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位清华MBA的失败创业心得
<P>转贴:一位清华MBA的失败创业心得</P><P>
去年五月始,我与三个伙伴创立了一家小顾问公司,一年半时间里勤劳经营,人员分分合合,
业绩上上下下,到目前为止赔了不少钱,而且不知往哪里去。从血泪家史中,与同学们分享一
些心得。<我宁可称其为心得,而不是教训,因为痛苦实在是一种 养分。>
1、 MBA可能是一种障碍。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可能是几世纪的误导。知识不是力量,如同汽油不是动力
。能否产生力量,关键看你是什么人,开的是什么车。在这方面,知识远不如权力甚
至美貌来得更为直接。糟糕的是,过多、过早的理论学习会成为一种本能天性的障碍
,而潺弱的天性无法驾驭庞大的知识。就好比刚过了儿童期,便只会戴着有色眼镜看
世界一样。
以我本人的经历为明证:公司开业之初曾考虑过“客户开发模式”,后来决定在写字
楼、车辆、CI等方面进行投资包装,树立专业公司的形象,同时雇佣十余名销售人员
进行“扫楼”,直接进入中高端市场。<合伙人当中有两位具备多年的客户资源>。一
年半之后,我们意识到了当初的决策有问题,或者说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隐患未及时
调整。再深入剖析,发现我们似乎违背了商人“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以及缺乏对
市场反应的敏锐嗅觉,不能应时而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总之面对问题时,我们
<至少我>倾向于用别人教给我们的理论框架分析问题,分析得越透澈越放心,结果可
能离本象越远。
我现在相信,任何伟大的决策不会是分析调研的结果。调研再充分,最后的一刹那还
是靠直觉。就好比1945年阴霾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决定是否登陆,或者李建军描述的
孟良固<?>之战一样<真是一篇好文章>。
让我担心的是,长年精于企管理论学习的我们,是否正逐步被戴上一幅眼镜,而逐步
放弃自己的商业本能,或喜欢总结理论,在抽象为理论的过程中忽略了事实的全貌。
理论学家和实践学家本来就是两路人,我们读很多企业家的自传像韦尔奇,他们的概
括逻辑能力都偏弱,不是吗?
2、 学做一个农民。
几年前的我,对农民企业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现在倒觉得,在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
的萌芽阶段,先富起来的很可能是农民 。有点夸张,不过至少农民种庄稼,懂得一
份耕耘一份收获,办企业非常务实,少些浮躁,心态懂得知足,耐力比较持久。而我
们这些城里的“精英人士”呢?看看我们每天接触的那些传媒时尚,口口相传的故事
,宣扬的英雄传奇,不是一夜入主董事会身价八亿的杨澜,就是因与金正日私人关系
良好成为新一州创办人的**,或者是那些比我们还小十岁的模特明星。
没错,这些东西影响了我。当我去年创办公司时,曾预想通过两、三年的经营走上壮
大与致富。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时间表要大大延长,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我没有准
备。我知道了,靠借贷、吸引投资、特殊的政府关系发家会很快,但只有少数人能够
那样,不是我们,我们多数人只能像农民这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甚至要先学会
,只耕耘,不收获。
所以我在向农民学习,学习他们的老实、踏实、务实,无论将来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
。农民播种时要深耕细作,搞经营也一样。想想以前在企业做marketing的时候,方
案虽然漂亮,但是否真的有效?至少我没有做过销售,去一线品尝一下建立关系的艰
难,也就不能形成对客户真实的体验,再漂亮的方案恐怕也经不起推敲。这样个人发
展会十分受限。我现在相信“实践出真知”。一个理财投资专家,假如他自己从未抄
股,家庭帐目亦不十分清楚,那千万别相信他;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假如他不能妥善
处理自己与家人同事的关系,他的书也不要买。<可惜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专家、作家
、学家太多了>。如果我现在回到企业去做营销,我会认真地补上销售这一课,至少
要大大加强与客户的直接接触;如果我去做人力资源,我会把许多时间花在与人的交
流上,真正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如果我去做企业战略……如果我不能对企业的内在
情况、市场情况与竞争对手有直观体验,我还是不要做的好。
我在向农民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忧患意识。从我出生到从清华毕业,我其实没遇到过
生存的危机,没有品尝过从不被人尊重的逆境中崛起,甚至在高考时都没有“拼命过
”,孤注一掷地全心投入。而这种从底层环 锻炼造就的内驱力非常重要。因此上帝
非常公正,他给了挣扎于底层的人一种自发向上求生拼搏的意志,同时也给了那些背
景优越的人太多的退路,让他们在退路中糜烂了自己的潜力。想来当年轰轰烈烈的上
山下乡运动,可能也缘于毛主席对此的高瞻远瞩吧。
3、 走出阳春白雪的陷阱
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工作没有高低之分。不幸的是,在我创业的时候,我对此的认识
很局限,认为自己的方向必然是搞些咨询或新产品开发等。我从来没有想尝试与人合
伙开一家汽车修理厂或家政服务公司等。当然理由很充分,前者才能发挥我在理论方
面的优势与经验。
其实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经营都不容易,但一定有钱可赚<否则它为什么会存在
?>。所以,一家IT软件公司未必比一家餐馆高雅,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必比一家
生产打火机的厂家**,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合伙人未必比一家
经营洗脚桑拿的老板更有前途。
相反,正是大批良好背景智商较高的人都去阳春白雪了,所有在那些下里巴人的行业
里竞争会少一些,管理的优势可能会凸显一些。举两位成功人士为证:我在新华社的
前任领导现在在深圳跟人合伙做牙刷,做了很多品牌牙膏的OEM<附赠牙刷>,据说还
开发了许多采用新材料、造型新颖的产品;一位以前学美术的朋友在通州开了一家汽
修厂,做得不错又买了二十亩地。
以前没有经营“下里巴人”的另一个理论支持是:这些行业接触的人档次太低,无法
对话。而现在对此的感受也今非昔比。干任何行业,你都需要面对并征服一些与你生
活背景不同的群体。如果我选择干餐饮,我会面对众多从农村招工的姑娘小伙,培训
他们的确不易;但是我选择了干房地产策划,却要面对一群号称北京最油的“油条子
”们聚集的开发商,适应这些人的交际方式向他们要钱又谈何容易!正是都不容易,
方显英雄本色。我的那位曾是画家的汽修厂老板,现在可以轻松在外面应付客户而不
需内部管理,一度他的厂子出现危机却有几名铁杆员工坚持要留下来陪他;而我们公
司呢,公司一倒,员工早已准备好下家,临走前还不记追索欠下的佣金。与他相比我
们是失败的。差别在于能力、涵养、待人、留人。无论这件事业是雅是俗,是曲是难
,是苦是累,都没有干不好的事业,只有干不好事业的人。而且这种做人、待人再做
事的能力需要从基层培养。好比曾庆红,四十多岁以前还处于最基层的单位与工人打
交道,但现在运筹大局摆平关系的能力十分出众;而一些从小在深宅大院出来的“太
子党”能扶起来的反而有限。
4.加入创业的队伍
说一年半的血泪家史太夸张了,我所遭遇的这一些经历对于很多经商多年的人来说根
本算不上什么。虽然这段经历是失败的,让我痛苦过,但我还是要感激它,它让我从
童话的二十七年中猛醒了一下,我抛弃了那幅眼镜,过得更真实。无论下一步如何选
择,这段经历都很有营养。在此也特别想鼓励那些骨子里埋藏着创业冲动的同学,去
试试吧,打一辈子工可能会让你在两鬓斑白的一天抑制不住的后悔。
如果我们再理智地算一笔帐,会发现打工风险也很高。我们以十年为期。假如我们确
定十年后,只有10%的小企业会生存并壮大下来,作为股东的你自然会拥有较一般人
高得多的收益;如果你选择了在一家大企业集团打工,十年后你有多大可能达到top
management并获取相当的收益?能上去的人比例也非常低。自己创业每天身先士卒
,废寝忘食,但打工也一样劳心劳力,压力丛生,除非你很知足一个较低的title和
offer。小企业会倒闭,大企业会裁员,裁员可能还在其次(相信同学们都有抗裁员
的硬功夫),关键是当你四十多岁以后,如果你未能升到理想的高管位置,结果会怎
样?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还短,在外企和民企中尚未有应付员工老龄化的经验。不过不
可想象这些公司会养着一大批四五十岁的高工资的员工甚至中层。中国最大的一个竞
争优势便是人力资本便宜,二十岁的年轻毕业生大批供应前赴后继,这一点与国外不
同。我相信再过十年,新闻媒体最热衷的话题之一便是外企民企中高资历大龄员工的
“下岗分流”问题。
打工是职业生涯中最容易选择的一种。但一般来说最容易的往往也最危险。多数人<
包括我>喜欢知难而退,避重就轻,最后一步步把自己送入危险的绝境。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骨子里有创业的冲动,趁年轻,试一下吧!毕竟我们班七
十多个同学时里,创业的只有三个,比例不高。
照“移民打分法”,我也设计了一个创业打分表,可以自检一下。供大家一乐。
有利创业的加分条件:
(1) 无论做什么,总能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干好。+20分
(2) 做工作时容易从中发现一些兴趣。+10分
(3) 大多数时不对工资或其他方面抱怨,满足于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10分
(4) 对不同性格的人有较强的包容度。+15分
(5) 曾独立把一件别人看似不可能或难办的事(无论多小)办成办好。+15分
(6) 认真考虑过如何与一些不好相处的领导或同事如何相处,并付诸实施。+15分
(7) 长年如一日的侍奉过一名老人。+10分
(8) 拥有一批真心喜欢你敬佩你的朋友。+15分
(9) 曾诚心诚意地向别人道过歉。+5分
(10) 不太受媒体的影响,比如一些流行的观点等。+10分
不利创业的减分条件:
(1) 在一个岗位干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觉得这个工作不值得干不去。-
20分
(2) 对同事间分配的不平很愤怒,极大挫伤了工作情绪。-15分
(3) 老板不把工资提到相应的幅度,就缺乏工作动力。-10分
(4) 喜欢时尚,热衷名牌,动心于广告的魅力并成为它的牺牲者。-10分
(5) 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夫妻的一些缺点老是看着刺眼,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总会吵架。-10分
(6) 对自己的孩子、侄子等缺乏耐心。-5分
(7) 对流行的“对自己好一点”、“率性而为”等观点非常认同。-10分
(8) 从没有某种长期的、比较鲜明的爱好。-10分
上述表格是随意编的,不必当真。不过我倒相信大家分数都不会低。不是因为我们学
习了MBA课程,而是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从千军万马中冲刺独木桥的成功经历,因为
我们共同的不轻易服输的自尊。
5.从今天开始,认真修练
我不是个对创业的鼓吹者,对没有创业行为或创业冲动的人,我十分尊敬,并相信做
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十分不易,连我自己也考虑是否应回到打工生涯。但我想,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岗位,我们都应在人际关系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甚至是比专业技能
还要大的功夫。还记得王雪莉讲过的“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率的管理者”之间的
不同吗?那真是千真万确。记得小时候听评书“三国”,我始终不能理解为何刘备才
具平平,却能坐拥为王,文如孔明武如赵云都能为他卖命,难道只因为他姓刘吗?现
在想来其实刘备最难,他的那种征服各种人的能力也最珍贵,因此市值最高。既然作
为MBA我们学了管理,我们首先就应在对人的研究上下工夫。
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争取多认识一个人(不管他看起来与我们多么不同),
琢磨他,努力与他交朋友,并不期望从他身上有任何回报而只出于对人的兴趣,那么
到我们四十岁时,我们的大脑里就会存储一千个活生生的人的模板库,他们的性格、
嗜好、遗传特点、背景、职业、观点、心理特征、优弱点都栩栩如生,而你也能大致
了解与各类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学会了做人,那么你做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都能胜任
。
以上是我对创业经历的真心告白,肯定有偏激之处,但绝无说教之嫌,感谢你看完全
篇。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实践做人的修练,风雨兼程,一路共勉。 (转)
</P> 该文我去年就曾看过,今天在某处又看到,还是觉得不错,供未阅的朋友 <P>写得很好值得看</P> <P>创业还是从小本一步一步来比较稳健。有些过程是必须要走的。</P> 创业艰难百战多!!!!!!!!!! <P>很有启发啊!不错不错</P><P>原作者现在怎么样?</P> 只管吃蛋就行,何必关心生它的老母鸡(钱老师云) 是啊,人际关系真是一份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啊!! <P>创业不能因为你是有知识的但没成功就去断然去否认知识的价值,却遮掩了背后的真实原因。</P><P>创业不仅要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同样重要的还有相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后者,前面的再多也只是0。</P> 大家一起来创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