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通过参加生涯规划的训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TABLE border=0 class=tf width="98%"><TR>
<TD height=30><FONT size=+0><B>[原创]生活中最大的困惑及其原因</B></FONT></TD></TR>
<TR>
<TD class=bw><FONT size=+0><B></B>这是一个日新月异、急速变化的全球化世界。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危机的世界。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世界。
这是一个信仰迷失、价值多元的时代。
这是一个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却又厌学情绪泛滥的时代。
这是一个时刻可以充分享受感官快乐却又时刻体验着郁闷无聊的时代
……
我们穷于应付各种要求和压力,我们疲于奔命。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外患”和“内忧”的时代里。
你有工作,但这并非万无一失的永久保险。
你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谁能保证你无所不知呢?
你有快乐和睦的家庭,但他们只能给你最有力的支持,却不知你干的究竟是什么。
你拥有过人的天资、名牌的学位,令人羡慕的职位和收入,但是,你还象当年那样充满斗志和激情吗?
你已经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物质财富,但是你感受到幸福和心灵的愉悦富足吗?
你是一名令人羡慕的名牌学校的学生,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仰慕,正在象牙塔里尽情地挥洒着青春的时光。可是你郁闷吗?你的心理健康吗?你能一直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吗?
凡此种种现象的描述使个人的事业之路看起来曲折难行,成功幸福的生活似乎难以企及。
然而,生命的确过于短暂,我们实在不愿在郁闷、迷惘、空虚、无聊和失败中生活。
当今时代,人人都想成功,现实生活中却很多人不成功,为什么?
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休闲生活以及思想、言论、行动的自由程度,都是20年前难以想象的。然而,我们却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想要一种你向往的生活。
然而,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因为我们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因为我们的成长(生理成长、心理成长、精神成长)有缺陷
成长的缺陷源自教育的缺陷——我们必须承认,伴随着四百多年来科学的发展,近、现代教育充分发挥了它在“识字”、“识事”等方面的教学功能,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绵延了几千年之久的、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极为重要的“识自”(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经营自我)的教育却并没有被纳入整个现代教育结构中。
怎么办?
《国际歌》里唱到,“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一旦我们进入工作世界,上司和同事只关心你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基本上无人关心你内心的幸福和心灵的成长。也极少有人拥有这样的能力。
一旦我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出了问题,专业人士虽然能给你一定的帮助,但“心病还需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旦我们失业,根本不要指望公司或政府来照顾我们。
一旦我们失败,能否最终东山再起,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今天的世界使人不得不学会认识自我,不得不调整和发展自我,不得不学会经营自我,不得不学会经营生命。
如果你够聪明,你将预见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在未来发生变化,然后,你能制定战略,使自己把握住变化的方向,使之转化为机会,从而大大施展你的才华。
你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因此,学会如何“认识你自己”、学会如何“经营自我”、学会如何经营自己的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灵魂,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座右铭以及每个人的人生实践,因为:
人生的成功与否,在现代社会中,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创造性运用的程度;
而人生的幸福、圆满与否,则在一切历史中都完全取决于人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和经营自我的程度!
<IMG src="http://hrpsycn.t9.comsz.com/images/icon/em2.gif"> <IMG src="http://hrpsycn.t9.comsz.com/images/icon/em2.gif"> <IMG src="http://hrpsycn.t9.comsz.com/images/icon/em4.gif">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5年04月14日 18时47分19秒 编辑过]</FONT></DIV></FONT></TD></TR></TABLE><IMG src="http://hrpsycn.t9.comsz.com/skin/skin_1/forum/signature.gif">
<TABLE border=0 class=tf width="96%">
<TR>
<TD class=bw><FONT size=+0>温卫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心理学副教授。1998—199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访问学者。
“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心理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及工作领域:应用心理学专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心理健康方向
工作模式: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培训、咨询服务、项目合作一体化
wenlinsan111@163.com
</FONT></TD></TR></TABLE> 找自已感兴趣事做的吧!!! 如果仅是肤浅的兴趣的话,很可能会让自己继续陷入恶性循环的。 <P>冬天洗冷水澡!~~~~~夏天洗桑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