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ing11 发表于 2005-9-7 16:14:19

[分享]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哲学

<P ><FONT size=3>创业,增长,腾飞。</FONT></P>
<P ><FONT size=3>发展,变革,进取。</FONT></P>
<P ><FONT size=3>战略,策略,战术。</FONT></P>
<P ><FONT size=3>这些,是看完那本薄薄的《企业增长力》之后,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的关键字。</FONT></P>
<P ><FONT size=3>我是个重洋媚外的人。对于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书籍,向来嗤之以鼻。原因很简单:国内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起步太晚,落后太多。千万人的拜读终于得出结论:经典书目出自老外之手,而国内书籍尽是抄袭老外,不看也罢。这是国人不愿看到的,但这是不争的是事实。</FONT></P>
<P ><FONT size=3>看胡铨先生的《企业增长力》完全是随性而起。初时也不过是看着玩玩。说实话,这些年看国内管理学新书,多数是乘兴而翻,败兴而弃的。对于这样一本貌不惊人的书,我并未抱有很大的希望。</FONT></P>
<P ><FONT size=3>然而,当合上这本书时,我却庆幸当初的一时兴起:</FONT></P>
<P ><FONT size=3>这是一本中国人写,写给中国企业的书。也许胡铨先生的管理理念要落后于我以往的外国专家,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胡先生更关注中国企业的生死存亡,更了解中国企业正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增长力也投入了更多的研究热情。正如他在自序中写到的那样:“全国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以上的民营企业在轰轰烈烈中诞生,又在轰轰烈烈中死去。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不到的民营企业能够突破二次创业的瓶颈。”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为之颤了一下。未我国的民营企业哀叹,也为胡先生的忧心动容。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忧虑,多了一份关怀。这是以往那些外国专家的名著里,缺乏的感情。因为爱,所以关注。也许,只有中国学者才最了解中国的企业,只有中国学者才能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谋得一条光明大道。</FONT></P>
<P ><FONT size=3>胡铨先生《企业增长力》一书,正是在对中国企业现状和问题有足够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的华人企业发展指南。</FONT></P>
<P ><FONT size=3>全书共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幕,涵盖了“企业增长战略篇”、“企业增长策略篇”以及“企业增长战术篇”。作者主要以</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hat</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hy</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ow to do </FONT>的框架贯穿全书。此外,此书还穿插了总多案例。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TCL</FONT>到斯巴达克司,从海尔到诺基亚,每个案例都是作者精挑细选而来。在对案例解释分析的时候,没有人云亦云地跟风,而是独辟蹊径地道出了蕴涵在其背后的管理哲学。此外,作者还对每个问题一一提供解决方案,想来看过此书的管理者会获益匪浅。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篇章之后加以“胡铨提示”,温馨倍至。<p></p></P>
<P >这是一本负责任的书。他告诉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怎样顺应中国二次创业的潮流,提升企业的增长力和竞争力。改变前面看到的那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的尴尬数据。<p></p></P>
<P >最后,我想用扉页上的饿那句话来结束这篇书评:愿所有的华人企业轰轰烈烈地诞生,轰轰烈烈地成长。<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FONT></P>

zjwg2008 发表于 2009-7-21 11:22:23

谢谢
<dl>
<dt><span class="dlfont">0</span><br/>评分次数</dt>
<dd></dd></d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