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oziqian 发表于 2004-6-2 23:03:15

白话百喻经故事

<P>白话百喻经故事</P>
<P>
    ....当代大文豪鲁迅,曾於一九一四年九月,捐资银六十元给南京金陵刻处
印送『百喻经』。这部经是以寓言方式,宣扬佛教教理的一部故事体的读物,可
见其在文学上有很大的价值..........。</P>
<P>※....卷首语....※</P>
<P>....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的一个鹊封竹园里集会,座中有诸大比丘,
诸大菩萨,以及天龙人部等。在这个盛会中,还有从别处来的异学梵志五百人,
他们都一心想听佛法,对佛有所询问,当佛出来坐定後,他们便从座上站起来说∶
『我们听说佛法非常宏大和深远,所以特来请教。』佛就叫他们提出问题,一一
加以回答,於是那五百梵志,都得到了心领意会,明白佛法的真义。就在佛座下
五体投地受了五戒。接著,当他们重新坐回座位以後,佛就对他们说∶『你们要
好好听,我现在给你们说各种譬喻。』</P>
<P>....『百喻经』就是这样的缘起,以下就是正文...........</P>
<P>注【梵志】①志求生於梵天的人②在家的婆罗门③指一切外道出家人</P>
<P>
※....笨人吃盐....※</P>
<P>....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里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
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味道就觉得很好了。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
好是从盐中得来,不多的就已这样好吃,那麽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
这样想了以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
就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P>
<P>....这故事比喻∶修行人适当地节量饮食,少欲知足,是对於身体和修行都有好
处的;但一般外道宣传,矫枉过正,索性提唱不进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
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困饿而死,对修行却一点儿没有益处,
这是错误的。那种作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P>
<P>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P>
<P>....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以後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
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
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
它放在午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
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
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後,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
客人们嗜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
们讥笑了一顿。</P>
<P>....这故事比喻∶修布施的人,想等待到钱多时再来救济穷困的人是错误的,应
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的愚人一样吗?</P>
<P>
※....梨子打破头....※</P>
<P>....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上没有头发,就把一
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皮都打破,而且流出血来。
可是这个呆子默默的忍受著,不抵抗,也不避开。这时有另一个人看到,心里很
是不忍,就对呆子说∶『你为什麽只是站著挨打?如果不敢回手,也应该避开才
是。看你满头是血,不怕痛吗?』呆子回答说∶『唉!这种人愚痴横蛮到这样地
步,真太不讲理了。他以为我头上没有头发,当作一块石头,好像可以随便用梨
子来打的,不知道这是我的头呢。终於打出血来了。你看,唉!这种毫无知识的
人,我对他是没有办法的。』另一个人听了,很是生气,就青骂呆子说∶『你真
是笨得可怜,难道别人打你,你只是站著不动,弄得头破血流,倒不痴吗?』</P>
<P>....这故事比喻∶有些学佛人不能真实守戒、习定、学慧,只是外表威仪,以获
得人家的称赞,结果自己受苦,就和那个挨打的呆子同样的愚痴。</P>
<P>
※....装死骗夫的妇人...※</P>
<P>....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他对妻子十分恩爱,可是他的妻子却并
不爱他,因为她另外有了情人,她常想抛弃丈夫,去嫁给她所喜欢的男人,於是
这个妇人,就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婆婆,秘密对她说∶『我走了以
後,请您去弄一个女尸放在我家里,我丈夫回来,您就对他说,我已经死了。』
那老婆婆果然去弄了一个女尸放在她家里。後来她丈夫回来了,果然相信了不疑,
很是悲痛,还在尸旁哭了好久,然後把这女尸火葬,把骨灰盛在一个袋子里,并
且日日夜夜随身带著,以纪念他们过去的爱情。至於那个妇人,当时就和她的情
人结了婚,但是日子久了,又觉得这个男子讨厌,脑袋又想起原来的丈夫,就跑
回来,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现在回来了。』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
早已死了!你是谁呢?为什麽来骗我,说是我的妻子呢?』妻子虽然再三说明,要
求他承认,但是丈夫始终相信他的妻子已死了,总旦不肯承认下来。</P>
<P>....这个故事比喻∶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很难变更的。一个人不能给别人留下任
何坏印象,更不能轻信邪说;那个妇人的自食其果的恶果,和那个丈夫的死执成
见,同样是愚痴可怜的。</P>
<P>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P>
<P>....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
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寻,终
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
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
了,为什麽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麽多的水吗?
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P>
<P>....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诃夺理地坚持著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
戒律很广泛严格,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不受,仍旧流转生死,终没有
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P>
<P>
※....杀子成担...※</P>
<P>....有一个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
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邻人对他说∶『您为什麽不把死了的儿子拿
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这个行为太笨拙了。』这个人听了以後,想
道∶『话是不错的,人死了,应当拿出去埋葬;可是叫我怎样拿呢?哦,只有这
样吧,再杀死一个,那就可以成担挑了去。』结果,真的他就再杀死一个儿子,
和那死了的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上去埋葬了。</P>
<P>....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修行人犯了一条戒律,不想改悔,还要企图掩盖事实,
假作持戒清净。被人揭发了,告诉他∶『修行人守戒,应该和保护珍贵的眼珠一
般,怎麽可以违犯而不忏悔呢?』他就索性多作些破戒的恶事,以便一同忏悔,
这正像杀子成担,以便一同出埋一样的愚蠢无知。</P>
<P>
※....认人作哥哥...※</P>
<P>....有一个人,家里很富有,而且举止大方又很聪明,所以远近的人,对他都很
称赞、羡慕。那时有一个人看他这样,就认他作哥哥,来来往往,很是亲热。他
为什麽认那富有的人作哥哥呢?目的是为了要想这人的钱用。後来,那个富有的
人变为贫穷的人了,而且还欠人很多的债,他就对这人冷淡下来,还对人家说∶
『他并不是我的哥哥。』</P>
<P>....这个故事比喻∶有一类外道利用和盗窃佛法的一部分语言、方法和仪式,作
为是他们的教法,完全不是真心信奉,只是想遮盖他们罪恶的阴谋,不可被他们
蒙混欺骗。</P>
<P>
※....偷国王衣服的野人...※</P>
<P>....古老的时候有一个野人,潜进王宫,在国王的衣库里偷了一些衣服,出来後
就逃到很远的地方去。国王在发觉被偷了东西以後,就命人到各处去搜查,终於
把那野人缉捕到案,当审问时,这个小偷不承认那些衣服是从国王这里偷去的,
说是他的祖父留传下来的遗产,国王就命令他那些衣服穿起来,那个野人不知道
衣服怎样穿法,把本来应当穿在臂上的,他穿到腿下去,应当穿在腰上的,穿到
头上去。国王就判断说∶『你都穿错了,这就证明这些衣服不是你祖父留给你的;
何况这些都是国王和官吏穿的衣服,你祖父是不会有的。』那野人无话可答,不
得不俯首承认。</P>
<P>....这个故事比喻∶外道利用和盗窃佛教的教义,作为他们自己所有,但因不明
白佛法的真义,偷了去也不会用,弄得颠颠倒倒,不伦不类,结果还不是暴露他
们的本质来!</P>
<P>
※....呆子赞美父亲的德行...※</P>
<P>....从前有一个人,在许多人面前,赞美他父亲的德行,说他父亲的心很仁慈,
不曾损害别人,也从未掠夺过别人的财物,待人很是公正直爽,不说谎话,而且
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还肯帮助人家。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呆子,就想自己也
应该赞美父亲一番,就说∶『我父亲的德行,还胜过你的父亲呢。』大家就问他,
那是一些什麽德行?呆子回答说∶『我父亲的从小以来就断绝淫欲,不干这种事
的。』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说道∶『你的父亲如果这样,那麽他怎样会生出你
来呢?』</P>
<P>....这个故事比喻∶赞美别人的好处,须要符合实际;捏造的谎言非但不能达到
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招到人家的轻鄙,所以佛教五戒中制止妄语。</P>
<P>
※....烈火上的糖浆...※</P>
<P>....有一个人,正在家里煎熬砂糖,那时来了一个富人,他想趋奉那富翁,请富
翁吃一杯糖浆,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煎熬。炉
子里的火很猛烈,糖浆放上去不久就沸滚了,他又怕富翁等得不耐烦,想把糖浆
立刻减低温度,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可是慌忙间忘记了把小锅子从
火炉上拿下来,因此虽然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那人很著急,弄得满头是
汗。旁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是作是白费气力的。锅子下面不停
止烈火,上面怎能扇得冷呢?』</P>
<P>....这个故事比喻∶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去除灭贪、嗔、痴烦恼的烈火,是不可
能得到清凉解脱的,尽管您忙著其他无益的苦行,还不是徒劳无功,无补实际的,
将来依旧是流转生死,受苦无穷。</P>
<P>※....事实证明...※</P>
<P>....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内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
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作起事来很鲁莽。』
不料所说的这个人刚从门外经过,这些话被他听到了,立刻怒气冲冲,走进屋内,
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在什麽时候曾经动身火发怒,什麽时候曾经作事
鲁莽?』当时许多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你的恼怒和
鲁莽了吗?』</P>
<P>....这个故事比喻∶有一种人有过失自己不明白,别人对他提出意见,不但不虚
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挟嫌报复。这样不但阻碍自己的进步,并且暴露和发展
了原来的过恶,招致了不良的後果!</P>
<P>
◎把芝麻炒熟来种◎</P>
<P>....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後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有味儿於
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就用熟芝麻来种吧。』结果种下去了,却永远没有
生出来。</P>
<P>  这故事比喻∶种子焦了,就不可能生长结果;久远劫行菩萨道,修行难行苦
行,才是修成佛困的种子(正因),如果欲速贪易,改修小乘罗汉之道,终不能
得成佛果。佛诃斥小乘为『焦芽败种』,就是这个意思。</P>
<P>
◎杀了领路人去祭祀◎</P>
<P>....从前有一批商人,预备到远方去作生意,要经过大海,不明白怎样走法,大
家商量结果,请来一个领路的人。这样,他们就出发了。半路上,到了一处旷野
中有一所供奉天神的庙宇,依照他们的习惯,必须杀一人来祭祀,方得通过这个
地方,这批商人大家讨论,都认为在他们中尽是亲戚和同乡,不能杀死一个的,
只有那个领路的人是外方人,不如杀他来作祭祀。所以就把那个领路的人杀了。
等到祭祀完毕,他们又动身走了,可是因为没有领路的人而迷失了方向,走来走
去走不出茫茫的旷野,终於大家都困死在旷野里。</P>
<P>....这个故事比喻∶要入法海(佛法大海)探取珍宝,应当修善法行,以为导师;
有些人原来倒也修善法行,可是经不起事实的考验,常常会动摇不定,抹煞善行,
妄想蒙混过关,图取珍宝,其结果只会是永堕迷津,终得不到出路。</P>

jiaoziqian 发表于 2004-6-2 23:04:18

<P>◎用甘蔗汁浇甘蔗◎</P><P>....有两个人,都是种甘庶的,他们作一次竞赛,议定种好的得赏,种坏的受罚。
那时两人中的一个,心里想道∶『甘蔗本来很甜,如果我用甘蔗汁来灌溉培养,
那新种的甘蔗不是更为甜美了吗?』想了以後,他就把很多的甘蔗榨出了汁,用
这些汁去浇新种的甘蔗;可是结果不但没有得著好处,反而把所有的甘蔗都弄坏
了。</P><P>....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遵循正当途径去修学佛法,却异想天开的自己盲修
瞎炼,以为容易『证得果位』。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浪费精神和时间,
徒劳无功,犹如那个把甘蔗汁灌溉甘蔗的人一样。</P><P>
◎为小失大◎</P><P>....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
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角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
又出了两角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角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
麽,却损失了数倍於债款的钱。</P><P>....这个故事比喻∶如果光要为争求少利,不惜败坏自己的操行,结果往往得不
偿失,甚至会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世来还须受报,这种作法,实在太愚笨
了。</P><P>
◎楼上磨刀◎</P><P>....有一个人,给国王徵去作很苦的工作,一作作了很长的时间,弄得身体十分
瘦弱,国王见他可怜,就赏赐给他一只死了的骆驼。他得了以後,就运到家里去
剥皮;因为刀很钝,简直割不进去。於是他就在家里找磨刀石,终於在楼上找得
了一块。这样他就就上楼去磨刀,磨了以後,就到楼下剥骆驼皮。割了几下,刀
又钝了,又上楼磨刀磨後再到楼下来割。这样走上走下,多次跑了,使他身体疲
劳不已,实在觉得太累了。後来他想出一个法子,把骆驼吊上楼去,以便一边磨
刀,一边来割,他认为这样作是很聪明,可是众人都笑他笨拙。</P><P>....这个故事比喻∶有一些人往往不从因地上(根本上)改过迁善,只是想多得钱
财以修福果,或只是笨拙地炫耀富贵,把持戒修学放在脑後。这些人正同往返磨
刀,把死骆驼吊上楼去、以便利磨刀的那个人一样的愚痴!!</P><P>
◎画船面作记号◎</P><P>....从前有一个人,乘了船过海,偶不小心,把一只银杯失落到水中去了。他立
刻用手指在船面画个号,画了後,仍旧乘船前进,心中想∶『我已记牢,这银杯
是失落在这里的水里,将後可根据我画的记纹打捞起来。』经过了两个月,他己
走过很多的地方,那天到了狮子国的国界,看见了一条河,他就想跳入水中,去
捞起那只失去了的银杯。别人看见问他说∶『你到水里寻其麽呀? 』他回答说∶
『我要打捞失落的银杯哪。』人家又问他∶『你失落在其麽地方呀?』他说∶『
我在两月前初入海时失落的。当时我在船面上画过一个记号,并且牢记著。今天,
我看到船面这个记号,所以跳到水里去打捞。』大家听了,呵呵大笑说∶『水虽
没有分别,地已相隔千里,这里怎能捞得到呢?』</P><P>....这故事比喻∶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枉修无益的苦行,他们那里
知道,差之毫里,失之千里。掌握原则,具择法眼,是怎样的重要啊。  </P><P>
◎割肉百两还千两◎</P><P>....从前有一个国王,听说有人在私下议论,说他很是暴虐,不会治理政事。他
听了愤怒得不得了,立刻下令要查办这个议论朝政的人,但一时却查不出究竟是
那一个?後来听信一个旁人的话,把一个贤臣捉来办罪。那刑罚是剥开背脊,割
肉一百两。不久有人证明,说这个贤臣并没有诋毁过国王,於是国王很後悔,认
为不应该冤枉这个贤臣,要偿还他的损失,因此下令以一千两肉去补他的背脊。
不料这个贤臣,在得到了一千两肉以後,在夜里还是呻吟叫唤,非常痛苦。国王
听了不明白,就去问他∶『你为其麽还觉得痛苦呢?我取你一百两肉,现在已十
倍偿还你了,你还不满足吗?』这个贤臣听了没有力气来回答,旁边有人代他回
答说∶『哦,大王呀,假如有人把大王的头割去,然後还大王一千个头,大王的
头还能够再回原位吗?』国王听了这话,才默默无语。</P><P>....这故事比喻∶一个人要谨慎细心,不要鲁莽作事,等到事情作错了,虽竭力
设法,还是不能补救失去的损失的。</P><P>
◎杀子以求子◎</P><P>....有一妇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她还想再得一个,就去请问别的妇女们说∶
『谁有方法使我再生儿子呢?』当时有一个老婆子对她说∶『我有方法使你再生
儿子,但须祭祀天神。』妇人问她用其麽东西来祭祀天神。那个老婆子说∶『杀
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儿子了。』这个妇人,真的很
相信老婆子的话,就想去杀死她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幸而旁边有人阻
止著,并责骂她说∶『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将来
能不能得到,还不能肯定,而现在的儿子倒被你杀死了。你要想得到二个,会不
会连一个也没有了呢?』</P><P>....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听信愚痴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说,为求未来福,
自投火坑,没有理由地和亳无利益地修种种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生
天和福报,这是与佛教原理相距很远的。</P><P>
◎把沉香烧成炭卖◎</P><P>....从前有一个作官人家的儿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经过了好几年,方才得到
一车沉香运回家来,於是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因为价格太高,过了好多天没有
销售出去。这样,他心里很急,而且非常苦恼。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著
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於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娆成了炭,不是很快
的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脱了,可
是一车的沉香,还得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P><P>  这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
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娆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P><P>
◎用锦绸包裹破毡◎</P><P>....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
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烂的衣服。偷了以後,他把那块锦绸当包里布,来包那些
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後来许多人和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P><P>....这故事比喻∶已发正信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再贪世间利益而破清净戒律,弄
得事情颠倒,得不偿失,被人所笑。</P><P>
◎水和火◎</P><P>....有一个人,在家中作事,他要用到火,同时也要用到冷水所以他就拿了一只
瓦盆,装了火种,放在房中,又拿了一个铁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种的瓦盆上,
他这样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预备好了。』过了一些时,他去生火,火却已经熄
灭;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经变成热水了。</P><P>....这故事比喻∶有一人种,既出家求佛法,但对家中的妻儿和欲乐的享受,还
是念念不忘,困此既未能脱离欲海,丧失了功德的火,又掉了持戒的水,而其结
果,修道与世事双破双夫,正和上面所说的故事一样。</P><P>
◎学著国王的样子◎</P><P>....从前有一个人,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请问人家说∶『我怎样才能讨好国王
呢?』那人对他说∶『如果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得处处学著国王的样子。』
这人就跑到国王跟前去,看看国王的举动,一心要学国王的样子。那时国王正在
不断地挟眼睛,这人也就不断地挟眼睛。国王见了,觉得很奇怪,问道∶『你的
眼睛有毛病吗?还是给风吹痛了呢?』他回答说∶『我的眼睛没有毛病,也不曾
给风吹痛,我是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处处学著国王的样子,所以国王挟眼睛,我
也就挟眼睛。』国王听了,就非常生气说∶『你真是一个大混蛋!』就叫人把他
痛打一顿,并把他驱逐出境。</P><P>....这故事比喻∶有些人既得听闻佛法,又欲亲近和修学,但不明白佛法的基本
原理。如来法王为著渡众生,出现种种的方便办法,有时故意说些逗引众生的浅
近道理,或示现凡夫的行相动作,或现受『金枪马麦』等果报,这等都是为众生
作方便的示现。有些人竟专拿这些浅迹或示现的缺点也来东施效颦,或者讥讪毁
谤,结果於佛法中永远失掉真的利益与悟证,反而堕入三恶道中受苦。
</P>

jiaoziqian 发表于 2004-6-2 23:05:01

<P>◎医治鞭伤◎</P><P>....有一个老百姓,被国王鞭打一顿,受伤很重,他就用马粪去敷治自已受伤的
地方,使这伤的地方能够早些痊愈。当时有一个呆子看到这件事情,心里很是喜
欢说道∶『我知道一种医治鞭伤的方法了!』立刻跑回家去,就对儿子说∶『你
快拿鞭子来打我的背脊,我有一个医治鞭伤的好方法,一定很灵,此刻要先来试
验一次。』儿子,只得听父亲的话,就拿鞭子打父亲的背脊然後拿马粪敷上去。
呆子的行动,自己认为十分聪明,可是大家都在窃笑他。</P><P>....这故事比喻∶不要困药反成病。修学佛法,不要把对治习气的法,反惹起烦
恼习气的现行。如听说修『不净观』可以了生死流转的五阴色身,便故意去行淫
欲而观不净示但『不净观』修不成,结果却为色欲所迷,重增生死流转沉沦的业
报!不善用药,因药成病;不善修法,反增业累,就是这样的值得我们提高警惕。 </P><P>
◎割下了两个鼻子◎</P><P>....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妻子,她的面貌很美丽,不过鼻子生得不好看。後
来这个人在外面遇见一个女人,不但容貌很美丽,而且鼻子更是端正可爱,因此,
他心里打主意说∶『如果我把这个女人的鼻子割下来,装到我的妻子脸上去,那
不是很好吗?』他果然就去割下那女人的鼻子,拿著急忙跑回家去,对他的妻子
说∶『快来快来,我给你换一个好鼻子!』说了,就把他妻子的鼻子也割下,要
替她上这一个好的,但是无论怎样,终於装不上去。这样,他既割了别个女人的
鼻子,又失去了自己妻子的鼻子,没有得到好处,却损害了两个女人。</P><P>....这故事比喻∶有人痴心妄想主观很深,自骄自大,轻举妄动,结果常致两败
俱伤害人自害。</P><P>
◎贫人烧去粗衣◎</P><P>....有一贫人,要去作客,穿了一件粗布短衣。在路上有人见到他,对他说道∶
你面貌生得很端正,一定是个贵人的儿子,为甚麽穿这样的粗布短衣?我现在教
你一个办法,使你可得到上等而很好的衣服,你要相信我,我决对不哄骗你』贫
人听了很欢喜,说道∶『我一定依从你的话。』那个人就在路旁烧起火来,对贫
人说∶『你把所穿粗布衣服脱下来投入火中,这粗衣烧掉後,你可在这里等候著,
立刻可得到上等的衣服。』贫人就照他话来作,把所穿的粗布衣服脱下来烧了。
可是等来等去,等不出上等的衣服来。</P><P>....这故事比喻∶依照佛法来说,人身是很难得的,我们既得到人身,应该好好
进德修业,依照正法来如理修学。但是那些外道却妄造种种欺骗人的鬼话,说甚
麽舍身赴岩投火,可生天上呀······等等,这些无稽之谈,万不可相信。
如果上了圈套,那就不但害了现在,更要贻误将来,正如那个贫人的受骗一样。</P><P>
◎牧羊人◎</P><P>....有一个牧羊人,很会牧羊,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没有多久,他的羊从
几千只到一万只了。他很是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见到他
虽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那时有一个人,很会机巧诈骗,走过来甜言蜜
语地和他作成很好的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於是这个人就对牧羊人说∶『我和
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不论甚麽话都可以来谈。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
寞。现在我打听东村有个女郎真是美丽极了,给你作妻子,很是合适。我作介绍
人,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牧羊人听了很欢喜,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礼物,
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走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的妻子,而且你的
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儿子了,我特地来给你道贺。』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
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
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走来说∶『唉!真可措,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
过呢。』牧羊人听了以後,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P><P>....这故事比喻∶佛教里有种多闻的人,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便贪著於世间
的欲乐,为它所诳惑,而抛弃了修习善法功德的财宝。结果,不但丧失了善法,
而且也丧失了生命及财物,弄得大忧苦,大悲泣,正是自寻烦恼。</P><P>
◎买了一头驴子◎</P><P>....从前婆罗门教,要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需要很多的碗碟盆盘,他们的教主就
叫徒弟到市上去雇请一个窑工来造。徒弟奉命就到市上去找。在路上,他碰到一
个窑工,正赶著一头驴子,驴背上负了很多的窑器,运到市上去出售。那驴子忽
然失了一脚,身子一歪,把它背上所负的窑器都落在地上打碎了。这个窑工就哭
哭啼啼,懊恼得不得了,徒弟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那个窑工说∶『你为其麽哭
得这样悲伤呢? 』窑工回答说∶『我怎能不哭呢?这些窑器,我整整花了一年
功夫才作成,今天原想运到市上去换钱的,却不料这头坏驴子,顷刻之间都给我
打碎了,你想我懊恼不懊恼?』这个徒弟听了,心里却很欢喜,他想∶『这头驴
子很好,窑工要作上一年,它只要转瞬之间就能毁坏了』於是,他就对窑工商量
要买这头驴子。窑工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把驴卖给他。这个徒弟就骑著驴子回来,
见了教主,教主问他∶『为其麽不把窑工找来却买来了一头驴子?』那徒弟回答
说∶『这驴子的本领比窑工大得多。那窑工一年所作成的窑器,它只把身子一歪
就毁得乾乾净净了。』教主连连摇头,对徒弟说∶『你真是笨人,一点知识也没
有。这驴子能在顷刻之间打破窑器,但它却一百年也作不成一个窑器呀!』</P><P>....这故事比喻∶世上有很多人,受人供养很久,不但没有报偿,且常作损害的
事,这种背恩忘义的人,和他亲近,和他在一起,是有损无益的!</P><P>
◎富翁造三层楼◎</P><P>....有一个富翁,是愚蠢无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去,看到这个富翁
所住房又是三层楼,高大壮丽,华贵无比,心里很是羡慕,他想∶『我的钱,并
不比他少,为甚麽不造一座三层楼呢?』於是他回家以後,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建
筑工程师,问他说∶『你能造三层楼吗?』建筑工程师回答说∶『能造的。我已
造过多处了。』富翁就说∶『那麽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
的那座楼房一模一样的。』建筑工程师领导著工人们动手先平地基,垫础石,打
墙脚,忙个不了。富翁等了几天,看不见楼房的影子,就把这位工程师叫来问道∶
『你现在是作甚麽啊?』工程师回答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
『怎麽造三层楼要在下面造,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师说:『要一层一层
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说∶
『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给我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
!』建筑工程师听了大笑,一再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决要他只造第三层,弄
得建筑工程师没有办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P><P>....这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宝,切实地从『戒、定、慧』基本三学
修起,只是懒惰懈怠,却又想不经过三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何、三果阿那
何,而立即证到四果的阿罗汉,正像这个富翁一舣,不过是痴人的空想罢了!</P><P>
◎国王要女儿立刻长大◎</P><P>....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女儿,对她非常锺爱,希望她能立刻长大。於是
就去叫来一个医生,和他商量说∶『你是不是可以给我一种药,使我女儿契了立
刻长大?』医生回答说∶『良药是有的,我一定办得到,但我要到很远地方去采
取,要求国王答应我一个条件,那就是在我在采药期间,你不要去看公主,等我
回来给她吃了药,你才可以再见她。』国王答应了。医生就到远地去求药。经过
十二年长久的时间,医生说是办到药回来了。公主吃了药以後,就由医生领她去
见国王。国王见公主已长成了,很是欢喜,对医生说∶『你真是一个好医生呀,
我的女儿吃了你的药,立刻长得这样大了!』说後,并命令左右侍臣赏赐这个医
生很多的财宝。当时的人都笑国王无知,竟不知道算一算他女儿的年龄。 </P><P>....这故事比喻∶修习佛法只要平实作去,自会水到渠成,圆满功德。那些不肯
持之以恒,克实用功,希求速效的人,他们正像国王一样的愚蠢可笑。</P>

wlc1218 发表于 2005-9-11 20:37:30

<P>谢谢分享!!</P>

noone 发表于 2005-9-13 14:23:35

<P>謝謝,有打包好的下載嗎?</P>

甲类变压器 发表于 2005-9-14 19:24:04

功德无量 随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话百喻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