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wind 发表于 2004-5-7 18:45:45

5月7日国耻日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c colSpan=2 height=40>重庆发现“泣告全国电文” 警惕勿忘国耻(图)</TD></TR>
<TR>
<TD width=58><IMG src="http://news.163.com/images/news.gif"></TD>
<TD width=964></TD></TR>
<TR bgColor=#5d5d5d>
<TD colSpan=2 height=1><SPACER type="block"></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12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f14black style="LEFT: 0px; WIDTH: 574px; WORD-WRAP: break-word">
<DIV>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cimg.163.com/news/0405/07/zhm1.jpg"></P>
<P align=center>  图为电文屏幅。</P>

<P>       本报记者罗小光摄本报讯(记者罗小光)89年前的今天,日本就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向我国发出最后通牒。昨天,参与这一卖国条约谈判的袁世凯政府特使周自齐“泣告全国电文”屏幅惊现我市。当年,这一电文将日本与袁世凯的无耻交易公诸于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怒潮。</P>
<P>  屏幅</P>
<P>  电文屏幅有四幅,屏幅上的宣纸已经发黄,但字体苍劲有力,可谓“声声泪,字字血”。屏幅上书:“五月七日日本竟以武力为最后要求,强夺我之生命财产。我国民受此奇辱,尚有何面目存于社会。痛深矣!今请自本年五月七日始,我四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此身可灭,此志不绝。特此哀电全国,挥泪泣告。”</P>
<P>  76岁的李加宇老人告诉记者,泣告电文屏幅是家中祖传珍宝。他6岁时候,便看见家中挂着四幅电文屏幅。父亲临终前,向李加宇讲述了电文屏幅的价值。</P>
<P>  国耻</P>
<P>  1914年,日本出兵我国山东,强占青岛、济南等地。1915年1月,日本利用袁世凯急欲复辟称帝,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于5月7日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挟北洋政府必须在48小时内签字。袁世凯为赢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竟然答应在5月9日签订完全卖国的《二十一条》。</P>
<P>  告诫</P>
<P>  屏幅作者周自齐是袁世凯政府参与谈判《二十一条》的特使,山东人,清朝进士。日本的亡我之心、袁世凯的无耻卖国,激起了他的义愤。在日本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的5月7日这天,他以北京市商会的名义,把《二十一条》内容通电全国,并亲将电文写成屏幅,“永存于世,告诫国人,勿忘国耻,誓报国仇。”北京商会定5月7日为国耻日。</P>
<P>  泣告电文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没有得逞。</P>
<P>  拒卖</P>
<P>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李加宇曾找来我国著名国画家周北溪等人,对周自齐的泣告电文屏幅真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是周自齐真迹。周北溪说,此屏幅是国家级珍宝。</P>
<P>  80年代末,一个日本驻渝代理人获悉后,想出巨资购买。李加宇拒绝了。</P>
<P>  李加宇告诉记者,这是日本侵华的有力证据,不能让电文屏幅落入日本人手中。</P>
<P>  新闻资料</P>
<P>  国耻日</P>
<P>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指出,国耻纪念日和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都应成为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日子。</P>
<P>  “国耻日”源于1915年5月7日,日本为独占中国,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五项二十一条秘密条款。消息传出,举国上下群情激愤,皆认为中国之奇耻大辱。以后,每逢5月7日,各地群众即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并定该日为“国耻日”。</P></DIV></TD></TR></TABLE>

seven930 发表于 2004-5-12 07:09:13

国耻要是这么论不知道有多少, 唉! 踏踏实实修炼内功吧! 说别的也没用! 让自己更聪明才是硬道理, 呵呵.

leeiiii 发表于 2004-5-12 07:32:33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zhaoyin3 发表于 2004-5-12 16:06:40

5.7国耻?忙着旅游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月7日国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