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达方略2014 发表于 2015-3-19 10:34:17

国内企业制度决策滞后及配套组织缺乏风险

文/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 企业战略事业部

部分跨国经营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机制不活,管理不善,没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以完善而产生的制度决策滞后风险。迄今为止,中国尚缺乏一大批推动企业并能够协助企业成 功“走出去”的中介机构在信息、金融、保险、财务、税收、法律、担保、人才、知识产权 认定、国际商业情报、资信信息来源、项目风险评估等方面缺乏专业性的服务人才。

企业国际化的防范对策

从中国现在的对外投资政策来看,在防范跨国经营风险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审批程序繁琐、立法滞后、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缺乏协调、管理 政策存在漏洞等。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政府促进“两大体系”建设

首先创新政策促进体系。商务部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和实际困难,出台企业“走出去”的鼓励促进政策和规范标准,不断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简化程序,最大程度地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以登记备案制取代行政审批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大力培育提供全方位的专业配套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帮助企业克服对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其次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推进对外投资合作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为企业提供不同背景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市场调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商务部可以充分利用好各国政府间合作机制,拓展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加快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企业谋求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

二是企业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是企业跨国经营之根本。当今世界500强企业几乎无一不在技术诀窍、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差异化的优势。相对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与之相差甚远。据 统计,2007年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利润额、资产额、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利润水平分别占当年世界企业500强的12.68%、11.86%、7.78%、27.47%、27.58%。而目前中国企业集团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很薄弱,2007年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0.88%,远远低于世界500强3.1%-5.8%的平均水平,在研发费用比重和研发投入方面大大落后于世界级大企业。国际专利方面,除为集团已经成为球第四大拥有国际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集团之外,其他企业集团的国际专利较少。编制《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指导企业完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指导 有关保险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品种多样的保险服务。具体步骤如下:

1、培育跨国经营风险意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施全面风险防控策略的重点应注重放在企业“走出去”之前,放在事前的风险甄别、判断和预警上,也就是说,重点进行海外投资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例如,2003年,中国的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曾花2000万欧元收购德国支线飞机厂。此事曾喧嚣一时,终了还是梦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该公司严 重缺乏风险意识,过于想当然地以表面上的成本进行计算。实际上,德隆只看到2000万欧元的收购价不高,却没有通盘考虑被收购方的研发成本、债务、现金流等其他因素,结果导致收购后发生很大亏损。这是国内企业缺乏对跨国经营风险意识的一个简单例子。

2、实施跨国经营风险预警措施。基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构建企业跨国经营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时应有意识地加强收集信息、息甄别信息的功能,建立跨国经 营风险的风险预警系统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

3、设立跨国经营风险基金。中国海外项目投资保险由于起步太晚,存在品种少、费用高、条件苛责、保障范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相当缺乏分散海外投资风险的风险基金。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主要的执行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由于该公司的成立时间较晚,知道2003年才推出着呢对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险品种。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包括汇兑限制、征收、战争及政治暴乱、政府违约等。对此,政府应强化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评估与保障体系,鼓励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对海外并购的治国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力度,而企业则应积极主动地利用这种保障机制,从而加强跨国经营行为的风险保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企业制度决策滞后及配套组织缺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