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质量人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我两个月前的一个帖子,对面试不同企业的感悟.富士康和海尔的裁员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制造业从半手工阶段进入了自动化阶段。这个阶段我估计要持续十年,十年后,当中国的制造业进入自动化,中国质量人的出路在哪里?
这周面试了一家美资企业,一家德资企业,一家本土企业,明显能感觉到对人才需求的差异。
美资企业是一个寡头垄断行业的NO1,对人才的要求不需要技术背景,强调战略思维和逻辑,侧重点是资源整合能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这其实是系统化思维加上商业发展阶段的平衡。是整合了体系,方法和战略的项目管理。
德资企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制造业,6亿的产值员工总数不超过60人,典型的再工业化中的高效率企业。国内达到这个产值至少要700人吧。对质量人员的需求集中在实验室,数据精度,制程变异控制,支持研发和缺陷预防。要求有技术背景但不强制。对团队合作能力,灵活性和原则性要求高。
一家国内领先的民企,部分产品占世界一半的供应量,对人员的要求是同业经验丰富,可解决目前的工程技术难题,懂五大工具,会精益。能吃苦耐劳。
现在质量管理国内大多数侧重在产品本身,至于体系,预防,还处在应付客户的阶段真正能把体系,预防与生产结合起来的不多。
那家美资企业看中的是系统规划能力和精益,德资企业看中的是spc应用能力和客户需求把握与平衡能力。内资企业不说了,直接明说如果他们侧重行业经验,我不适合。也不想做经验分享。
两家外资企业的共同点是高度自动化,自动化实现的前提是高度的标准化,对于零件的精度要求更高,对于设计冗余,公差设计要求更精确,不一定是更高,但更合理。
控制的重点都在于变差的控制,那家德国企业可以做到varation承诺客户2%,内部控制0.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了4倍。同样对于原材料也要求高度标准化。
标准化和高一致性的产品会让现在正忙于检查产品,纠正生产线错误的质量人员存在的价值在哪里?高度一致的产品,过程, 让现在的Iqc Ipqc, oqc, 做什么?现在忙于应付客户抱怨的qe,忙于纠正产线错误的pqe,忙于审核被审核的sqe干什么?
提到标准化,不得不说到一个先烈张晓冬,他20多年前指出中国标准化的错误成了现在的致命问题,标准化不是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应该是基于量化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国内反过来了,为了标准化,把一些精确的适用于特定产品的产品参数,过程参数公差放大,适用与所有产品,这种标准化让人无语。
现在质量人需要做转型的准备,转型,我认为有两条路,
一条是专,专门技术化,这主要是为实现数据精度而进行的,方向是测量,实验,仪器,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基本上是实验室化的路线。或者重回数据分析,尤其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大数据系统提供的数据价值深度挖掘。
另一条路是博,走管理型复合人才。主要是实现资源组织的路,如和销售复合的客户质量管理,和供应链复合的供应商管理,和人事复合的stuff function,和技术复合的technical quality officer,和管理复合的IMS。
不管如何,这行职位都逐渐丧失现在的直接下属,将变成虚拟性组织,合作,组织,平衡,决策,风险评估取舍将成为核心能力,这完全不同于现在的质量警察角色。
面对这种变化,我准备好了吗? 不太了解
不知道什么情况 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过去了,质量人作为救火员的时代也将过去了。
面对时代的需求,技术和方法都可以学习,但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的前提,是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改变,高管的理念的改变。
质量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让企业在质量管理中产生效益。 呵呵,不必太悲观,质量人道路在中国还长着呢,就算在德国本土,产品质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的企业其质量管理仍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不过“骑兵兄”预测的蛮有道理的,目前急剧变革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其实职业面临挑战的又何止质量人。让我们尝试着从改变自身的思维模式开始吧。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4-9-2 21:59
呵呵,不必太悲观,质量人道路在中国还长着呢,就算在德国本土,产品质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的企业其质量管理仍 ...
多谢书虫兄。
只是一个感慨,感慨一个大时代的结束。
如果结合中国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竞底,那才是悲观。太多低技能的人在,人灾了。从富士康12跳,到格力罢工,中荣爆炸,甚至海尔小微化,无不显示了竞底优势的恶果。质量人的两极分化将是一个趋势。
欢迎你点评我的观点。
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是很理解为啥要分1、2,1+2不是更好?而2必须是最终选择,明显影响力会更大。 你们都是做纯质量的,像我这种研发质量管理,研发又不太懂懂,出路在哪里啊:'( 自动化生产对质量人的影响就是:原来的生产,质量,设备维护和工艺过程人员整合到精益运营系统中,单纯的角色在渐变!独立的生产,或者单纯的质量人员已经渐渐不适应未来的生产运营体系。个人体会就是质量的人要积累运营成本,效率,工艺甚至设备维护的经验。将来的工厂管理人员必定是多能的管理人员,不需要所谓的质量经理,设备经理还有工艺经理。 现在我都很迷惑,质量究竟怎么样才算是做好 了,小公司,一切都是以生产销售为重点,质量只是辅助,不受重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