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xi 发表于 2003-5-20 11:45:00

对**公司的一点战略理解.rar

download.asp?ID=2676
请各位家人多指教

夜归灵 发表于 2003-5-20 12:02:00

看了一下,比较简单,不过有些讲得还可以,谢谢你了:)

dixi 发表于 2003-5-20 16:57:00

谢谢2楼的,可否给一些参考意见

liethes 发表于 2003-5-25 08:22:00

其实所谓的战略管理,或者所谓的管理,都是框架有很多,理论有很多,模板有很多...

但是真知灼见却不是同样地多。

所以我有时感觉,做管理/做战略,最重要的还是执行者/分析者本人的素质,以及敬业精神。一个二流的框架/工具,加上一流的分析者/执行者,我相信会强过于一流的工具plus二流的执行

关键还是人!

dixi 发表于 2003-6-18 08:45:00

完全同意,执行力是第一位的,作为我的角色是作为非工作职责内,看到公司决策管理层的缺失和不足才冒昧的分析,纯粹是外行的理解,我非常担心啊

发表于 2003-9-20 16:24:00

没有执行者的参与,计划的可执行性能得到多少保证了?

东邪 发表于 2003-9-23 11:07:00

我觉得框架是要根据运营时的情况被不断修订、完善,这样框架才能充分发挥它化繁为简的作用。

liujing020 发表于 2003-9-26 17:11:00

dixi:看了你的PPT,我想谈谈我对战略的理解。

       好的战略报告的分析工具,在其后面沉淀的商业智慧。

       我们以麦肯锡为例:他对发现问题有“七部成诗法”,对项目操作有专门的流程,对客户沟通有“金字塔写作”和“用图表表达思想”。规范性的方法可以保证战略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而我们平时见的战略报告难免随意性太强。

       再说对分析工具的理解,没有对分析工具的理解,战略分析报告无非是分析工具的堆砌。战略定位在我的理解,就是使内部的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互匹配。SPC做为一种环境分析的工具就是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产业、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他对非完全竞争的环境是有效的,而对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环境是无效的。波士顿矩阵和价值链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看成资源分配的模型,在以有的业务中,对组织资源在不同的业务和环节上分配资源来匹配外部的环境。而这两个模型都假设组织是被动的适应环境,组织能产生新的技能的可能性被忽略了。及他没有考虑组织的学习能力。

      对于执行,他并不等同于战略,而更多的是一个组织问题。具调查,75%的战略失败是由于组织缺乏执行能力。更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企业有战略执行能力,一个是联想、一个是华为。执行能力的建立无法超越企业的生命周期,一个幼稚的企业,往往用领导能力来代替执行能力。当企业的规模超过领导能力的极限时,企业往往发现自己需要战略,却没有执行能力。实达的失败,发生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而更多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消失了。

borwu 发表于 2004-3-8 18:20:00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只是大家为什么要讨论"脑和胃-------谁更重要?"的事情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公司的一点战略理解.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