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不错 发表于 2004-5-14 09:27:41
看见大家讨论,我也说几句.联想现在反思多元化错误,重回pc行业,姑且不论他的收缩是对是错?还是迫不得已?但他做奥运会的赞助商真是看不懂,联想卖东西本来就是终端和渠道并举,好象还是渠道为重,做赞助商的想法是不是联想想在终端上下更大的力气,要做到全中国都知道?其实联想的目标消费群要知道的早就知道联想品牌了,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了也不会由潜在消费者变为购买者,花这么多广告费还不如在价格上和渠道上并重!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4 13:04:13
<P>是啊!</P><P>目前在商用低端机器方面DELL是他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P><P>而个人电脑方面HP是他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P><P>笔记本方面ASUS和DELL都是巨头。联想根本没有力量在此层面抗衡。</P><P>IBM,SONY之类的,由于产品线不同,定位不同,冲突不大。</P>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4 13:10:47
<P 0cm 0cm 0pt"><FONT size=2>名校背景只是进入社会的一张名片<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名校背景只是你的一张名片。”工作了近四年的小管面对炒得沸沸扬扬的“废物”之争,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小管是北大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商业银行,现在已经升职做客户经理。<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毫无疑问,小管属于混得比较“滋润”的毕业生,被划出“废物”之列。在问及名校背景对他找工作是否有利时,小管很肯定地回答:绝对。他告诉记者,招聘时用人单位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和学校,但一旦到实际工作中,名校和非名校之间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考进名校可能只是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强,而工作能力是在实践中检验的。”<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越是名校毕业生,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小管认为,现在社会把名校毕业生炒得太过了,“关注度太高,并不利于学生得发展。我和很多人一样,巴不得自己的学校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工作以后就明白了,关注越多,加在你身上的砝码就越重。”<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在他看来,企业和学生双方的过高期望是造成名校毕业生成为“废物”的重要原因。社会的过度关注错误地影响了企业的判断,使他们以为名校毕业生每方面都很强,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也受到此类误导,自视甚高而忽略了实际能力,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他的看法在社科院研究员王震宇那里得到印证,王震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对名校学生期望值高是正常的,但要适度;同样道理,名校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也应当适度。<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被过度关注成为名校的难言之隐<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实际上,社会的过度关注所波及的不仅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还影响到了名牌大学自身的发展。<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在采访中,虽然清华等名校不愿承认社会对他们有过度关注的现象,但从高频率的曝光率已经可以窥见一斑。而北大的赵为民老师则坦言,现在社会对于北大,的确是过于关注了。<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说实话,北大的确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赵老师所指的“好的环境”,是希望媒体和社会对学校的事务能关注少一点,为北大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氛围。“过度关注让学校不能很好地发展教育,我们希望更加安静一点,不要动不动就拿北大说事。”他告诉记者,北大现在已经刻意低调,他们希望能务实、稳妥、扎实地进行一系列工作。<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由于北大的特殊地位,几乎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甚至它的动态成为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的风向标。记者在网上用<FONT face="Courier New">gogle</FONT>搜索引擎随意一搜“北大”,出现的相关信息就多达<FONT face="Courier New">1,600,000 </FONT>条。<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而在记者和一些名校教师的私下交谈中,他们也承认,目前社会的过度关注让学校和学生都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和一些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学校相比,这些名校不仅要在教学、就业、科研方面起到楷模的作用,甚至一些常规性的日常事务也会被认为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的结果无疑会令它们如履薄冰,缩手缩脚。<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震宇举例说,比如学校在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改革措施时,本身就还在摸索中,但因为地位特殊、关注过度,可能发展成全国都要以它作为榜样,毫无疑问不利于学校的改革。<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而另外一些专家的观点是,过度关注不仅对学校的日常校务工作造成压力,也会对学生造成压力,甚至引发他们产生不正常的心态,盲目乐观、荒废学业,这是产生“北大废物”的根本所在。(来源:千龙新闻网)<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P 0cm 0cm 0pt"><FONT size=2><FONT face="Courier New"><p></p></FONT></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8 08:58:10
<P 0cm 0cm 0pt"><FONT size=2>联想在中国市场遭戴尔逼宫<FONT face="Courier New"> </FONT>专家质疑其海外战略<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face="Courier New"><FONT siz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FONT face="Courier New">http://www.sina.com.cn 2004</FONT>年<FONT face="Courier New">05</FONT>月<FONT face="Courier New">18</FONT>日<FONT face="Courier New"> 08:09 </FONT>新浪科技<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相关文章:一季度亚太区<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销量排名出炉<FONT face="Courier New"> </FONT>惠普联想伯仲之间<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方兴东:联想怎么办<FONT face="Courier New"> </FONT>渴望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IT</FONT>领头羊重新雄起<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新浪科技讯<FONT face="Courier New"> </FONT>根据<FONT face="Courier New">IDC</FONT>近日发布的数据,由于政府和企业客户的大幅度增加,戴尔在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市场已经对联想的老大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FONT face="Courier New">E</FONT>歌时代来临了!<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飞鱼大赛秀出你的风采<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在亚太地区的<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市场中占据了<FONT face="Courier New">10.9%</FONT>的市场份额,而戴尔的市场份额为<FONT face="Courier New">7.3%</FONT>。尽管在市场份额上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领先,但考虑到这一时期双方在市场中的增长速度,联想为<FONT face="Courier New">19%</FONT>,而戴尔则达到了<FONT face="Courier New">52%</FONT>,联想的领先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FONT face="Courier New">IDC</FONT>资深研究经理布赖恩<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马<FONT face="Courier New">(Bryan Ma)</FONT>表示,戴尔在厦门开设的工厂对于该公司赢得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订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FONT face="Courier New">HSBC</FONT>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专家理查德<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黄<FONT face="Courier New">(Richard Wong)</FONT>指出,由于联想开始将计算机和手机的销售重心转向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其它地区,因此在中国本土同戴尔的竞争中反而体现不出资源上的优势。<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理查德<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黄表示:“未来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海外企业将会给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FONT face="Courier New">HSBC</FONT>是联想的第二大私人股东,排在摩根大通之后。此外,联想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控制了该公司<FONT face="Courier New">57.3%</FONT>的股份。<FONT face="Courier New">IDC</FONT>的数据表明,截至<FONT face="Courier New">2003</FONT>年<FONT face="Courier New">12</FONT>月<FONT face="Courier New">31</FONT>日,联想在中国市场占据了<FONT face="Courier New">27%</FONT>的市场份额,在所有<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厂商中排名第一。<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花旗集团的分析师科克<FONT face="Courier New">-</FONT>杨<FONT face="Courier New">(Kirk Yang)</FONT>指出,尽管戴尔目前在中国市场仅排名第三,但是随着其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到<FONT face="Courier New">2004</FONT>年底该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超越惠普攀升至第二位。布赖恩<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马表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投入非常大,同时也赢得了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支持,而此前这部分客户通常会选择联想。”<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今年第一季度,戴尔在中国市场<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的出货量同比增加了<FONT face="Courier New">48%</FONT>,比该地区的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了<FONT face="Courier New">3</FONT>倍以上。同时戴尔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了<FONT face="Courier New">35%</FONT>,超过了其在全球的<FONT face="Courier New">22%</FONT>的增长水平。戴尔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资深副总裁比尔<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阿梅利奥<FONT face="Courier New">(Bill Amelio)</FONT>指出,戴尔在厦门的工厂仍然有扩展的空间。他说:“我们希望将公司在市场上的增长速度达到整个产业平均增长水平的<FONT face="Courier New">3</FONT>倍,并一直保持下去。”<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根据<FONT face="Courier New">IDC</FONT>的统计数据,在亚太地区,惠普第一季度在<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为<FONT face="Courier New">10.8%</FONT>,销售额同比增长了<FONT face="Courier New">31.6%</FONT>;<FONT face="Courier New">IBM</FONT>的市场份额为<FONT face="Courier New">7.4%</FONT>,销售额同比增长了<FONT face="Courier New">27.9%</FONT>。目前,<FONT face="Courier New">IDC</FONT>还没有公布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各<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厂商所占市场份额的详细报告。<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近段时间以来,投资专家纷纷对联想的海外战略提出了质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经营好这一市场足以保障联想销售额的稳定增长,而过度的追求向海外市场扩张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它意味着高额的支出。在截至<FONT face="Courier New">12</FONT>月<FONT face="Courier New">31</FONT>日的第三财季,联想的销售额中有<FONT face="Courier New">90%</FONT>来自于中国本土。<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飞仙编译<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p></P>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8 08:58:58
<P 0cm 0cm 0pt"><FONT size=2>方兴东:联想怎么办<FONT face="Courier New"> </FONT>渴望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IT</FONT>领头羊重新雄起<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Courier New"><FONT size=2>--------------------------------------------------------------------------------<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face="Courier New"><FONT size=2>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FONT face="Courier New">http://www.sina.com.cn 2004</FONT>年<FONT face="Courier New">05</FONT>月<FONT face="Courier New">12</FONT>日<FONT face="Courier New"> 16:11 </FONT>新浪科技<FONT face="Courier New">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face="Courier New"><FONT size=2> <p></p></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作者:方兴东<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在过几个月,就是联想成立<FONT face="Courier New">20</FONT>周年的大喜日子。联想<FONT face="Courier New">20</FONT>岁生日将如何度过,是欢乐还是悲凉?是振奋还是低沉?这已经是一个格外紧迫的问题。博客中国从去年就开始构思和策划做一个联想<FONT face="Courier New">20</FONT>年的专题,现在看来下笔越来越沉重了。不知该如何把握。<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前几年,联想如日中天之际。自己一直觉得联想存在诸多问题,对其前景实在不敢乐观。因此写过很多文章批评联想,包括批评“贸工技”的思想,批评联想对媒体的操控,批评联想对倪光南的不公平处理,联想强势的企业文化,联想明显的错误投资战略和多元化等等。由于媒体上一片“赞美”之声,因此,我也就下笔从来不客气。<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批评的根本原因完全是自己看着许多事情和迹象心里难受,一种担忧,一种着急。而现在,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经常看着联想的股票走势,心里比过去更加沉重。看到联想股票重新跌至<FONT face="Courier New">2.2</FONT>元,接近一年最低点,几乎只有年初<FONT face="Courier New">3.90</FONT>港元的<FONT face="Courier New">50%</FONT>略多,跌去将近一半了!而且跌势好像还没有停止,迹象毫无重振雄风的样子,心里实在不是滋味。<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最後交易<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再看到最近联想<FONT face="Courier New">PC</FONT>亚太排名被惠普超过<FONT face="Courier New">(</FONT>争议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联想老大的地位不但没有巩固,而是开始动摇。这个趋势下去,再过一个季度,就无须争议地沦为老二了<FONT face="Courier New">)</FONT>。更是觉得天空灰暗:当下中国传统<FONT face="Courier New">IT</FONT>业的格局简直像走向一个烂摊子了,这如何是好?<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希望联想能够重新雄起。在<FONT face="Courier New">IBM</FONT>、惠普和戴尔等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凶猛的时刻,联想不能徘徊,不能打盹。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局面!赞助奥运、裁员、重组和更名等都还没有看到任何起色。杨元庆的低调和沉默无法缓解外界的关注、忧虑和猜疑。<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联想如何才能走出低谷?如何才能重新崛起?这些问题成为自己思考的重点。继续批评联想已经不是一件让我兴奋的事情<FONT face="Courier New">(</FONT>当然,联想的不足和缺点,我们依然直言不讳,批评联想没有必要任何顾虑<FONT face="Courier New">)</FONT>。那么,我能做点什么?我们大家能够做点什么?<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作为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IT</FONT>业的领头羊,几乎引领了产业的一个年代。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谁也不会希望联想从此下滑。我们能够如何帮助联想思考,如何支持联想的奋起?这些问题思考起来,不是简单的事情。<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次在美国开会期间,有好几个发言者提到联想,都依然使用“<FONT face="Courier New">legend</FONT>”这个被换掉的名字,没有人使用<FONT face="Courier New">lenovo</FONT>。而我自己在讨论时,使用了一次“<FONT face="Courier New">lenovo</FONT>”,人家根本一头雾水。让我重复了好几次,对方都摸不着边,不知道是中国的何方神圣。最后我说了“<FONT face="Courier New">legend</FONT>”人家才恍然大悟,但是依然不知道如何拼写,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换名。显然,这次联想换标,虽然说是为了国际化,但是,新标识其实根本没有国际化。要让国外人“学会”<FONT face="Courier New">lenovo</FONT>这次新词汇,熟悉这个新词汇,可能是很多年、花费巨大资金的巨大工程。<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还有奥运赞助一事,业界诸多的担忧、置疑和批评并不是无事生非。<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联想这些年做得很多事情都有点莫名其妙,很多举措好像比诗人做事还脱离市场现实,脱离市场效果,好像都是凭着一种即兴或者自我的感觉,都根本不到问题的点子上。这几年来,综观联想的举措都有点“梦游”的症状,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放眼中国电脑业,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人们骄傲和欣慰的公司,这一切究竟为什么?联想的困境,对整个中国<FONT face="Courier New">IT</FONT>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杨元庆也是业界最好人选,不可能有人替代他的位置。但是,杨元庆的确需要做得更好,需要更加开阔。<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很多问题,如何从外界第三方的角度来理性评判,能够让联想管理层对很多可能潜在的错误和问题及早有所觉察,让一切回归正确的方向,真正值得深入探讨。<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我们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者,当然,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身份,也有我们的价值和作用。批评依然对于联想是良药,但是,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比批评更多、更多。<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还不清楚,但是,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转眼之间,联想从强者变成了弱者,并不是我们期望的结果。<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看来,我自己也得买一台联想电脑,做联想的忠实用户。当然,纯粹个人的选择。<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Courier New" size=2>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2> 有更好的角度和更积极的方式吗?让我们一起思考!</FONT><p></p></P>这儿不错 发表于 2004-5-18 15:29:57
是啊,名校给学生的负面效应是很大,但不是名校给学生的负面效应也很大,这是一把双刃剑.北大的名气有多少是他自己炒作出来的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联想的换名与其说是一场错误,不如说是个战略调整,站在联想的百年历史长河来看(如果他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话),现在的失败和调整都是前进途中的沧海一粟,最重要的是联想得知道自己准备做什么(战略)?想要做什么(远景)?怎样才能做到什么(战术)?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8 16:06:40
希望,联想还能一路走好!whleaf 发表于 2004-5-18 17:47:35
<P>不同意如下看法:</P><P><EM>插一句,一个公司,如果对自己的内部的老员工都可以如此的无情,那么对于供应商和产品相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EM></P><P>对于一个成功运营的公司而言,如果发现不合适的人员在不合适的岗位上时,必当应该进行更换,而不是因为老员工就迁就。</P>zhaoleslie 发表于 2004-5-18 22:34:10
<P>:) 同意您的说法.</P><P>所以,一般成熟的企业在把好了招聘关后.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不适合的岗位,没有不适合的人.对于在某个岗位工作的不是非常理想的员工一般采用换岗,而不会轻易抛弃他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P><P>承认老员工是会有一定的惰性.但是在联想这样的企业,相信不会有多大的惰性,也不敢有多大的惰性.</P><P>另外,现代管理对于岗位适合人才虽然强调要及时的淘汰,但是你可以参考一下跨国公司,一般都是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P><P>相对而言,越是成功的企业,一个岗位的稳定性越是强.对于老员工的待遇更是好的难以想象.比如提早退休,优先股权,丰厚的退休金,退休补贴等等!</P><P>理论和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理论上需要通过不断的更新来达到岗位效率最高,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工作岗位上是人,不是机器,新的机器可以保持最高的效率,但是人不是,新人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效率.</P><P>当一个岗位换了新人,所有的关系需要重新建立,所有的工作需要交接,然后当旧的关系被打破后,许多老客户对新的联系人是否满意都是X.</P>这儿不错 发表于 2004-5-19 09:49:15
公司和员工都需要磨合,但从管理上来看,找到合适的人比找到合适的岗位要困难.联想并不是因为他裁人就会遭到大家的质疑,而是因为他裁人的态度和做法才遭到大家的批判,至少应该尊重员工,员工才会尊重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