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要过“五关”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该如何做大,如何才能成为百年企业。笔者认为,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过好“五道关”。<P> <b>第一关:产权关
</b>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可能就是产权问题了。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有一个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或者新的核心资源,要把企业做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雇佣更多的人,由这些人帮助你来扩展市场,推销你的产品,生产你的产品,开发进一步新的技术。但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也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就是在雇佣这些经理之后,必须让这些经理有渠道获得你所掌握的关键技术、关键资源。至少让他们应该知道怎么能够实施你所设想的计划。但是,一旦这些人获得这些资源、技术以后,他们有一种积极性,就是从你那儿走开,背叛你,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自己来开业。如果你不能控制这个问题,你的企业可能永远像一只老母鸡,它在不断的生蛋,但是自己在慢慢萎缩。
上述这种情况就涉及到了一个产权保护的问题。但是产权的保护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一方面依赖于国家的法律制度。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能够实施有效的产权保护,从而使背叛的人很难获得你所拥有的技术,这样他背叛的积极性就会变得更低。欧洲15个国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企业规模的大小,与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特别是产权保护制度是密切相关的。简单地说,越是有效地保护产权的国家,企业的规模就会变得越大。另一方面就要靠企业内部的激励制度。怎么能够使得雇员在你手下干,比他背叛你自己拉出去,跟你竞争更有效?这就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产权激励就是要使得每个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有与其职位相匹配的赌注,使得他背叛你、自己干的机会成本会很大。
由于我国非常缺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资本家不信任这些职业经理,这就使我国许多的民营企业仍然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发展壮大是很难的。如何保护好产权,规避职业经理体制中的用人风险,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要过的一道关。
<b>第二关:资金关 </b>
融资难仍然是困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解决。但在新经济的形势下,自我滚动式的发展模式很难满足企业的扩张需要。如何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成为中小民营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仍然很难从银行信贷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由于资信较差并且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银行对其放贷依然十分谨慎。另外,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很困难。尽管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民营背景的公司能够上市融资。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企业现状根本不具备上主板的条件,而创业板的推出仍然遥遥无期,上创业板融资可望而不可及。
民营中小企业要想提高发展速度,就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这就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可以将目光转向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顺利突破发展道路上的“资金关”。
<b>第三关:战略关 </b>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只重视策划,而不重视战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大多拥有智慧而缺乏西方企业家的严谨。
中国企业家的智慧表现在能够利用极少的资源、极巧妙的手段做出让常人无法想象的大事来。例如,三株能够靠一个据说从梦中得到的配方在三四年间红遍大江南北,创造87亿元人民币的年营业收入;科利华利用五六千万人民币的先期投入在疯狂销售一本书的同时,使自己的潜在股值成倍地攀升。
西方企业家的严谨表现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例如,法国的烧酒乖乖地在有自己目标消费者才能看到的、发行量极低的杂志上做广告,一步一步地由大城市到小城市铺设网点。不知不觉中,中国已成了法国之外法国名酒的最大市场。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信奉“策划”。策划家们让人们相信,我们生在一个策划时代,你不策划人家,就要被人家策划。靠着智慧和策划,无数的企业赢得了一时的胜利和辉煌。但过些年后再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当年占据媒体每一个角落的英雄企业已所剩无几。
西方的企业家则相信“战略”及其严格的实施方能带来成功。对市场的容量要仔细度量;对竞争对手要严格分析,对产品要严格定位;对自己的资源要严格地规划,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要严格地论证。通常,这类公司用于管理咨询的费用,三分之一是花在战略咨询上。
我们的经理人可以认真地问一下自己的企业是不是有一个核心的、系统的、可以操作的战略。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认为自己有,但实际上却是没有。没有战略的企业是很难长久的,民营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重视战略。
<b>第四关:速度关 </b>
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企业的发展速度并非越快越好。中国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因为盲目地扩张,盲目的多元化而走向失败。
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然而,每个企业恰恰受制于一连串的有限:主要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知识、经验和所接受的信息有限;企业的资金、人才和社会关系网络有限,这二者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许多企业正是带着这一系列尚未解决的矛盾进入新的行业,在没有掌握应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前提下盲目决策;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准备的前提下盲目上马;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条件下盲目委任;在自己的监督和控制能力之外盲目扩张。其实,中国的市场很大,哪怕是生产一个螺丝钉,只要市场份额占到一定程度,照样可以发大财。
但许多民营企业家正是被“大而全”的模式所吸引,被“世界500强”的光辉字眼所诱惑。盲目地扩张,导致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脚踏实地地做下去,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关。
<b>第五关:文化关 </b>
对于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老板来说,企业文化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话题。但从某种意义而言,企业文化虽然并不直接解决企业赚不赚钱的问题,却可以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民营企业更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人的潜力发挥至极,使追求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企业文化要靠制度来体现和烘托,靠氛围来影响,靠细节来体现,这是建立在制度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可以仿制,管理模式可以引进,形象包装和品牌建设可以交给专业公司打理,惟有企业文化,只能产生于企业内部,需要踏踏实实地积累和创建。
总之,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练好内功,勇于迎接挑战,世界五百强的名单上出现中国民营企业的名字,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