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书的层次]第二层:知书识路
读书的层次第二层:知书识路“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读什么书才最有效,也要有那么一点真功夫。<BR>“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找到一个好的环境,或者有那么几个引以为“同志”的师友,可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和准确性。<BR>没到栖息谷前,偶对管理感兴趣时,信步到书店,乍一看,管理类的书真是多啊,恨不得每本书都扛回去。在家园读了一两个月的贴,知道了不是每一本或每一种书都需要读,三四个月后知道有太多的书不值得读,半年下来知道了有哪些门类,再接下来,就是逐步了解到各门类的代表著作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再到书店,抱回来的书针对性和系统性是一年前的我不能比的。<BR>没怎么见过大海的人,见着一片水域就称其为“海子”,这也是有的。如果和一帮曾远航的海员混在一起,即便没到过海边,对海洋的博大精深的认识也会深刻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5 23:42:38编辑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知书识路“ 写得短、写得精、写得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先看书评、影评、艺评后才下决定买不买。Amazon.com 不偏不倚的读者评论现在是我买书很重要的依据。 <P>阅读实际上是与作者对谈,所以买书看书首要是看作者,作者是书籍质量最好的保证。</P> 很好,文虽短,却极精妙。
所以问题得转化为怎么找到“曾远航的船员”。 读书会的形式是挺好的,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心得,就是不容易组织和坚持。 何必盲从别人呢? <P>赞同太多的书是不需要读的,不仅仅是管理类,几乎所有的书都存在这个问题,大多不外乎抄来抄去,炒来炒去!</P><P>书读的多了,自然能够识别了!</P> <P>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P><P>知道什么能够满足自己就更不简单。</P><P>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P><P>恭喜楼主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我还在努力的过程中。</P> <P>估计这是我目前读书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 </P><P>对于六楼的看法,不那么认同,因为一句话:成功,绝非侥幸;呵呵,可以商榷啊</P> <p>佩服,学习</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