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taotao007 - 

[电子书籍] [下载]《于丹心得》

[复制链接] 52
回复
88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7-3-22 08:35:1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很讨厌那种煽情作秀的鸟,每次看到都弄一地鸡皮疙瘩,母鸟例如于丹,还有个北京的什么救人的记者(好像还是俺东北的,真tnnd给俺们丢脸),公的例如朱军、王志之流,即便有点才也不是只什么好鸟!

12
发表于 2007-3-22 09:43:24 | 只看该作者

时下最热的书!看看先

13
发表于 2007-3-22 10:10:03 | 只看该作者
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14
发表于 2007-3-22 22:31:14 | 只看该作者
争议是看点,谢了
15
发表于 2007-3-24 21:08:3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合乎自然

16
发表于 2007-3-24 22:09:2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想看看。谢谢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08:41:48 | 只看该作者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书(任何书、或评论什么的)应保持的心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应有的情怀,能容天下不同意见包括不同风格。

已所不欲,忽施于人。——做事的最低底线,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可以表达但是不能攻击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聆听反对者的声音。——沉默的螺旋理论

18
发表于 2007-3-25 09:03:55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于丹现在的争议有多大,起码水平比我高吧,学习ING.......

19
发表于 2007-3-25 10:41:39 | 只看该作者
顶~
20
发表于 2007-3-26 08:44:25 | 只看该作者
中庸多被冠以君子风度,冠冕堂皇、道貌岸然,以显示其胸襟博大,其实在社会来说是一种纵容态度,明知道包含着不好的东西还要大家去包容、去理解,这种思想危害更为严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