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死胡同的管理思考
<P> </P><P>没找到合适的标题来概括要表达的意思,只是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己对于一些管理问题的思考,似乎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P>
<P>前面写了个有关强制分布的帖子,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对于惹起很多争议的强制分布,不能从“是否科学”的角度去衡量它,因为强制分布对于韦尔奇而言更多是一种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不能用“是否科学”进行衡量的。</P>
<P>这里再展开一下,对强制分布进行一个讨论。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赞成强制分布的人理由很多:</P>
<P>强制分布法常常与员工的奖惩联系在一起。对绩效“优秀”的重奖,绩效“较差”的重罚,强烈的正负激励同时运用,给人以强烈刺激,有助于绩效的提升。</P>
<P>强制分布要求必须在员工中按比例区分出等级,会有效避免评估中过严或过松等一边倒的现象,有助于打破大锅饭。</P>
<P>……</P>
<P>反对强制分布的人理由就更加充分:</P>
<P>强制分布把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容易引起内讧,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降低别人的绩效,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绩效。</P>
<P>强制分布不科学,一个团队表现得再好也会有人被划到C级里,非常不公平。</P>
<P>……</P>
<P>就在这样的争议当中,强制分布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当中得到了实践,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当然也给很多管理学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话题: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印证那句“真理越辩越明”的话。</P>
<P>我们能够找到很多管理话题,都能够像上面的一样,从正反两个方面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辩;我们也能够找到很多管理理念,看着它们一会成为追捧的热潮,一会成为唾弃的对象。</P>
<P>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看待各种管理理论和理念?</P>
<P>在〈管理学方法论批判〉一书当中,对于喜欢思考管理问题的朋友而言,至少给出了有关上面问题的部分答案。</P>
<P>作者认为:</P>
<P>系统的管理研究并非管理知识的有效来源;</P>
<P>管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在其纯粹形式上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P>
<P>从学术研究角度,管理学几乎不具备真理性;</P>
<P>作者建议:</P>
<P>管理学研究应该融合各种方法的元素;</P>
<P>管理知识的应用者不必执着于管理知识的真实性;</P>
<P>管理知识的有效性最终由实践评价;</P>
<P>作者反对:</P>
<P>把管理学研究当作学术研究;</P>
<P>把管理学研究当作完全应用型的;</P>
<P>管理人员应该更学术化。</P>
<P>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但愿一些与我有相似感受的朋友,能够从这本书当中得到一些启发。事实上,德鲁克先生已经把这个问题给说透了,只是我比较迟钝,没有完全明白: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管理归根到底,是一门实践。</P>
<P>我后续发一个“是否该废除绩效考评”的帖子,作为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考。</P> <p><font size="1"> </font><font size="4"> 很同意木人兄对<font face="宋体">德鲁克的认同: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而所谓行,必然是个体的,即同样的方法必然有效果很好的,效果不见得很好的。</font></font></p><p><font size="4"> 因此对于管理的理解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即管理只针对于个体企业的行,而不在执着于创建大一统的对错观念。管理学科创建了很多的方法,对于具体的个体我们需要进行判断,哪些是对个体比较合适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由此的管理学科才有了意义。</font></p><p><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套用同样的理念,对绩效考核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我们不从宏观理念上,对绩效考核进行评价,而只针对个体企业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绩效考核。</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诚如您所言,绩效考核无所谓对错,针对企业个体的实践,绩效考核也一定会有成功的案例与失败的案例。错的只是要对绩效考核作一个宏观上的评价。</font></p><p><font size="4"> </font></p><font size="4"></font> 如果把强制分布看成是众多数据积累后的呈现,大家是否就不会对它有如此多的争异了。 <p>这种问题的处理如果用到古老的中国智慧-中庸之道的话就很容易了:搞绩效评估,但不要分的太细。历经5000年的中华文化中大部分都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思想凝练,和欧美比我们的自然科学自然是不如,但社会科学方面我认为中华文明是领先的。就象毛泽东说过的:不要老是在外国的故纸堆里翻来翻去,言必称希腊........</p> <p>每一种思想自有他存在合理的地方,但决不是真理,寻找出其中实用的东西为己所用,争论只是让各方面更明确化,使后来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应该感谢不同观点的存在,他使我们可以少做很多弯路</p> <p>刚好在昨晚读了Oster的《现代竞争分析》,也谈到了战略管理的偶然性理论(contingency theory),“既没有普遍使用的必胜战略,也没有普遍适用的制定必胜战略的原则。”在工作中有时会被人攻击理论脱离实际,其实问题的实质在于理论的适用条件,学术教育的深化和细化往往导致专于某一理论的“专家”,而作为管理实践者,更重要的在于掌握理论的适用条件,一方面我不赞同简单地用“实践”来否定所有理论,有些“实战派”对理论的虚无主义态度和自大心态,是导致管理走进死胡同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学院派”没有充分认识适用条件,如同给出一个数学命题而没有前提条件。走出死胡同的出路在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条件研究上面,给浩繁复杂的管理理论书籍都加上一章《适用条件》。</p> <p>管理是没有标准制度的,只有最适合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套管理制度是对应于一群在<font color="#d54d2b">特定环境</font>下为了<font color="#f70909">特定目的</font>而联合起来一起付出努力的<font color="#ff3300">群体</font>。这里边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一样,当特定环境、特定目的 或者是群体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管理制度也需调整互动。</p><p>所以,“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p> <p>管理在于知,更在于行。</p><p>没知的行,是不会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p><p></p> <p>管理是"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还是"在于知,更在于行"????</p><p></p><p></p> <p>管理是没有真理,关键是所采购的管理方法是否适用特定环境</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