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传》_不可多得的好书[吐血推荐]
<P> 作者用现代的眼光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管理经营、为人处世都方面都让人受益良多。从导言开始就让人欲罢而不能。看完此书,我觉得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管理、处世,都收获不小。如果看过《道德经》,估计感受更多更深。</P><P>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如果家人有其他看法,不防直说,有砖头就扔,有鲜花就献,不要客气!</P>
<P><FONT color=#f70909><b>[吐血推荐]</b></FONT></P>
<P>down5924.asp?ID=44611
</P> <P><FONT color=#0938f7>摘录一段,先睹为快!</FONT></P>
<P>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个宇宙中,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是为明智,不能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常会范来祸端。知道常道的人,对事情无所不容,无所不包。一切都能包容的,才能大公无私,能够大公无私的,才能作到全然不偏颇,全然不偏颇,才能得天命,得天命才能合乎大道,合乎大道才能永垂不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危难。
祸福无所,唯人自取。人类原本只是“生存”着,并没有什么权利和野心。但生存的人便有行动,为了行动更方便,我们便需要权力。
权力原本是为了让自已有更大的自由,但人类却很少去珍惜这个权力的自由,而希望用权力来影响或指挥别人。为达到此目的,我们便有了欲求,有了欲求便很难完全满足,难以满足,便有了不安,有不安便想拥有更多的权力,要有更多的权力便很容易和人冲突,和人冲突便会带来生命的危机。
楚国灭亡后,楚怀王和宋义,原本已流落民间,流落民间时无权也无欲,反而一切较安全。
宋义在权力不大时,头脑比较清楚,他能够看出项梁的缺点,在于他客观而冷静的明智。但等到他也拥有权力时,这种客观和冷静反而消失了,宋义成了不知道自已缺点和危险的老糊涂蛋,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可谓糊涂、腐化到了极点。由此观之,权力之腐蚀人心,实在可怕。
反而刘邦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多了。到目前为止,他一直是弱者,虽然表现尚不差,但比起项羽,他永远是配角。但这种虚静的配角,让他的权力欲较不容易突显,反而较能获得同情和支持。
刘邦能意外成为征西楚军的统帅,主要因素不在于他的强,而在于他的不够强,有用而没有威胁性,反而带给他最大的机会了。 </P> <P>各位,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P><P>我一来表示感谢,二来捧场推荐。</P> 好东西观点很有用 <P>已经下载了,谢谢!</P> <P>正下載﹐謝謝樓主﹗</P> 下载了,谢谢楼主,是本好书 <P>多谢大家的捧场和鼓励!!</P><P>书不太出名,但书里面的观点有些的确很有见地,值得一看!</P><P>得人心者,得天下!!</P> <P>项羽虽然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天才,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文盲。他建立的体制(分封制)和建立体制的方法(个人喜好)注定了他不能成为天下宰!他兵败身死,几乎是必然的。</P><P>在这段楚汉争雄的历史中所包含的中国人的智慧,的确值得花上一点时间去了解。</P> <P>谢谢楼主!</P><P>要是能去掉广告就更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