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发展——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和市盈率成为各方人士争论的焦点,更多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过高,而这种观点成为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阻力。我们认为需要客观综合分析中国A股市场估值,2006年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预计在20倍左右,选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中国A股市场更能有代表性,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预期未来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将达到2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对比美国和日本股市的制度结构和市盈率,我们发现美国和日本股市的估值不同,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6-18倍左右,而日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80-90倍左右,这种估值的差别无论是两国GDP增速,还是企业的质量均无法找到合理答案。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股市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与股市结构有着相似之处,首先日元对美元始终处于升值过程中,汇率成为支撑日本股市估值的基础。日本的高储蓄率使资金保持充裕,日本是国际收支保持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而美国的经常项目处于严重的赤字状态,为此资产质量有质的区别,日本是主要资本输出国。其次日本股市流通市值的比例明显低于美国股票,为此日本股票的高溢价在相对合理范畴。
综观中国股市,我们看到人民币在长期升值周期内,中国同样是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位居全球前列,中国股票市场在全流通的背景下,可流通的股票依旧比较低,以工行(601398)为例,其A股流通股本只占总股本的约2.7%。我们从制度因素和制度结构考虑,中国股市保持较高市盈率是完全合理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崛起的阶段,GDP的增长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增速,中国上市公司理应获得成长性和制度性溢价。
进入2007年,中国A股市场多次出现震荡的格局,2007年02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暴跌8.8%,市值损失万亿人民币。为此我们认为进入2007年,中国上证综合指数没有能够延续2006年的逼空上升的态势,在关键时刻采取反复震荡的运行模式,放弃果断突破关键点位的机会,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我们分析认为,在经过多年萎靡不振后,中国股市在过去的20个月中出现大幅上扬,上证综合指数在2006年飙升130%,自2006年末和2007年初,不断有政府官员在不同场合表示对股市的上涨速度的担忧,政府试图控制股市上涨速度的各项举措收效甚微。但是中国政府还担心,如针对股市降温的措施太过猛烈,可能使股市长期陷入低迷,从而引发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
我们认为政策面的不确定因素将是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隐患,错误和不恰当的政策将断送中国证券市场来之不易的黄金发展周期。我们判断2007年市场在02月突破3,000点后,上证综合指数将进入3,300点-2,500点的震荡区间;极限震荡的区间为3,500点-2,200点;经过六个月左右的反复震荡后,预计今年三季度末上证综合指数将突破4,000点,并在2007年底挑战5,000点-5,500点大关。
中国经济能否崛起的关键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中国股市能否成为社会投资和企业融资的可靠工具将决定中国经济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同时大型企业IPO、整体上市,特别是H股和红筹股陆续回归将不断增大中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成熟的股市中大盘蓝筹权重股是基石,中国虚拟金融市场迈向成熟的关键在于更多的大型蓝筹股上市。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成熟市场的经验是股市将成为疏导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方式;同时我们建议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应爱护这个市场,珍惜中国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切记勿错误和主观判断中国股市的泡沫,错下猛药,断送中国证券市场的世纪性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