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谈管理:学校的创业项目缺什么
飞鸿应一家高校邀请,去给他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当评委。项目共有70多个,先用一天时间进行了初评,选出30个项目进行最终的竞赛。而在此之前,学校自己已经在130多个项目筛选了一轮。
所有的项目都有指导老师参与。虽然大家都很努力,但感觉离真正的要成为可创业的项目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许多项目不适合创业公司。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不少会参考时下已有且运作比较成功的模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但实事是这些项目初期需要投入巨资,还要在铺设足够多的网点后才有赢利的可能性。初创企业很难有实力去这样烧钱。还有的创业项目去碰电商最难啃的生鲜冷链物流这块硬骨头。在这方面,目前已经在做的基本是B2B的模式,而且运送的是附加值比较高的商品。而学生的创业项目想做的是B2C,甚至提出要用冷链车长途运送蔬菜,而且还要一家家地送上门,会有巨大的成本。有一个服装类的创业项目,是要通过照片采集客户个人穿衣方面的信息,还提出每月为其推荐10款适合这个人的服装、鞋、包、饰品等。这后面需要相当巨大的大数据支撑。还要与商家沟通,让他们愿意开放数据接口。不仅产业链长还会有庞大的服务器投入及后期维护和运营成本。
二是创业项目缺乏最基本的市场调研。一个可行的项目,需要在创意提出后进行较为充分的市场调研。目前互联网十分发达,不少基础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同时他们的不少创业项目是基于本地的服务,也完全可以在当地通过走访相关行业获取信息。但从对学生的创业项目提问时发现,这些最基本的功课他们都没有做。比如有一个制陶的项目,学生在陈述时表示“当地人对这方面艺术品的购买欲望较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细问之下,却说不出这个结论缘何而来。还有一个做随身医疗APP的项目,可用手机实现就医挂号、身体有问题时可向医生咨询。同时表明这些服务的提供者不是人满为患的三甲医院而只是普通医院。但这些医院他们一家都没有跑过,医院是否会有这个需求或愿意提供这些服务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一些创业项目前后不合逻辑。
三是什么样的创业项目适合学校。飞鸿通过多年给不同的高校学生当创业项目评委,总结起来感到适合学生创业的项目应该把握几点。
首先是项目内容要聚焦。越单一越细分越好,不能贪大求全。例如项目要么是专攻恋爱交友市场,要么是针对旅游市场,不能期望着一个项目就可把两块市场通吃。
其次是消费群体要精准。例如项目要么是针对少儿的,要么是针对年轻人的。一个项目要想涵盖7至17岁的年龄段,让两类不同的群体都愿意使用其产品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同样的,一个项目既要顾及家长又要顾及孩子也是较难成功的。
再次是不要碰那些需要整合很多资源或者需要投入巨资才能运作起来的项目。时下中国最难整合的资源是涉及体制内的部门或企业,项目没有相当的品牌或实力,一般是搞不定的。而项目在才启动时,就必须要有大量资金投入且回报期很长的项目也是不适合初创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