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_in_china 发表于 2011-2-16 09:15:09

[原创]《古炉》的蒙昧之美

  这是一部土得掉渣的小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出土文物。
  
  没有入云的美女,没有动人的爱情,甚至没有高潮的情节。真的很土,土到如果你不塌下心来平心静气地看上几天,就会觉得自己是在一片毫无生机的黄土高坡上行走,仿徨不知所措。
  
  此书不负责锁住你的眼球,不负责点燃你的荷尔蒙,不负责代入你的情绪,它只管兀自绽放着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土腥,仿佛一丛白日奋力摇曳的狗尾巴草,明明无足轻重而不放弃展现自己的倔强存在。
  
  
  《古炉》故事的发生背景,怎么说都是苍白的:一个小村子,几个村夫村妇。这是一个注定怎么讲都普通,换句话说,怎么讲都无法吸引眼球的故事。怎么办?靠外力。外力从哪里来?一靠文革,一靠贾平凹。
   “文革”这个词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心结。关于文革的创作,固然有来自政治上的干扰,但却从不会缺少人们的关注。
  《古炉》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小村子里,那里的贫穷闭塞使得村里人们的生活很少变化,仿佛几百年来从未被扰乱过。然而动荡开始了,一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迅速演变成一个充满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时间正好从1965年冬到1967年春。
  贾平凹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将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读者面前。他写的是自己的记忆,但他认为这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贾平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记忆去还原那个时代的色彩。真实的记忆、基层的视角,《古炉》的这两大特征相信是对文革题材的重大突破和创造。
  毋庸置疑,《古炉》这样的作品,若非贾平凹这样的大家是很难驾驭的,同时,作家本人的创作态度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贾平凹为写《古炉》倾注了大量心力。据介绍,从2007年长篇小说《高兴》完稿后,贾平凹就开始了《古炉》的创作,在长达4年的写作中,贾平凹用坏了300多支笔,且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
  而且,对于这部迄今为止创作的篇幅最长的小说,贾平凹自己认为,《古炉》是他迄今为止表现小说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见功力和深度的文本。相比于《废都》、《高老庄》、《秦腔》等,创作《古炉》的过程是更为愉悦,更加得心应手的。
  我相信贾平凹的说法。在品味《古炉》之时,书中那活灵活现的生活细节,平衡的叙事节奏,让我读着拙朴的文本,仿佛走入了那个偏僻小村,“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开目即见,触手可摸。”
  
  读书,我有个习惯。那就是读后仔细品味作者的身影,作者的意象。这一次也同样。读完《古炉》最后一页,我便静静地把书合上,闭目冥想。。。。。。
  
  我仿佛看到了一头骚动的公牛,被有心人引入了斗牛场,被热心地盖上了一块红布,然后它的牛性迸发了出来。作家或许想透过古炉这个黄土小村的现实,去显现出那使得文革如火如荼的心理根源,也就是我们的国民性,我们自身的人性缺失。然而我在书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关键,那就是:蒙昧。公牛的疯狂确系源自自身的本性,然而,文革中小村人们的狂躁、破坏和嗜血,却不能仅仅归结于人性中的非理性疯狂,更多的是所受教育的缺失:他们缺乏理性。更准确地说——蒙昧。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们放不下心的是在我们身上,除了仁义礼智信外,同时也有着魔鬼,而魔鬼强悍,最易于放纵,只有物质之丰富,教育之普及,法制之健全,制度之完备,宗教之提升,才是人类自我控制的办法。”——信哉斯言!
  
  “一个陕西农村的小村庄,一个过去时代的故事。此书与我何干?又有何美可足称道?”有朋友这样问我。
  “这是一部展现文革时代的风貌,反映当时人们精神的作品。从长远来看,它封存了一个即将逝去的时代记忆。”我正襟而坐,郑重答道。
  “别那么正经。我只觉得《古炉》像个出土文物,有点儿欣赏不了。”
  “哈哈。你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笔者以为,或许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政治观念已经淡薄,蒙昧世俗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这种体现出历史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吧。
  
  《古炉》乃是出土文物,欢迎鉴定。
  
  

月亮山 发表于 2011-3-1 11:45:46

恩,很喜欢贾平凹的才气,找来看看。谢谢LZ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古炉》的蒙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