!我这个职场菜鸟还差远了哦


作者: ice9735    时间: 2007-4-10 12:40
密送
作者: w_wenji    时间: 2007-4-10 14:07
应该是抄送 ,密送是BCC
作者: 快乐的翅膀    时间: 2007-4-10 15:25

还好,我们小公司,没有这么多的繁文缛节

我们每天的行动都在老板的注视之下

这些东西全都免了!

哈哈


作者: 阳光普照    时间: 2007-4-10 16:23
呵呵,职场潜规则。会做的不如会说的~~~~
作者: 旅程无限    时间: 2007-4-11 00:48
我现在正这么做着,但好象开窍得太迟了啊!呵呵!
作者: lljjnn    时间: 2007-4-11 05:33
努力开窍。
作者: cyberwin    时间: 2007-4-11 08:37

人在大公司工作,就得会玩政治,敢玩政治,越玩,越有乐趣,否则,象我一样,当个体户吧。

老毛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如果感受不到斗的乐趣,如果在职场伤了心、坏了身、受了压抑,得了抑郁,精神紧张、情绪失控,怪谁呢?

只怪你不懂政治啊。这是我三十多年的失败的政治经验总结。到如今,也无风雨也无晴,心已经放下了,回想过去种种,觉得很有意思,职场中为人处事,非常需要智慧!

知行合力目前推广的《菜根谭》课程,正致力于推广人生的根本智慧。不是谋阴,不是鬼计,是真正的大智慧啊。经典文化之中,前辈留给我们太多的智慧。作为中国人,不懂先人的智慧,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传承,可喜乎?可悲乎?

欢迎联系知行合力。


作者: ocy_    时间: 2007-4-11 09:25
我觉得cc也是一种向上沟通的技巧。    让你的boss了解你都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让他对你这个人有所了解。    在提拔的时候,任何人都愿意提拔自己更了解的人。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7-4-11 10:20

老板为什么会喜欢memo呢?

因为他想要“体察民情”,知道下面都在干什么。

这是一个大需求,一有需求就有满足需求的,,市场规律阿

为什么产品总是不合消费者的胃口呢?因为商家和消费者站的角度不一样。。

可是,通常来说,消费者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买账。

更令人气愤的是,消费者往往会被华丽的包装所蒙骗了,,放弃了十分难得的货真价实的好产品,而选择了所谓的名牌产品。。

市场教育是要教育出理性消费的消费者吧,老板也应该要越来越专业。。

可是,很多商家都意识到理性的消费者不好对付,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更认识到精明的老板不好糊弄。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博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1 10:22:18编辑过]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4-11 11:53

职业人﹐要清楚自己的方向。

 

的确﹐办公室政治要用﹑人际关系要学﹐千万不要忘了最主要的。把自己的事情做漂亮。


作者: 快乐第一    时间: 2007-4-11 14:03

CC自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处,但CC在工作中更多实现的是信息共享,有时是责任的划分;

与楼主提到的ppt和report相比,CC就逊色多了,还是ppt、report更专业更有分量。


作者: doudou1206    时间: 2007-4-11 16:21
有道理~
作者: alex0531    时间: 2007-4-11 17:29
没有看太明白
作者: KkHunter    时间: 2007-4-11 20:48

  我倒是觉得老CC反而让领导觉得你在炫耀?!但是你要不CC,他又不知道你在拼命干活!

  看来还得研究研究“易经”,把握把我“度”啊!


作者: 天涯清风    时间: 2007-4-11 22:06

BCC [em17]

Report

[em17]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4-12 00:10

今天在第一财经看到的俞雷船长的专栏。

慢慢体会。


作者: ccb008    时间: 2007-4-12 20:58

我觉得如实的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也无可厚非,但是要如此的夸大恐怕就有问题了!不过这也是现实,很多大型的公司都存在这种情况。不仅管吃、管喝,甚至还管嫖,管送。


作者: junpro    时间: 2007-4-12 22:26
抄送,呵呵。醉翁之意啊
作者: alalei    时间: 2007-4-13 02:31
原来如此啊,恍然大悟状……
作者: chris-f    时间: 2007-4-13 12:13

学习了,长见识啊!


作者: guojr    时间: 2007-4-13 12:49

CC是抄送

不太用,怕越权


作者: fisherljy    时间: 2007-4-13 14:31

这是俞雷的博客的文章阿,转载下要说明的。


作者: blueex    时间: 2007-4-13 15:14
我认为关键还是度的问题,让领导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完全可以,但是不能夸大,嘿嘿,学习中。。。。。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07-4-13 16:12
呵呵,过犹不及啊。
作者: 独南行    时间: 2007-4-13 23:23

CC是carbon copy;抄送.

还有BCC是blind carbon copy.暗送.


作者: sloven    时间: 2007-4-14 15:53

Last week, while my customer visiting me, he admired his workers. Because they CC all the mails to him. And he knows his workers are working by this way.

@#$%!

Don't know how to say.

Sometimes, our time cost work takes lots of time. But the report is quiet small even though it contain lots of research result.


作者: ccsky    时间: 2007-4-14 16:07
过犹不及
作者: changqing    时间: 2007-4-14 17:03

能当上老板都有自己的道分-杀手锏,潜规则虽重要,但最终还是靠实力。


作者: zsmtch    时间: 2007-4-15 00:05
正在这样做着!
作者: xiangzi920    时间: 2007-4-15 01:20

呵呵

就是做事了要让老板知道啊!


作者: llhappy520    时间: 2007-4-15 22:31

呵呵 工作是三分靠做,七分靠说!!


作者: wuhuanodin    时间: 2007-4-16 09:28

深有同感,也深受其害啊。

也曾经受过大量CC的骚扰,特别是曾经在公司有对手为争取升职而大CC特CC。

记得有一次,对方和偶之间存在一次mail来回阐述事情。对方不厌其烦的发长篇mail说明其事件本身,内容方面大义凛然,实则句句都是为自己狡辩,说好。特别是看到其mail都是采用CC形式给老板的时候恍然大悟。

而我回了对方一封后,就直接打电话沟通。对方仍然不罢休,还把整个事情总结了一次发,第二天甚至还写了一个关于事件的启示录再发。当然,所有都是采用CC的。

尼尔森公司有那么一句理念:在公司里,我们倡导的是直接沟通,我们不倡导用Email沟通,我们倡导的是走动式沟通(Walk&Talk),如果大家是在一个办公室里,走过去谈就可以了;要是不在一个办公室里,那就打电话给他,直接对话。我们不提倡用Email这种间接的方式,国外称为"throw email",不是发email,而是像手榴弹那样丢到邮箱里面。每天处理email的时间太长,太浪费时间了。

个人觉得很有道理!


作者: khfwglb    时间: 2007-4-16 09:39
领教了,要想干得好,务必要全面!
作者: phawmh    时间: 2007-4-16 10:57

特别是PPT


作者: jumper2008    时间: 2007-4-16 15:24

哈哈 这种现象确实很正确  但有时候CC下也满好的沟通的 


作者: pwzlr    时间: 2007-4-16 15:55

天才呀,事实呀。

职业人仅仅“格式化”迟早要完蛋。


作者: phawmh    时间: 2007-4-17 08:49

wo cai fa xian


作者: lilyjob    时间: 2007-4-17 11:12
楼主写的简直是传世之作啊,收藏下![em01]
作者: mfyoong    时间: 2007-4-20 09:05
谢谢ice9735和w_wenji![em01]
作者: doctorT    时间: 2007-7-17 09:25

作图可以做到吐血


作者: pingping98    时间: 2007-12-21 12:42
好象开窍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