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薛兆丰:说说MBA的故事
<P>作者:薛兆丰</P><P>上个礼拜感恩节把两位朋友请到家里聚会。一位从耶鲁大学南下,另一位从杜克大学北上。两人都在攻读第一年的MBA课程,一见如故,大谈读书经。我在旁边听,觉得有意思,值得说说。
所谓MBA,就是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当代职业经理人的一个标准品牌。它不是追求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要练就一身商场拼搏的本领,掌握一套便利同行沟通的语言。用制度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第一堂课教的,是大家通常认为最后一课才应该教的内容—如何写求职信。诺大的教室,几百号人,一下子变成了人才交流中心,许多人心目中地位显赫的MBA课程,仿佛成了一个求职培训速成班。事实上,如何包装自己、发掘自己,如何在帮助老板成功地把商品卖出去前先把自己成功地卖给老板,是贯穿整套MBA课程的核心内容。不仅第一堂课,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招聘见面会。一个学期下来,职场上的利弊得失,人人都心中有数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美国人的数学不如中国人。一般来说,确实如此。中国人数学较好,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数学是最中性的学科,而且学习的成本极低,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加上反复练习就可以了。相比其他需要做实验的科目,中国人在数学上领先并不奇怪。然而,在美国著名学府的MBA班上,中国学生的数学并不突出——就读的美国学生大部分有金融工作的背景,说起什么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个个都得心应手。
写作是重要的一环。张五常说过,在语言上的投资是回报最高的。而美国的工作环境就更是如此。他们重视表达,衡量工作水平的指标很多都建立在信件、备忘录、展示演说、调查报告等文书上。中国人考试成绩比美国人高一大截,但远远不如美国人重视写作,这是中国人与美国人竞争的一个天然障碍。我那位在杜克大学的朋友,曾经写了三页纸的报告,拿到学习小组汇总,结果被融成了一段话,意思却一点没漏。
有趣的是身体语言的培训。站在台上演讲,目光要稳定,手要放得得体,不能老是做洗手的动作。这我也有体会。凤凰卫视姿讯台开播前,曾经打算请我做节目主持,而试镜时录下来的片断,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人前得体,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目光平均地分给台下每个听众,故作不经意地与台下每个人不断进行目光交流(eye contact)。训练的办法是,台下每个人都把手举起来,等待你的目光,直到你的目光连续给了他五秒以上,他才把手放下。经过这样的训练后,一场演讲下来,每个听众都会觉得你重视他。
社交是MBA训练不可或缺的一环。每天晚上都有聚会,他们得以训练左右逢源的能力。政经时事、明星绯闻、电影小说、消费时尚,指哪都要能说哪,否则站在那里就像个外星人。
学校对MBA学生一般不提供奖学金,但把他们直接推荐给银行。学生凭入学通知书,就可以获得总额为十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这笔贷款将在学生毕业后按每月600美元的额度分20年偿还。
美国每年制造12万MBA毕业生,可谓多如牛毛。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收入差距甚大。不同的学校,教材和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教师不同,同学不同,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入学筛选的标准不同。大学的功能,往往不在于教育人,而在于筛选人。那些从名校毕业的人后来事业辉煌,往往不是因为学校教育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备成功的潜质,名校只是更善于发现人、聚集人而已。我也以同样的眼光看我这两位朋友:在被耶鲁和杜克的商学院选中时,他们在概率上已经奠定了辉煌的前途。 </P> <P>大学的功能,往往不在于教育人,而在于筛选人。那些从名校毕业的人后来事业辉煌,往往不是因为学校教育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备成功的潜质,名校只是更善于发现人、聚集人而已。</P>
<P>顶一下。</P> <P>筛选与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两环.较强的师资力量\较好的硬件设施以及强大的校友网络资源是名校对有潜质的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这些有潜质的人才进了名校学习,更有可能得到来自老师\同学以及来校讲座的其他优秀人士的启发,且名校的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小的作用.此外,名校的背景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对于毕业生的求职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P><P>呵呵,所以说,牛人进牛商院会更牛.</P> 恩,说得很好“它不是追求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要练就一身商场拼搏的本领,掌握一套便利同行沟通的语言。用制度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中国的MBA比起国外的简直是太差了,文化的差异就导致学习化的差异 对比才见中国的MBA水平低啊. <P>我读的是国内的mba呢,国外去不了!只好国内拉,总比不读强吧</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