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czg 发表于 2006-2-5 15:37:18

[转帖]揭开李镇西“对话式”教学的僵皮

今天看2005年12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看到《“对话”是一种师生关系》一文,此文主要介绍李镇西老师的一本书《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其中看到李老师又将教学和吃饭相比,说师生关系有三种境界:第一是“填鸭式”:老师不择手段满堂灌,不管学生有无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第二种是“诱导式”:老师把各种食物摆放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语言让学生明白食物的营养和可口,以激发其食欲。第三种是“对话式”:共对美味食物,共同进餐,一道品尝;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最后,李老师认为,第三种正是当前提倡和需要的。他强调“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而且这种对话不仅仅是指老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争论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初看李老师的观点非常新潮:在民主的气氛中,师生同乐——简直是大同世界的教学理想提前实现。然而,我想问的是:李老师怎么确定你和学生共享的就是“美味食物”?这些美味食物来自何方?如果有现成的美味食物,谁不会和学生共享?
我不敢也不会赞美“填鸭式”,不敢也不会赞美“诱导式”,因为都是李老师制作的“帽子”。然而,我也不想赞美“对话式”,因为用一名足够蹩脚的老师置换掉李老师,伟大的“对话式”也一定会被弄成一团糟。让我再用一次比喻:这就像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具,不同的厨师做出的食物肯定会有差别一样。事实往往是:食物的味道美不美实在不决定于你怎么吃,而是决定于你怎么做!教学也一样。
所以,我想说说我的关于教学和吃饭的比喻:教学像吃饭,关键在厨艺。
诚如李老师所说“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然而,我想李老师认为比喻蹩脚而仍然使用比喻,大约和我一样,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这责任实在不在比喻,倒在语言。说明语言或者我们对语言的运用还不能使我们完全自由尽情地表达我们的思想。但是,感觉比喻蹩脚其实也有李老师自己的原因。他这一句话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何况课堂教学毕竟不是餐厅吃饭”——你已经说过是比喻了,当然只能是“像”而不能是“是”,如果“课堂教学是餐厅吃饭”,那也就不用比喻了。我相信这一定是语言的问题,或者是李老师运用语言的问题,而不是李老师思维混乱的问题。El\1rk
然而,我要说,教学和吃饭之间的关系,李老师还有未想清楚的地方。
将吃饭和教学相比,有一定的道理,它们相似的地方多多。1、吃饭有三元素:厨师、食物、食客。教学也有三元素:教师、教学内容、学生。2、食客是食物的接受者和评价者,填饱食客的肚子是厨师制作食物的目的所在。同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制作者,学生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和目的所在。3、决定吃饭效果的是食物质量,决定食物质量的是厨师;同理,决定教学效果的教学质量,而决定教学质量的是教师。厨师应该担负起食物质量的责任,教师也应该担负起教学质量的责任。
厘清吃饭的元素及相应关系,我们发现不同的吃饭方式也就是三元素之间的不同配置而己。一种是厨师专职负责做饭,食客专职负责吃;这是普通式。普通式的优点是厨师可以尽情发挥:厨师的水平越高,食客吃的越过瘾;如果不是贵宾级的人物,厨师不会也不用考虑食客的食欲问题;而食客来吃饭,就该有一个前提:想吃。和普通式相对的吃饭方式是食客做,厨师吃;这一种方式应该叫“颠倒式”——厨师和食客角色大换位;这一方式现在还没有被“创新者”推广,只在厨艺普及类节目中偶然露露脸;这种方式往往是食客做得兴奋,厨师也能够给予适当鼓励和点评,饭菜的质量和厨师做的有多大差别我就不再多说。创新的吃饭模式中,较多的倒是走在中间路线上的既照顾到食客的参与和口味,又尽量发挥厨师专业水平的“自助餐”——厨师提供做好的食品,食客们可以“各取所喜”;自助餐再向前走一步,就是“火锅餐”——厨师提供原料和锅底,食客所做的工作是将厨师提供的材料放在锅里煮到自己认为可以。-
然而,诚如李老师所说“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我们很难从这种三种形式中找到李老师所说的“对话式”,或者应该叫共享式。李老师所说的“共享”是厨师和食客们一起吃,而且边吃边谈,谈感受,还大快朵颐。我不知道李老师是不是经常在吃饭时请厨师一起吃,我非常怀疑厨师是不是有时间陪他吃,更何况要厨师在吃饭高峰边吃边聊,大快朵颐?也许,李老师认为,在这一点上,正是比喻蹩脚的地方?
我不相信李老师经常这样请厨师吃饭。假若(我只能替李老师说假若)真是那样,我想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厨师到底是吃饭的,还是做饭的?同样,在课堂上,当老师和学生完全“平等”,一起学习、共同探讨的时间,我们也应该疑惑一下:老师到底是在教学还是在学习,学生到底是在学习还是在教学?
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在课堂上实现了“完全平等”的老师放弃了作为老师的职责,正像挤坐在饭桌边的厨师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一样。]i%y
许多师范院校的门口挂着这样的标语:学深为师,品正为范。能够作为老师,就应该有条件。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学深(学问深厚)”。在这一点上,厨师和老师可比性很强——没有良好的厨艺谁花钱请你?请一个要和食客同吃的厨师是可笑的,那么请一个要和学生“同学(一同学习)”的老师就不可笑吗?
可笑的地方在于,老师和学生的平等不应该被这么教条理解并僵化执行。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应该体现在心灵上和人格上;而不能体现在所有方面,尤其是学识方面。身为老师,硬要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是封建等级观念下的一种矫情;身为老师,硬要全方位地表现出一种和学生的完全平等,这是教条主义下的一种虚伪。剥下李镇西老师的矫情和虚伪的画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后现代主义解构、消解得自己不认识自己的糊涂虫。
说李老师自己不认识自己,是因为他实在并不像他所努力表现出的那样愚蠢、矫情和虚伪。他对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认识非常清醒。如他说“对话是一种师生关系”“对话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老师的个人魅力更多的是老师的学识、激情、思想、亲和力”,这些话有道理。然而,他一想到要宣传或者鼓吹自己的“对话”教学方式就犯迷糊,他没有意识到单单靠“对话”无法救赎现在的语文教学;他也没有意识到,过分强调“对话”,也不符合他所说的“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他没有意识到,缺少了他所特有的激情、学识,“对话”教学将不可能像他所操作的那么精彩;李老师没有考虑过,凭什么自己经常享受厨师的美味,却要倡导别人去吃“完全自理(不同于自助)”的饭菜?
瞥脚的似乎不是比喻。  
“对话”也许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许还包含着很好的教育思想,然而,教育和教学有基本规律。放弃老师的职责和优势无论如何是一种错误。怎样发挥老师的优势,是一门深刻的学问。做得好也不等于说得好,说得好也不等于做得好。钱梦龙老师说过“听课要听李镇西”,可没有说过“大家要学李镇西”。没有李镇西的优势,硬要学,可能会被人说成“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会败坏李镇西老师的名声。
老说教学很累,还是回到吃饭吧。我也像李老师那样强调一下“自然”。如果你是高明的厨师,那你就露一手,做出美味供大家品尝,赞美;如果你只善于配料,那你不妨开个火锅店,让喜欢自己动手的客人来下菜;如果你水平不高,来的人又都是朋友,那你干脆“让贤”,谁做得好谁做去,你只管混迹于食客中大快朵颐。不过,这一会儿,你没有资格说:“我是厨师”。
揭开李镇西的对话式教学的僵皮,我看到的是他鲜活的才情;这些才情才是镇西成功的力源。蜕掉“对话式”僵皮,镇西将能更轻松地在后现代主义烟雾迷漫的天空中逆风飞扬。
还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敏感,“对话是一种师生关系”的标题的潜台词应该是“对话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仅仅体现在共享这样的层面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揭开李镇西“对话式”教学的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