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一个不能再忽视的媒体
<P>如果一个公司忽视了一个相当于英国和加拿大人口总和的广大市场,它会怎么样?它的公司高管会怎么样?结果不言而喻,那些高管们如果还想保住他们的饭碗的话,这种低级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对高管来说,这种错误似乎也是不会犯的。但事实上,这正是许多中国乃至跨国企业高管们正在做的事情。</P><P>忽略中国大陆8000万活跃的博客和BBS用户,损失不可谓不大!这些企业及其高管没有注意这些人能够对他们公司施加的影响和潜在的推动(破坏)力,没有意识到这种新网络文化载体,已经能够影响企业的业绩——博客上经常会有关于新产品发布、促销、传言等内容,而此类负面的消息,对于企业经常是灾难性的。如果连中国政府都能雇用超过美国五角大楼员工人数的3万工职人员检查网络色情等有害内容,企业凭什么不应该重视这种新网络媒体的影响呢?</P>
<P>中国大多数博客(功能使用者)尤其是新的博客们,都是处在18至35岁的年龄段,更低年龄层的博客们也在不断涌现,而这也是令厂商垂涎的群体。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整体储蓄率很高,但总数超过1.2亿的年轻人却正在将他们大部分可支配收入花在休闲用品上,比如雅诗兰黛化妆品和ZARA服饰,而食宿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却由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和雇主负担。即使是月薪仅100美元的餐馆服务员和建筑工人也在买300美元的诺基亚手机和120美元的耐克运动鞋。</P>
<P>在许多经济学家将中产阶级的崛起视为推动中国经济由投资带动型增长向消费带动型增长转变的时候,正是这些不属于中产阶级的学生、kidults、和刚刚工作的年轻人事实上推动着这一转变。中国青年阶层目前对互联网、数码产品和时尚消费的注意力和实际消费力,绝对不比欧美同等阶层差。</P>
<P>博客、BBS万元可以成为企业了解目标市场准确需求的独一无二的方法。企业可以利用博客和BBS收集正反两面的消费者反馈,其速度远远胜以往。UGC可以成为宣传活动,博客可以与企业互动,吸引的博客评论对公司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有有害的,需要引导)。但是不幸的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认识到这种新媒体的力量,知道如何应对博客可能带来的强大冲击力。大量消费者使用博客能让企业获得有关全国消费者需求的实时信息,不仅有利于快速分析,而且网上调查、博客分析要比传统方法成本更低。</P>
<P>大众(polo广告事件)和哈根达斯(去年6月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问题)在网络营销管理方面栽了个大跟头,并因此而名誉受损。凯雷集团也因博客文章,在收购徐工的时候陷入了政治困境。不同的是,大众对于在线社区的反映十分关注,几天内就迅速撤下了被严重攻击的广告;而哈根达斯却因为缺乏对博客世界的理解和没有很好处理源自博客的负面报道而使其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受损,虽然事后哈根达斯发表了正式道歉,但它的反应太慢了,没能象大众那边迅速平息互联网上的风暴。这场在线风暴对哈根达斯的影响今天仍未消除,许多人仍然在担心哈根达斯的餐馆是否干净。而凯雷集团更是因为一个博客的文章引发的共鸣,而在对徐工机械的收购案中陷入了国家利益的“泥潭”。</P>
<P>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与WoW的合作简直成为了业界经典案例,而其自主的icoke网站因该合作迅速发展,目前也是非常的红火。尽管博客文化是非传统、时尚的,但是它们已经足够主流化,企业需要认识并利用它们对业绩的影响力。</P>
<P>从有利的方面看,善加利用博客可以使公司受益,消费者大量使用博客能够让公司获得实时的相关信息,对博客的分析、研究、调查比传统的分析、研究、调查更节约成本,效率更高,而通过博客制造话题进行事件营销的潜力绝对是巨大的。</P>
<P>另一方面,即使企业因为对互联网相关产业和博客文化的陌生而不愿意进行有关的市场运作,你同样无法避免地需要关注博客、网络社区、BBS等新兴媒体上,有关你企业的信息,防患于未然。</P> 楼主,这是你自己的原创吗?我有同样的想法,如果你是原创能和我联系吗<a href="mailto:?coolego@sina.com">?coolego@sina.com</a> <p>实在是好久没回家了</p><p>忏悔一下!</p><p>是我写的啊,怎么了?</p> <p>不错,楼主的话有道理</p><p></p> 二楼,上面那个是你的邮箱还是MSN呢?我MSN加了那个地址了。看到请回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