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daola 发表于 2005-8-3 23:24:29

聚义堂话题:项目的筹措资金问题

<P>中国银行海外IPO在即 七大投行暗战承销商资格 </P>
<P>--------------------------------------------------------------------------------

<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 target="_blank" >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5年07月11日 09:17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定于明年年初的中国银行海外IPO的承销商争夺战“升级”,中行上周会晤了有意投标该行保荐人资格的七大投行。业内人士认为,中银国际、瑞银以及高盛有望获得高达1.5亿美元的承销费用,而与中银国际有过密切合作的美林也将有可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P>
<P>  已就其IPO的保荐人资格发出投标邀请的中行,上周召集7家国际投资银行代表举行会


   



晤,希望从中挑选50亿美元IPO的承销商。这7家投行包括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美林及瑞银。 </P>
<P>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高盛、瑞银以及中银国际将赢得中行的此次IPO交易。上述三家投行曾经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子公司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2年IPO的联席保荐人。当时,面对中行纽约分行案的巨大压力,中银香港在香港股市低迷时期强行登陆并逆势而上,三家投行尤其是两家欧美投行功不可没。良好的合作基础使得高盛和瑞银此次入围显得顺水推舟。 </P>
<P>  香港著名投行家、软库金汇集团执行董事温天纳对早报记者表示,鉴于中银国际与中行的渊源,前者成为本次IPO的承销商将是铁板钉钉之事。而作为欧美两大投行巨头,高盛和瑞银的组合也比较合理。 </P>
<P>  瑞银集团6月23日以中行战略投资者的身份高调现身,称其正与中行洽商,可能投资约5亿美元入股中行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中行事后拒绝对此置评。 </P>
<P>  由于此前有报道称,世界第五大银行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预计将投资逾10亿美元成为中行的主要战略投资者,因此分析认为瑞银5亿美元的出价表明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把目标直指不菲的承销费用。中行海外上市预计募集金额高达50亿美元,按照3%的承销费计算,三到四家承销商将分得1.5亿美元的手续费收入。 </P>
<P>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瑞银一反常态地单方面表态,可能是为了把入股当作争夺主承销商资格的筹码。就在不久前,花旗因未能兑现在建行首发前买入股权的承诺而被取消了IPO承销商的资格,预计损失超过8700万美元。该人士还指出,美林也有可能成为中行上市的承销商之一。2003年底美林与中银国际合资筹建了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林更是在今年超越高盛、花旗和摩根斯坦利,成为向全球金融服务公司提供服务的最大投资银行。 </P>
<P>  香港投行家温天纳认为,美林与高盛的销售网络具有互补性,美林拥有全方位的零售网络,而高盛在机构投资者中口碑良好,因此“两家美国投行也有可能同时入围”。 </P>
<P>  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周内将无法产生最终结果。而在结果尚未揭晓之时,几大投行也对此讳莫如深。美林集团亚太区董事王仲何对早报记者表示,“作为竞争者,这个时候不方便作出任何评价。”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4 17:54:12编辑过]

zhuandaola 发表于 2005-8-3 23:54:37

<P>跟几位好汉商量说,发个什么论题好,还是抛个砖吧,大家都来说说,我也很想知道大家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资金问题,我本人也是几乎天天都看财经栏目,国际国内的都知道一些,而且我是搞金融的,中国企业的金融问题,我更是知道一些,特别是小地方的小企业。</P><P>而今天贴这个中行IPO的贴,因为我也知道一点,也想知道大家怎么在想这个中国金融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P><P>记得以前,国内曾经讨论说是中行上市,是不是采取整体的形式,还是象中国移动那样,采取部分打包的形式,现在应该说是整体上市了。整体上市是有好处的,应该算是非常标准的买卖了,我个人觉得部分上市的做法简直就不是什么生意,是个公司管理层或是企业发起人没信心的表现。这不能说是大而全的思想,而是为了完整,有个完整的饼,吃的人才好下叉子放着作料,呵,开开玩笑地说,人性比较喜欢完整,很多人不喜欢残缺美。</P><P>我想远一点,这汇率改革,虽然只升了个2%,再往下,保持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变,人民币信仍然会不断地升,直升到1:1去,我们的企业就不必再到什么地方去上市了,人家的钱都跑到我们的股市来买资产不停增值了。</P><P>要说这中行上市换股金和管理机制,我个人觉得机制再造最难的是,下面的银行操作人员都比较单纯的,没必要,也懒得负什么责任,只是按制度和要求给大企业放款。</P><P>中小企业说是有什么逃废债的恶习或是还款能力差的问题,那都是借口。比如来看贴的各位要贷款,找银行,都是担保条件一大堆,也没个灵活。换了我作信贷员,我会建议行长大人搞试点,从我这开始,我自己去找人放贷,贷款的条件相对比别人松,可有一条一定会紧,那就是需要贷款的企业必须是个运营时间比较长的盈利还好的小企业,中型的或是大的,我一个人可管理不过来,商品货物往来太多太复杂可不容易观察出资金的流动环节,保证不了贷款的安全。小企业的好处就是贷款不多,对它很起作用,最好初步是流动资金贷款,有个五六年的交往再去做它的期限较长的贷款,因为我会更了解它。</P><P>这里的关键,不是花钱从老外的老牌金融机构那学什么管理,而是中行基层的信贷员的被激励起了多高的营销欲望,基层的信贷员头脑不简单,对于盈亏,从生活角度各各都是精明的,缺少的是工作激情和欲望,这个,在国内,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我老觉得是个文化问题,也许毛泽东当年搞文革,也是这么看的吧,可能还要广泛一些。</P><P>哈哈,真正抛砖引玉了,来来来,批批批,评评评!!!</P><P>痛快!!!</P>

cheng111 发表于 2005-8-4 08:35:52

<P>在中国,干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现在的银行监管机构把IPO作为摆脱银行坏账泥潭的救命稻草了,这也许是某个主流经济学家支的“高招”吧。</P>
<P>坦白的说,我不怎么懂银行金融。但我知道,银行IPO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本结构、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管理经验等等),其性质和企业IPO不可能是天壤之别,我不想恶意揣测建行和中国银行的IPO是圈钱行为,但中国企业IPO的动机却不外乎这个目的。毕竟,这次银行IPO风潮是圈的老外的银子,但我向来担心,正如中国许多先锋企业登陆NASDAQ一样,这次银行IPO的所宣言的真实意图能多大程度实现(千万别是偷鸡不成舍把米的结果),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信心实在不足,也许RBS等也正利用了我们这个意图呢,可以明确的是,高盛、RBS等不是中国银行的活雷锋,他们的人我没见过,但摩根士丹利的人经常打交道,那些人可真是行业金刚,个个刁钻,脑子转起来一个顶仨。</P>
<P>至于这次银行国外IPO决策是否正确,我觉得任何评判都已是无意义的了(最多象国内某些经济学家一样,等结果明朗后来几个马后屁),'肉食者谋之"与吾辈何干?</P>
<P>说了这么多的无用的废话,来点有用的废话。这次银行集体IPO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想更多是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方面的:</P>
<P>一,中国企业干什么都喜欢扎堆、一窝蜂,从另一方面说,是不是揭示了我们解决问题创新模式的贫乏,IPO是不是最好的主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解决中国的银行根本问题的方法肯定不只这一招。</P>
<P>二,我们都清楚中国的银行管理机制(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问题是表面问题(如坏账)的主要根源,这属于内部矛盾性质的问题,我们通过IPO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不论银行界还是经济学界都对这次IPO大唱赞歌,有没有人客观清醒的从反面想一想,任何决策都有风险性的一面,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舆论一边倒,不是什么好兆头。这使我想起中国的民族汽车业,当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以市场换核心技术,以合作促进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现在看来是一厢情愿了,三大汽车公司轰轰烈烈合资热闹了20年,到现在还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市场倒是不折不扣的交出去了。</P>
<P>还是一句话,别把RBS、苏格兰们想象成和国内股民一样傻的傻瓜,我们所要的可能正是他们最不想给的,如果仅仅醉心于IPO而不从管理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发生。</P>
<P>我们也不能把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全寄托于苏格兰银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上,在这方面,我们已有许多“食洋不化”的教训,“以我为主,拿来主义”始终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我们欢迎西医外科手术,同样不能舍弃土生土长的中医,走两个极端的政策都不能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4 11:18:27编辑过]

rgang 发表于 2005-8-4 15:46:00

<P>我来说两句。</P><P>中国的国有银行被外国同行业称为泥足巨人——看似有十余万亿的居民储蓄余额,但是坏帐比例仍然在10%以上。资本充足率也低于国际同业水平。这是监管机构为什么舍得花血本为建设银行注入巨额资金补充资本金的原因。本质上说,还是头疼医头。中国国有银行的历史积弊不是靠几百亿的资本金补充就能解决的。坏帐原因在哪里?不是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争气——因为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少得可怜;所以就是国有企业了,我不客气地说,国有企业是造成银行业虚弱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因为银行业的坏帐,造成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条件日益复杂,要求日益苛刻,客观上又把一些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关在门外。</P><P>现在又闹什么国有银行的IPO问题,以为一IPO了,就和国际通例接轨了,这实际上还是个表象工作的问题。监管层期望借这个上市的机会使中国银行业借鉴到更多的国际同业经验。但是根本问题不解决,上市有屁用。</P>

榕儿 发表于 2005-8-4 15:50:43

<P>同意堂主的观点!</P><P>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只是治表不治本的事情.整个上市过程只是为了上市而上市,本质并没有改变,更别期望经营状况会有改观.</P>

qingyuan99 发表于 2005-8-5 10:25:25

<P>上市是为了融资,不能解决企业内部问题,但可以有所改进,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P>

cheng111 发表于 2005-8-6 10:35:36

[原创]五句话----五种人生的态度

<P>百家争鸣之一:中金对国有银行上市的看法。</P><P><FONT color=#3e3e3e>大型国有银行的上市,并不是改革的目的,但却是推行银行改革的必经阶段,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上市可以改变国有银行预算软约束的机制。关于预算软约束的分析是科尔奈理论的精华,而且已经证明对所有国有企业都适用。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后,引入非国有股东,会对银行预算软约束形成压力。
  第二,上市的透明度要求、国际审计、会计标准,对银行本身的管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透明度对银行审慎经营有实质上的影响,这是不上市无法达到的。
  第三,上市可以改善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状况。因为股东多样化,有更多的外部股东参加董事会,尤其是现在国际上对上市公司的标准,外部董事要达到一定比例。我国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各级“领导班子”控制之下,对外谎报信息,对内无约束决策,拿贷款作各种交易,结果是案件多,不良资产多。上市后,高管会受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约束,透明度和外部审计也是强约束。
  第四,上市有利于监管。这点十分突出。银行监管比较复杂,大型国有银行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往往会导致监管者比较宽容。成为上市公司以后就不一样了,可以按照国际标准对大型国有银行进行监管,比如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高级管理人任职资格的监管、对市场准入的监管等等。海外监管更为严格,而且这样就变成了两个监管当局,一个银行监管当局和一个证券监管当局,这要比一个监管当局好。
  第五,上市会减少不良资产。根据现在国际上的统计数据,上市银行比不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少得多,而且很奇怪的是,国际上的大多数大型银行都是上市的。上市银行迫于股东的压力、透明度的压力、会计准则的压力,一般倾向于贷款行为更为审慎。
  第六,上市会加大对管理层的压力。一个大型银行上市后,面临投资者的压力、股票价格对业绩的压力,以及媒体对上市银行的关注。尤其是根据一些国家的司法制度,投资者可以根据银行的某些行为直接诉讼,这些可以使管理层的压力非常大。正由于有这些压力,现在可以看出来,中行和建行在上市准备过程中很谨慎,每一个董事和高管都知道自己应该负的法律责任,他们要签字承担责任。这种来自市场的压力比原来单一的政府压力好得多。在全世界,目前大型公司还没找到比上市公司好的委托代理机制安排。
  第七,国有银行上市还可以减轻政府干预银行贷款的压力。银行变为公众公司,各级政府再找银行要贷款就需要信息披露,管理层也更审慎,大家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实际上,国有银行上市不只是对所有者、管理者和董事有约束,对各级政府也是约束。
  第八,上市提供了业绩评价基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过去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业绩评价体系一直解决不了。四家银行都给国务院报告,把自己的业绩吹得很好。国务院也分不清,为此当年朱镕基总理专门要求人民银行搞出量化指标。但因为过去存在着制度性和政策性因素,不可量化。上市以后,各家银行都在一个起点上,股票价格、年报、季报,所有披露都一清二楚,其公开性和公正性是其他考核办法不可比拟的。
  第九,大型国有银行上市以后,可以为未来的资本金补充、资产增长和结构、股票价格、每年分红等变量建立明确的函数关系,使监管要求、股东利益和银行自身发展更好地协调。
  最后一点就是产权明晰。上市过程中,中行、建行的各种资产的产权界定都会明确。</FONT></P>

cheng111 发表于 2005-8-6 10:44:37

<P><FONT color=#3e3e3e>另一种观点:</FONT></P><P><FONT color=#3e3e3e>银行改革都靠国内外市场的力量来解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风险是否过大?成本是否过高?事实上有些问题本来是可以先行内部解决的,而且成本也并不高,全部等到上市后通过国内外市场解决,似乎对市场寄托的期望过高,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上市固然可以对银行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是应该把银行改革的主要希望都寄托在上市上面?</FONT></P><P><FONT color=#3e3e3e>李曙光的观点:在我们的整个改革中,商业银行上市和国有企业上市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把银行上市看做一个特殊的问题?我觉得主要区别在于,商业银行的改革或者说商业化、公司化、资本化的过程,比国有企业要慢。我们一直把银行看成一个特殊的行业,强调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的影响力。所以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准行政单位、准事业性单位的性质一直没有变。
  这种情况下谈商业银行上市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控制银行风险。国有企业很多烂账都可能转到银行里面,成为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也有很多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控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是第一位的;第二是怎么形成改革评价机制,对国有银行改革造成压力。原来是一个内部的评价机制,现在的上市是将之外部化。
  不过,这一策略没有战略层面的考虑。在缺乏完善法律机制的前提下,上市这种“外包”行为能够起到好的效果,但不能治本。目前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是希望通过上市,对目前的大环境造成综合性的压力。
  但这个压力作用非常有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不断出现新的不良资产,一旦“外包”,就很可能演变成法律上的问题和现实的危机,外国投资者有可能起诉我们。这里面可能涉及到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再加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现在还处在磨合期,信息难于共享和监管的协调性不够,银行仓促上市很容易出现监管问题,很容易对整个金融机体造成伤害。</FONT></P><P><FONT color=#3e3e3e>王君的观点:是这样。但通过“外包”来促进改革,本质上属于无奈之举,是迂回战法,因此并不是最佳选择。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不仅仅银行改革的过程中诉诸外包,在银行经营中也有外包。比如对于信贷风险,银行往往会指望信用担保公司分散风险,这实际上是把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外包给担保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政府出资的公司,而它们本身的信用和资质都可能有问题。
  尽管上市是把银行的改革问题外包给了较为成熟的境外监管当局,但依然有问题。因为银行的信息是复杂的,大量的信息是不能够通过披露来解决的。通过一般的披露和每年一两次的检查,很难从外部来深刻地影响国有银行。</FONT></P><P><FONT color=#3e3e3e size=4><b>大家对以上观点有什么看法和评论?</b></FONT>

</P><P><FONT color=#3e3e3e></FONT> </P>

rgang 发表于 2005-8-6 15:26:03

<P>中金居然也表示了对于国有银行上市的看法了,大概是他们自己屁股有屎,借着别人上市说自己吧?呵呵</P><P>国有银行的改制,现在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是通过市场化变革、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并且上市,还是先把自己弄干净,轻轻松松上市的问题上。国有银行的问题属于历史积弊,如果单靠自己弄点改革,慢慢搞,想要和国际接轨、抗衡入世以后外国银行的竞争,恐怕得等到猴年马月。所以有些激进派就有了下猛药的念头,逼上梁山,强迫推进。实际上两种办法都不是什么好办法,前者有下猛药的嫌疑,后者有消极观望等政府救济的成分。但是究竟该采取什么措施,既要改革,又要和国际接轨,还能抵抗外国银行的竞争,确实不是什么好弄的事。我看,只有瘦身、裁并、内功、引进合作、分拆、分流等几途。</P>

zllsh 发表于 2005-8-8 14:01:13

<P>上市的一个正面影响是对企业可以进行重组,同时借上市推动企业内部改革的进行,负面影响是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就是创造几个亿万富翁和一大批下岗工人,(好象很多企业的情况是这样)</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聚义堂话题:项目的筹措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