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医药管理评论:新版GMP让药企“情何以堪”
在整个医药行业,最近炒得轰轰烈烈的莫过于新版GMP的颁布。新版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于今年3月1日施行,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一致。“提高质量管理要求,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孙咸泽谈到新修订的药品GMP如是说。那么在新起点,新理念,新高度的新版GMP面前,我们的制药企业会遭遇什么?又会走向何方呢?首先,新版GMP提高了对药企部分硬件的要求,例如调整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增加了对设施设备的要求等等。这样一来,相关企业要想通过认证,就必须增加投入不菲的成本来添加或改进生产设备。因此这一部分的要求,无疑是药监局对制药企业的施压。从另一方面看,制药企业是通过把药品卖出去而盈利的,据统计,目前70%—80%的药品是通过公立医院销售到患者手中的,因此公立医院是药企的主要客户。而现行的公立医院药品招标政策导向是低价原则,药企只有尽可能的降低价格才使药品通过主流通道销售出去,这也导致医药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转变为价格之战。整体看来,药企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公立医院的价格导向,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都在残酷打压药企的盈利。而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公立医院这个产业链中,药品生产企业只能获得药品利润的10%—20%,药品流通公司可获得约20%,剩下的超过60%归公立医院。药企略显微薄的利润似乎很难有压缩的空间了,因此这样的认证规则,无疑是给占全国药企70%的中小企业当头一棒,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收购、重组、倒闭…… 其次,是对药企“软实力”的要求。如强化人员管理和培训,要求企业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细化操作规程和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要求等。以上对企业成本投入的要求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美好的愿景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称。这些所谓的药企“软实力”,它绝不是来源于标准规则的建立,而是生产的发展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中国药企GMP认证之路走了不过十来年,多数药企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这只是一个入行的关卡,只要通过了,企业就可以按自己的管理独立运营了。而认证GMP根本目的是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培训中心专家吴军指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效率和质量的竞争,企业通过GMP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质量,当这些目标能够实现时,新版GMP作为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认识上的欠缺是新版GMP实施下去的一大阻力。新版GMP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而言非常高,除了直接提高了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还有不少对人员潜在的能力上的期待,而我们现有的人力资源水平显然难以消化这个超级管理学火锅了。缺乏行业基本人力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规范,到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吧。 因此,如果说新版GMP是一件华丽的龙袍,那么我们现阶段的药企们穿着合身么?我认为,这些所谓的药企“软实力”,它绝不是来源于标准规则的建立,而是生产的发展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因此,咱们的药监局迫切希望医药企业能迅速成长没错,但我们不能忘了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此这般是不是在重蹈覆辙呢?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新版GMP对药企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是的药企的巨大的考验,孰存孰亡,暂时还难见分晓。当然,这也是对规则本身的一次考验,倘若考验没通过,那么更新版的GMP也就不远了吧。【本文为成都明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