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dian 发表于 2012-1-4 10:16:11

关于人际关系的感想


关于人际学有许多前辈已将其高见转化为铅字印在纸张上发行于世,然它终究还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是因为研究它所依靠的载体是人类----而人类是经过自然界不断选择、淘汰后的最终集成者,人类起源于灵长类,却又不断快速的超越着前一代,组成人体的4万个基因包含了30亿个碱基对,它们经过排列将产生无数个新的组合,这正是为什么人类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卵双生者亦有所不同,因为载体本身就如此复杂多变,人际学也无可厚非的成为众说纷芸的一门高深学科。
物有起源,事有本末,人际学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在讲述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观摩一张嘴”、“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可以兴邦,一语可以亡国”….诸如此类的谚语,更加深刻的反映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人类由落后、野蛮进入到发达、文明的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进步,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而人类之间却越来越自私、冷漠,同人际关系成为制约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社会越进步,越是突显出它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人发生互动,但结果的好坏却有天壤之别,为了提高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曾认真拜读过此类书籍,以及一些不成文的规则,经过消化、分析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具体为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沟通;
2、沟通的效果在于口才的好坏;
3、口才的好坏体现在知已知彼、对症下药上;
4、知已知彼、对症下药的前提是善于倾听;以上4点,经过逆向反推,则成为是否搞定人际关系的几个重要步骤。
倾听别人讲话,是了为辨别讲话者所要表壳的真实意图,在你不了解对方、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都搞不清的状况下,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必然引起讲话者的反感,更严重些讲话专利申请人为你与他的认知水平不在同一阶层,自然会在心里将你从可交之人或朋友名单中删除,以后再想把关系拉近,难之又难,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就是在说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做好了,下一步就是锻炼口才了。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自己后天的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讲家肖楚女,更是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肖楚女在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教书时,除了认真备课外,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
,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1926年,他年方30就在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他的演讲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而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口吃、说话气短、而且爱耸肩,这大概是最不适合学演讲的了,所以他初学演讲时曾被听众轰下台,但他毫不气馁,为了练发音,他嘴含石子练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诗,甚至悬起两把剑来改正自己爱耸肩的毛病,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讲家、雄辩家。当然说这些事例,并不是说要每俱都必须成为演讲家,而是为了说明每个人的口才都可以经过后天的锻炼而得到改善,提供最有力的证明,毕竟在沟通中,不仅仅只是讲与听,有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还需与他人争辩、进一步说服对方,此时说的话能否被他人所接受,则取决于说话者的口才好坏了。
沟通则是把一个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沟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并且在沟通过程中应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真诚的态度、渠道的闭塞等缺点,促成良好的沟通,那么无论任何事情都将畅行无阻。
生活总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而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平时除了要多听、多借鉴他人的经验外,还要将这些灵活运用,见招拆招,不至于生搬硬套,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艺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人际关系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