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微笑 发表于 2003-6-3 10:52:00

请教:为何咨询大师空降老失败?

宋新宇空降科龙,据科龙内部的员工说走的时候很凄惨;

屈云波就更不用说了,他到科龙的这段时间好象也没有得到外界太多的褒奖,自己的派力沦落到拼命出书的份;

李波从做咨询到空降山东的那个什么软件集团,后来好象也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张后启空降大连实德担任执行总裁,双方都借这个狠炒了一把,后来也没什么声音了;

李汉生从惠普到方正,那可是既有先进管理理念又掌握实权,最后也只能选择离开,方正又回归原来的运作模式。

为何这些”师“级的人物空降老失败,那咨询的价值到底在哪呢?请教各位。

yamhai 发表于 2003-6-3 10:56:00

是因为这些企业还没有到使用职业经理人/事业人的阶段,仍然依靠领袖魅力运行企业,或者说这些大师少一些权术和政治,太学院一些

木人康 发表于 2003-6-3 11:10:00

个中原因复杂,既非外人所能领会,更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

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尤其在国内,一个好的管理理念/方法距离企业将其完整地贯彻下去,这中间的距离是非常远的。

zhg868 发表于 2003-6-3 12:04:00

有3种原因常见:
1、做咨询的一类大师,有些是因为只熟知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全面系统的运作能力不足,特别是在一个复杂情境下的企业内外环境下,如何争取有利的资源配合,争取变革的同盟等都会有些不足,也难怪,有些大师本身就是自由惯了,不会争取企业内更多人的支持。
2、企业领导人请空降兵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带来的巨大冲击,或者心理准备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见过,空降兵和老板的理念一样,可工作方法不同,尽管老板刚开始力挺,可下面的人更不知道该如何行事了,千心万苦就是没有办法磨合好,最后是一年后空降兵走人。
3、吵作式的,TCL为例,我自己觉得是一开始TCL就没有指望会有大的突破,毕竟是一个从长期听从指令的角色转换到开拓全新业务,能有多大指望,先吵作一下,正好为TCL向IT通讯转型做配合。

bywill 发表于 2003-6-3 16:21:00

会说书的不一定能写好书;
会相马的不一定能骑好马。

企业请空降兵原因本来就很复杂,这是由于现在国内的管理水平所致;
空降兵习惯了碧海云天,本来也是很难适应阴云密布的坏天气;何况还要他们掀起狂风暴雨!

必然的是先淋湿了自己。

不行才是正常的!

embarker 发表于 2003-6-14 21:39:00

No execution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possible 发表于 2003-6-14 22:09:00

据说某著名高效的教授的心得:管理学家、咨询专家、企业家三者互不全等。

wilson77 发表于 2003-6-16 20:42:00

其实很简单,要是空降的是个团队,失败的可能性质就比较小了。
在中国存在几个问题: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对职业经理人缺乏有效评价;商品市场无序的竞争,导致对职业经理人评价不客观;人力资源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约束、竞争、激励机制没有形成;企业内部对高层管理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委托成本太高。
       因此,企业所有者委托个体经理人管理存在着太大的信任危机和道德风险。相对一个管理团队而言,单个经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不全面,流动性大,对企业持续发展潜在风险大。

   个人意见啊

有来有去 发表于 2003-6-16 20:55:00

单独对空降兵这样的一个个体来考察而忽略具体的环境,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降兵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它本身并未承诺成功。
做管理的失败成功比比皆是,不独空降兵然。
作为一个现象,失败的概率也不是太高吧(想当然语,没调查)。
倒是有一点思考提出,供各位兄台参考:
当空降兵空降前告诉老板说一个企业是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他是一个科学工作者。
当他空降后成为公司的一员,并且用实践来证明一个企业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时候,
他是个管理者。
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大约也是个要因吧。
PS:我没考察过:)

Harper 发表于 2003-6-18 16:24:00

如果是咨询大师,那就一点都不希罕,想想麦肯锡的下场,就知道下面的道道了:

A. 如果我是咨询大师,你是老板,行,你得听我的;
B. 如果我是经理人,你是老板,行,我得听你的;

在B的情况下,触动利益集团,结果处处制肘,无人支持,哈哈,赶紧溜吧。

还不排除咨询大师是水货的情况,如果是,就更是自找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为何咨询大师空降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