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6-24 18:20:16

[讨论]给佛学版家人的建议

<P>以下内容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P>
<P>我知道栖息谷是比较久的事情,但真正登陆并参与这里,是因为佛学版的开通,而且开通的时间和我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变化点的时间不谋而合!我对2个点的碰撞能够延伸多少的空间和时间带着美好的期待!</P>
<P>我从来没有期待过这里能给我多少关于佛学的知识。因为我觉得我个人不是太多的需要这些文字知识;曾经经历的各种事件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只属于我自己!</P>
<P>但我一直期待这里能成为自由精神碰撞的场地,一个能让每一个人不再感到孤独的角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样的痛苦煎熬和问题,共同来寻找合适的方法,共同关注自我和身边的人以及整个世界-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和爱,难道不是吗?</P>
<P>所以,我觉得这里多一些个人对来源于生活经历本身的体悟会更加好,再多一些具体的方法!</P>
<P>今天看到某朋友在这里说出自己很难受,很不快乐的状态,并希望找到方法来解决!我很震动--任何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呀!我们都需要帮助的呀!</P>
<P>对于他,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P>
<P>佛,佛法,佛教,我喜欢用佛性这个词,感觉很亲切-智慧+人性,有种可以完全融化在自我身体和精神里面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佛性才离我们不远的,我们已经认知到爱,讲了那么多的知识和道理,是不是该进一步深入到行动里面去呢?</P>
<P>建议1:佛学版的热心参与者是不是可以切实地提供一些具有疗效性的方法,而少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我唯一看过的禅书:来自一行禅师,讲述如何进行生命的转化和疗效,里面提到如何呼吸,比如唱诗歌结合呼吸的节奏,我自己就尝试,非常有效!(我会陆续写在这里给大家参考修炼)</P>
<P>建议2:如果可能的话,这里的家人也可以聚会啊!说不定还可以一起实际地修行,比如一起练习呼吸,呵呵!</P>
<P>是不是请大家也提提建议......</P>

zhms 发表于 2004-6-25 08:34:10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5 13:04:36编辑过]

四禅天 发表于 2004-6-29 11:47:58

<P>栖息谷应该是一个分享和提高的天地,包括佛学版。</P>
<P>晚上正看书,脚无意一抬,灯蓦地灭了。我蹲下来,摸着插头,试着插入插座,左插右插,总也插不进。摸一摸插座的位置,又插,还是插不进。足足两分钟过去了,我只好失望地站起身,到外屋找来手电筒。手电光一照,好了,一切都解决了。</P>
<P>有句话说的是“人在事中迷,需要有人提”,生活中人人免不了有困惑、迷茫、孤寂的时候,这时你就需要借助别人智慧的点拨了。</P>
<P>事实上,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也不太顺畅,有时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思维定势限制了我们的思维灵性,禁锢了我们智慧火花的闪烁,束缚了行动步履。可说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P>
<P>分享需要大家的热情,分享应该是美好和善良的,这样才会有社会意义。</P>
<P>很多社会学家一直在追溯社会的发展根本根源,个体的随意性造成社会发展的不规则性,不过每个时代都存在主旋律,不小心我们存在于这个年代,这个年代的人是很会造势的一批人,或者说,这个年代的人逢上了为他们造势的好时代。</P>
<P>一批人注定付出代价,一批人注定是这个代价的受益人,这是历史的选择。</P>
<P>我们受益于前人,我们也为后人在付出代价,这应该是宿命。</P>
<P>用狄更斯的话作为这片小帖的结尾:</P>
<P>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我们也要下地狱了。</P>
<P>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已经回不去了。</P>
<P>
四禅天</P>
<P>2004/6/29</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9 11:48:59编辑过]

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6-30 15:22:29

<P></P>

ruddle 发表于 2004-7-18 23:11:01

<H1>四禅天——这个名字厉害</H1><P>人所居者为——欲界</P><P>上一个层次就是——色界</P><P>再上一个层次就是——无色界</P><P>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二、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三、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四、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 </P>

lisun365 发表于 2004-8-1 01:03:00

不错,好的建设。支持。阿弥陀佛。

ristef 发表于 2004-8-5 13:17:42

<P>-------------------------------可以考虑!------------------------------------</P><P>有些时候,现实的“科学”解决不了一些问题,而佛学却可以。</P><P>佛学的真谛在于心通,感悟,放下!</P>

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8-5 13:40:5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istef</I>在2004-8-5 13:17:42的发言:</B>

<P>-------------------------------可以考虑!------------------------------------</P>
<P>有些时候,现实的“科学”解决不了一些问题,<FONT color=#ee3d11><b>而佛学却可以</b></FONT>。</P>
<P>佛学的真谛在于心通,感悟,放下!</P></DIV>
<P>?????</P>

Euphemia26 发表于 2004-8-19 17:26:12

<P>一沙一界,一尘一劫!</P><P>心里有才是真正的拥有,心里没有,什么都不会再来烦扰。</P><P>生命的感悟,不只在佛教。</P>

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8-25 13:01: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uphemia26</I>在2004-8-19 17:26:12的发言:</B>

<P>一沙一界,一尘一劫!</P>
<P>心里有才是真正的拥有,心里没有,什么都不会再来烦扰。</P>
<P>生命的感悟,不只在佛教。</P></DIV>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给佛学版家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