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品海:连环记
于品海:连环记于品海:
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数码信息董事会主席;马尼拉希尔顿酒店董事会主席
十九岁办加拿大三省唯一一份中文手抄报纸。
三十岁零成本收购菲律宾上市公司-马尼拉希尔顿酒店。
三十三岁收购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南海发展。同年从金庸手中收购明报,成为明报第二代业主。
三十九岁经营传讯电视输光一亿美金。
四十一岁卷土重来......
开场白
北京,海淀。在公主坟附近中国企业网的办公楼里,于品海执意一开始就说他现时正在做的互联网,但这在连环记的第三记《计中计》中写得很明白。因此暂且站一下,先说说这个人,权作开场白。
于品海,年岁在四十二、三,身材匀称。言语平和,但气势逼人,具有天生的领袖气质。三十三岁上,于品海曾不费分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前称南海发展的控制性股权;说动查良镛(金庸)出售《明报》股权,成为市值十几亿的上市公司——明报企业的主席,仍是不费分文。有人因此仿照美国一部时髦电影的名字叫他作“神奇小子”。后来,“神奇小子”又办了个全球24小时中文卫星电视——传讯电视,专播新闻。在1994年,这得算是首创。不过几年后,他在传讯电视和明报上都收了摊。传讯电视由台湾的辜振甫家族接手,明报让与大马富商张晓卿。接着,时间转到2000年,这个人以5.9亿身家位居香港千禧富豪一列。
二十岁前后,“神奇小子”在香港念完中学后去日本,以教英语、中文和做餐厅服务为生。之后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读电视新闻。学费不足,辗转至加拿大读书。
前面的一段大多是从外面听来的,于品海自己从到加拿大读书讲起。
1977年,去加拿大的留学生多选计算机及商科。于品海走偏锋,读政治经济。
既读政治,总要有些倾向的。于品海在外面是左仔(左派),代表学生发言表示支持中国,更利用替印刷厂老板打工的机会,办了一份中文手写小报,不赚钱,但也是加拿大三省当时的独一份。于氏办报纯属个人兴趣,手写小报内容以向几万在加拿大的侨胞介绍中国历史、新闻为主。仅用几百加币的起动资金,广告靠自己去唐人街的杂货店、小超市和餐馆去找。不过,于氏办的这第一份报纸略微有些亏损。
两年后,他回到香港,不久就和朋友一起办了本叫《时事评论》的杂志,只出了5、6期,因那时不懂怎么做杂志,赢利不行,索性关张。干脆自己到《财经日报》去写稿子,间或给香港的许多报纸像今日的《信报》、《工商日报》、《文汇报》等撰稿,70~80%写财经,小部分写时政。那时,他觉着做报纸挣不到钱,即便有点小钱也不够买房。当然他的这种看法在日后有了大转弯,1993年他当上香港报业工会主席的时候,身价已是十几亿港元,这是后话。于是,1981年,他进香港的中华总商会工作,干了一年左右,转替经营富丽华酒店的傅厚泽家族做事。
于品海入傅厚泽家族4年,做了些大抵与房地产、投资、酒店有关的事。随后,他在27岁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智才管理顾问公司。首宗生意是投资在广西桂林建漓苑酒店。酒店业是中国最先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之一。16年前,桂林的房子不多,环境优美,只是基础设施欠佳,客人不多。但于氏还是从房地产的项目和其他的咨询顾问项目中为他日后的传媒路做了原始积累。
有了原始积累,于氏从1988年开始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身价成几何倍数膨胀,却是一毛钱不花。好事的人觉着奇怪,遍寻不着究竟,于是猜那是因为他巧舌如簧、善施计谋。于氏对这说法倒不以为然,他说时下没有一篇报道能把他从前的事说个清楚明白的。这就要说到连环记的第一记:《连环收购记》。
连环收购记
于品海对整部美国经济发展史也有兴趣。80年代,收购兼并在美国遍地开花。于品海暗自留心,先是研究人家是怎么做的,终在1988年自己上阵操练:收购马尼拉希尔顿酒店——菲律宾联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
彼时,他在智才公司中的一位董事熟知菲律宾情况,告知于品海:菲律宾政局不稳,希尔顿集团忙于撤退,无心经营酒店。于品海抓住机会,马上制定收购计划,直至细节。向银行借贷900万美元,另与日本一家公司做了“高风险的财务安排”,资金共计1400万美元,通过股票市场将马尼拉希尔顿酒店接了过来,78%控股,于品海出任董事会主席。
这是他第一次收购上市公司,做得漂亮。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之间,于品海找到了两个差异:一是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回报率,将远远高过于品海的贷款成本从而产生利率差。此外,汇率走势不定,菲币兑换美元的变动很大。黑市汇率与菲律宾官方汇率出现了汇率差。借助这两个差异,于品海以零资本把上市公司买了下来。之后,菲律宾政经环境趋向缓和。希尔顿酒店资产增值,赢利大举超出于品海的贷款成本,仅一年多光景,资金悉数回收。
此是一计,手法与8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杠杆收购极相似。时年,美国人米尔肯就是凭着收购成本与被收购企业所能提供的回报之间的差异发了家。奥妙就在倘若你能判断出被收购的企业其实可以有25%的收益,那么即使你的贷款利率高达8%,哪怕再加上高风险的财务安排,成本升至14%也无所谓,因为你还是可以得到25%与14%之间的差异回报。再倘若你能让被收购的企业稳定增长3~5年,由差异生出的回报更是可观。只是,米尔肯先生当年做事太过火,入狱了。但这利用差异的奥妙仍是把企业潜在价值挖掘出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边,于品海心里明白,中国人做的收购不比美国。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连同股东结构都开化明朗:可花10亿买下一个有10个组成部分的公司,再将10个组成部分分拆成每个价值3亿的10个独立部分卖出,赚取中间的差异。亦可花10亿买下一个中间有4个部分为5亿负数,另6个部分值15亿的公司,砍去负数部分,将值15亿的另几部分卖出,同样可赚得差异。而中国公司以家族式经营居多,成份复杂。米尔肯先生的奥妙在这里未必用得上,除非当某些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比如,有些人想退休回家过自在日子。
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南海发展的大股东唐骥千正巧就想过这样的自在日子。马尼拉的希尔顿酒店经过三年的经营至1991年,已经为于品海赚到了不少钱。但于品海此时需要的是一个在香港的集资工具。即目标明确,就要寻找收购对象。唐骥千想退休自然是个好消息。南海发展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倒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于品海瞧见了资产负债表里有一些人家没看到的东西:南海发展的上市公司地位,厂房和现金流都符合于品海的预期。
在说服想退休的唐骥千后,以马尼拉的希尔顿酒店当导引,于品海在现金、股票、南海发展的旧厂房跟马尼拉的希尔顿酒店之间,做了一次资产移位:首先,南海发展购入于品海持有的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股票,付给于品海现金,摊薄了于氏在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股份。南海发展成为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母公司。于品海得到现金,以现金购得唐骥千个人在南海发展中的控股权。于是,双方各取所需,两人皆欢喜。唐骥千将南海发展帐面上的现金拿到手,归隐山林,而于品海不单分文未花,成为南海发展的大股东及董事会主席,之后还变卖了南海的旧厂房,增多了可控制的现金。此是第二计。
卖了南海发展的旧厂房,做好了现金流,就在这一年的年末,于品海依葫芦画瓢,以南海发展跟金庸手上的上市公司——明报企业做置换。这是连环收购记中的第三计。
金庸大侠早就意欲 “有人辞官归故里”,此刻正想卸下明报重担,云游一方。于品海伺机而动。
金庸与于品海商洽后,当下由明报企业用现金买入于品海持有的南海发展股票。明报企业遂成为南海发展的大股东。于氏拿到现金转而买进金庸手中持有的部份明报股票。不过,这离于氏取得明报控制性股权尚有一步之遥。于氏拿着从金庸手中购得的明报股票到银行质押,他深信明报企业的回报率要比他的贷款利率高得多。从银行再获现金后,于品海得以继续从金庸处购买明报股份,终成为明报的大股东。又是两人各取所需,皆欢喜。至此,三家上市公司的所属顺序重新排过:明报企业是于氏的“儿子”,南海发展转作孙子辈,而原来于氏的“儿子”马尼拉希尔顿酒店则变成了“曾孙子”。三家上市公司由于品海一手掌控。
于品海的连环收购三计,几年间,让他赚得许多钱,外人看着奇怪,但于品海说,这样的手法并不难,不过是大多数人把资产负债表看作要吃人的巨兽,慌乱之中,把不重要的东西与重要的东西本末倒置,迷失了做事的目标,导致错过机会。其实只需把资产负债表视做平常物,客观分析,请来个大学二年级学会计的同学,让他看看资产负债表就一样可以操作。
于品海自己有个笑话,可做连环收购计的总结:倘若你把一张以百万计的资产负债表拿到家中的老母面前,用手盖住负债表上的百万计单位,给老母看。她会说,这不过就是1000块钱,有什么难,我的家就是这样管的!但当你告诉她,这是张上百万的负债表,她定是要慌了神,重要的东西统统看不到了。
做个10亿元的买卖你会慎重到手心冒汗,只因那不是10块钱,而是10亿元。这就引出了一句话——10亿元与10块钱到底有什么分别?于氏说,这中间没分别,不过是多了8个“0”而已。但这就又有意思了,“0”是什么?
于氏答:“‘0’就是没有的意思。” 传媒记
于品海从金庸手中购得明报,在1991年底的香港是件奇事。
有人就说那是因为于品海长得像金庸死去的大儿子查传侠,并就此事问过金庸,金庸答,于氏与他的大儿子同年,都属猴,相貌也有相似,可能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有亲近的感觉。但另有人解释说,过去的十年,金庸一直在热切寻求一个聪明能干,热心于新闻事业,诚恳努力的年轻人,可以将明报托付。而于品海具有丰富企业及投资经验,正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人。
其实金庸初见于品海并不是在1991年底。早在1989年5、6月间,金庸就已表露出想淡出明报,出售明报股份的意思。稍后,9月间,于品海即找到金庸,与之商谈收购明报的事情。同时期,尚有百富勤的梁伯韬、新闻集团的默多克、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集团、和黄集团等多家与金庸接洽,意欲收购。明报当年赢利近一亿港元,金庸先是与默多克在价钱的问题上谈不拢,接着于品海与之商谈,同样是在价格问题上有分歧,这就作罢了。
待到1991年3月22日,金庸正式将明报挂牌上市后,又提起自己淡出的心事。于品海此时二度找到金庸,两人再谈。这一次,在价格上,于品海完全跟随金庸,收购细节如前所说的连环第三计,做成了收购明报的事。他对众人说他年轻聪明的恭维话并不感兴趣,只是说在钱的问题上,金庸和他都满意,各人都找到了需要的东西。而在明报的经营上,金庸用的是政治想法,自己是企业想法。
1991年12月12日,于品海33岁,就此成为明报第二代业主。
于品海办明报有个明确的思想。人家说媒体应是中立、客观,不要有立场。他不以为然:一个媒体怎可没立场,你站在哪个角度上,这角度就是你明确的立场。以致此后,他尝试着以明报名义创办了大众性报纸《现代日报》,但却不愿在报纸中充斥过分色情与煽情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怎能拿给家中13岁的儿子看?《现代日报》仅出了4-5个月后,因不能迎合大众读者的胃口,即关停。员工大半流向《苹果日报》,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苹果日报》的出现。
1993年,于品海红极一时。
乘传媒热潮,他的身价升至13亿港元,当选香港报业工会主席时不过35岁。于氏开始着手扩大他的传媒版图:香港地域狭小,600万人口不到北京的一半,于是他在华人聚集的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建立明报加东、加西版,赚得不少钱。另将处在大学实验室的互联网拉入明报,建明报网站。不过于品海认为,自己的传媒版图上还缺少一份时事性的周刊。凑巧时代华纳手中有本办得不大好,没什么人看的《亚洲周刊》。于品海看了看,觉着盘子不错,成本也低,于是花200万美元买下来。《亚洲周刊》在于氏手中经营渐好,也赚得不少钱。
第二年,于品海斥巨资打造传讯电视。于氏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电视情结。想90年代初,一天,于氏与友人坐在香港的家中看电视。CNN正播出美国出兵格林纳达的消息。电视上,里根长篇大论,神情激动,解释着美国出兵格林纳达事出有因,是要去解救多名美国人质。电视前,于氏的友人对此发难道:怎么总是里根在说,何时可听到格林纳达的人如何说话?于氏感同身受:从小看的就是美联、路透、法新社的新闻,所谓的西藏问题被美国人说得一团糟,一派英语主导的言论汪洋,除此之外,再无旁的选择。而现在于氏出资直奔他的电视情结,创了第一个中文全球24小时新闻电视网,以卫星方式播出。
传讯电视和明报一起构建了于品海的传媒国度。只是,于品海的传讯电视从创办之初,便有阴影笼罩。为了专心做投资庞大的传讯电视,于品海两次出售明报共计18%的股权给中策集团的黄鸿年及大马富商张晓卿。力量还是不够,这就“对不住”金庸了。先将南海分拆出来,以确保南海发展仍在自己门下。然后将手上明报企业35.9%的股权尽数出售给张晓卿。时间是1995年10月。后者成为明报第三代业主。
即便如此,于品海的传讯电视由于地域所限,加之是专做新闻的所谓小众媒体,终难支撑。于品海痛极无奈,与台湾的辜振甫家族达成协议,辜家的和信集团向于品海贷出过亿资金,在1996年3月进入香港传讯电视。不过辜家时至今日,尚未完全履行当年与于品海达成的协议,两方仍在争执中。
于品海后来说,在华人社会的媒体世界里,任何一个想赚钱的跨地域媒体若是缺少了中国大陆市场,最后都是要关门的。问他当初做传讯电视是否也想赚钱?于品海答:“当然,但结果输光了一个亿美金。”
至此,于品海的传媒国度陡然没了声息,却也让看客有了无数的浮想:只是这样了?
1997年之后的两年,于品海沉默。
1999年,于品海卷土重来,却是直奔香港收费电视。
他先将南海发展更名为中国数码信息公司,公司股价随之攀升三倍。然后携中国数码旗下的香港网络电视公司与和记环球电讯合作投标香港有线电视牌照。2000年7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批准了5个新的收费电视牌照,于品海的香港网络电视连同邵逸夫的银河卫视、默多克的DTV等五家胜出。五家胜出者中,于品海的收费电视计划比起其他人更加强势:三年中投入1亿4000万港元放送65个频道,比邵逸夫的银河卫视多出25个频道。
于氏的电视传媒王国眼看就要二度粉墨登场,看客再次热心起来。不料于氏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内将手中费煞力气争得的有线电视牌照又抛了出来,宣布:退出香港收费电视牌照的服务。
于品海说:“等一等罢”。香港的线路状况离真正的互动电视还有两三年的距离。倘若用旧模式去播,会很快被淘汰。倘若现在花钱去做新模式成本又太高,开始的两年至少要亏掉4~5亿,而之后在经营上的不确定因素仍是要持续很长时间。“最大的问题是,香港太小了,机会成本过高。能够拿到50万用户已是了不起的事,而我在武汉一年就有58万用户。”当年失手传讯电视让于品海此番谨慎从事,哪怕距他的传媒王国只是一步之遥,却着实不肯轻意跨过。
从1991年接掌明报,到创办传讯电视至卷土香港收费电视,起落之间,于品海已是过了十年,连环记的第二记《传媒记》也似乎就此有些停滞。但正像当年于品海痛失传讯电视之后,看客的一声问:只是这样了?
计中计
既然屡次吃了香港地域狭小的亏,于品海将业务渐次转入中国大陆寻找广阔市场。
其实于品海在1999年卷土重来奔向收费电视之前,早就开始在大陆尝试新兴的网络业务。
这可追溯到1992年。时年,国内的有线电视网络流行用微波传输技术。但倘若采用微波传输就无法做到互动。于品海跟北京、广州、深圳等做有线电视网络的人士多方商谈。除武汉有线外,其余各方均坚持采用微波传输。于品海终选在武汉投资7000万人民币,铺设有线光纤网络,观念超前旁人几年之多。在他看来,未来的媒体总是脱不开互动和多媒体的圈子的。做互动和多媒体王国是于氏早在这时就定下的目标。他不赞成别人单说他是做报纸或是电视的:“那都是些没意思的技术性分割。而不是因为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东西。”
这就不难解释当网络技术一出现,于品海便顺势进入了互联网业。
而南海发展更名为中国数码信息正是要变身科技股,发展资讯科技业务。1999年6月,南海发展停牌,计划配售2亿5000万股,每股作价6角,集资1亿5000万用于收购国内项目。
8月,于品海购入国内的中国企业网60%股权。彼时,中国企业网还是个只有20多人的小型网站。但在于品海的经营之下,今日已有1300名员工,5000万的收入,专门为企业提供上网服务。
做互联网对于氏来说并不是件新鲜事。1993年,他建明报网站。1994年创立HK NET,再找到香港的电讯部门申请ISP牌照。港府电讯部门的人当时对ISP还不了解,疑惑这东西也需要牌照?几经解释,于氏拿到了香港第一块ISP牌照。只是于品海太过超前,亚马逊也不过是在次年才成立。ISP在1994年的香港环境不佳,于品海也志不在此,离开明报时,一并将HK NET以象征性的价格留给了下面的员工。几年后,HK NET被香港中复电讯收购,成为香港六大互联网接入供应商之一。
于品海在互联网业上投入两亿资金:购入中信旗下的世华金融信息公司,建华夏大地教育网,加上中国企业网共同构筑信息网络世界。于氏认为未来中国将发展成一个智慧型社会,而不是个暴发户社会。因此,围绕知识信息的传播做事情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尽管在最近两年中,互联网在资本市场上高涨,就像是交响乐团在不停地演奏,别人都在随音乐跳舞,他的企业也不得不跳。但毕竟本末有序,不能倒置,做企业还是要以赚钱为目标的,做互联网业也不能例外。
粗略一看,于品海现时做的事情似乎比不上从前精彩。不过,在种种表象下,还是有些事情让人继续着许多浮想。
比如,2000年10月16日,于品海执掌的中国数码信息宣布其附属公司深圳国南实业取得中信国安附属公司——国安信息的认股权。根据认股权协议,国南实业行使国安信息131,720,928股股份的认股权,约占国安信息已发行股本的22.3%,相关事宜正在等待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比如,去年10月份,于品海收购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改名为学习动力控股公司。此番收购手法与从前有所不同,仅用少量股票得到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目的是将他旗下的内部资产进行整合。传统的房地产等业务装入收购来的学习动力,与互联网有关的即并入中国企业网。
又比如,于品海说他的中国企业网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在国内主板上市。新近传来市场的消息:外资不日可获准在中国境内主板上市。果真如此,于品海将打开中国证券市场的大门,多了一个在国内集资的工具……
看过了于品海十几年间的连环记,料想此人终是要在中国的大市场中出人意表,起落精彩,计中有计。 看罢,好想自己也试一试 真正的资本运作高手总是希望能够以技巧而不是资金实力作为扩张的手段,所谓空手套白狼,虽然谈之不雅,但却恰恰是这批人真实的写照。我是第一次听到于品海这个人,看罢感想颇深。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吴征操作阳光卫视究其实质,也不过如此。 我之所以把此文贴出,一是因为我几乎去此公司就职,二是希望对大家认识香港市场
的游戏规则有更深刻的认识,注意资本运作的时期背景和机缘因素!随便说一句:这间
公司在大陆的公司管理不是很好,所以我个人认为公司前景并不乐观!如果于品海找到
好的公司管理者,那才是持久发展之道!祝愿中国数码一路走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