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7-22 17:41:00

<P>free668:</P><P>唯有说:谢谢!真的谢谢!</P><P>书本身是不重要的,正如我看完了就当没有了书一样!</P><P>唯有心感觉到她需要的东西,那是很重要的!</P><P>^-^</P>

roundtrip 发表于 2004-7-22 23:15:00

<P>阿弥陀佛,外道</P>

走走停停 发表于 2004-7-25 09:43:00

<P>关于奥修和邪教。</P><P>以下引自:<a href="http://www.naxin.com/community/printpage.asp?boardid=40&amp;rootid=32823&amp;id=32823" target="_blank" >http://www.naxin.com/community/printpage.asp?boardid=40&amp;rootid=32823&amp;id=32823</A></P><P>奥修运动
奥修基金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总部设于印度孟买附近的普那社区/学院。 创立者为印度人奥修(Osho, 1931-1990),奥修原名巴关.席瑞.罗杰尼希(Bhagwan意即神, Lord) Shree(意即伟大,Great) Rajneesh(意即王,King)。奥修是一位哲学博士,据说21岁时成道(1953年)。由于非常博学,善于辩论,经常在印度各地的演讲和公开辩论中挑战正统的宗教领袖,其教示赋有浓厚的颠覆性。1970年开始点化追随者为门徒,在第一批的门徒(sannyasi)中有一些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潜能运动下的心理治疗师。他在1989年9月奥修舍弃原来的称号,而改用「奥修」之名, 社区重新易名为「奥修国际社区」(Osho Commune International)。奥修的一生极富传奇性与争议性,有关奥修传奇的一生,请参考《奥修传》一书。奥修的国际舞台始于他在美国期间奥瑞冈的Antelope一地建立Rajneeshpuram (1981-1985),但也因一连串的丑闻而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媒体报导评论他为邪教教主。这里仅就奥修对新时代运动的影响,做简要说明。</P><P>尽管奥修的作风与提出的教导,在整个新时代运动圈中相当具有争议性。在西方新时代运动中和克里希那穆提被并列为同时代的大师,但两人的风格显然南辕北辙。 奥修对西方的新时代运动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潜能开发运动。奥修教法的最大特色在于,除了融合东方的神秘主义的传统,再加上西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成果之外,还提出各种身心灵的治疗方法。他提出的方法中最著名的是「动态静心」技巧(在1970年4月14日首度提出)。 他在普那社区第一期(Poona one,1974-1981)期间的几乎每天90分钟的演讲内容,包括了瑜珈、禅、道、谭催(tantric)和苏菲主义等。谈论的宗教人物包括佛陀、耶稣、老子和葛吉夫等。他的思想被称为Rajneeshism,其思想的流行被称为Rajneesh movement。他的教示以爱和静心为两大主轴。</P><P>奥修的学说引人争议的大致有两点:其一、奥修强调压抑不能够使人提升和改变,要把人内在的种种欲望、压抑、制约透过各种的方式宣泄出来,在静心的经验中产生清明的觉知和真正的净化。他说:「我反对任何诫律,但是为了好玩,我写出了下列十诫…」。其中第一条「不要遵守诫律,除非它是一个来自内在的诫律。」(陈丽宇 1998:4)因此,奥修社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区,由于反对任何的诫律,唯一的规定是,参加社区活动的人必须经过HIV检测通过。由于社区中不设任何防线,总是出现龙蛇混杂的情形,较难为卫道人士所接受。其二,和前者有密切的关连,他主张性的需求不应当加以压抑,教导谭崔(Tantry)或称性爱瑜珈、无上瑜珈,谭崔是古代印度密教的一个神秘修炼法,透过性交的过程体验最高的实相。佛教中的密教系统也有此一修炼法门,但是在佛教界中颇受争议性,特别是汉传佛教对此有较多的质疑。除此之外,最为一般评论家诟病的是他表现出来奢华的作风,例如他在美国期间有93辆同型的劳斯莱斯轿车,带著名贵的钻戒等。这些争议对奥修的门徒而言一点也不是问题,自有他们的诠释与解说。</P><P>这里面有几个问题:</P><P>1、奥修搞个人崇拜是无疑的。</P><P>奥修(Osho, 1931-1990),奥修原名巴关.席瑞.罗杰尼希(Bhagwan意即神, Lord) Shree(意即伟大,Great) Rajneesh(意即王,King)。</P><P>2、奥修的提倡的性交瑜伽对于现实社会的破坏性太强</P><P>唯一的规定是,参加社区活动的人必须经过HIV检测通过。他的社区,实际上是一个性滥交社区。</P><P>3、非法聚敛钱财</P><P>他在美国期间有93辆同型的劳斯莱斯轿车,带著名贵的钻戒等。</P><P>以上的诸多特征是符合邪教的基本定义(现在国际上对于邪教有一些共识)的。尽管“这些争议对奥修的门徒而言一点也不是问题,自有他们的诠释与解说。”大家还是擦亮眼睛为妙!</P>

roundtrip 发表于 2004-7-26 01:00:00

<P>阿弥陀佛,</P><P>外道.</P><P>我记得前几天发过同样的贴子,怎么不见了?</P><P>如果是学佛的,则不应该中奥修的毒</P>

走走停停 发表于 2004-7-26 03:4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oundtrip</I>在2004-7-26 1:00:00的发言:</B>

<P>阿弥陀佛,</P>
<P>外道.</P>
<P>我记得前几天发过同样的贴子,怎么不见了?</P>
<P>如果是学佛的,则不应该中奥修的毒</P></DIV>

其实最好把这其中的道理另外写一个帖子。光说它外道还不行,要说理。因为奥修的书很迷惑人的。

free668 发表于 2004-7-26 08:39:00

<P>“    我们看到,同样的任性的作风,也占据着哲学的内容,并且走向思想上的冒险;有一时期这种作风颇令笃实平正的哲学工作者表示惊佩,但在别的时候也被人看成一种狂妄到了甚至于发疯的程度。尽管使人惊佩,尽管使人疯狂,而它的内容却常常充满了人所熟知的支离破碎的事实,同样它的形式也仅仅是一点有用意的有方法的容易得到的聪明智巧,加以奇异的拼凑成平和矫揉造作的偏曲意见,但它那表面上对学术严肃的外貌却掩盖不住自欺欺人的实情。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一种浅薄的作风,本身缺乏深思,却以自作聪明的怀疑主义和自谦理性不能认识物自体的批判主义的招牌出现,愈是空疏缺乏理念,他们的夸大虚骄的程度反而愈益增高。学术界的这两种倾向在某一段时间内曾经愚弄了德国人对学术的认真态度,使得他们深刻的哲学要求为之平缓松懈,而且引起了人们对于哲学这门科学的轻视或蔑视,甚至现在这种自命为理智上谦虚的态度,却对于哲学上高深的问题,反而勇敢地大放厥词,声称理性的知识——即我们认为采取证明作为形式的知识,没有权力去过问。</P><P>      刚才所提到的第一种现象可以部分地被看成新时代中青年人的热忱。这种热忱表现在科学领域内,正如它表现在政治领域内的情形那样。当这种热忱以狂欢的情绪迎接那种精神的新生的朝霞,不经过深沉的劳作,立刻就想直接走去欣赏理念的美妙,在某一时期内陶醉于这种热忱所激起的种种希望和远景时,则对于这种过分的不羁的狂想,人们尚易于予以谅解。因为基本上它的核心是健全的,至于它散播出来围绕着这核心的浮泛的云雾,不久必会自身消逝的。但那另一种现象却更为讨厌,因为它使人认出一种理智上的软弱与无能,并努力以一种自欺欺人的,压倒千古大哲的虚骄之气来掩盖这种弱点。</P><P>  但另有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值得注意并提出来说一说,就是反对这两个趋势的一种哲学兴趣,以及对于高深知识的认真爱好,却仍然朴素地不浮夸地保持着。这种兴趣诚不免大都以直接知识或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也足以表明寻求理性的识见的内在的、深入的冲力了。——只有这种理性的识见,才能够给予人以人的尊严。对于这种兴趣,理性的识见至多只能作为哲学知识的成果,所以它最初好象表示轻视的理智论证,却至少被它承认为一种〔达到较高知识的预备〕条件。为了满足这种认识真理的兴趣,我奉献这种尝试作为一个导言或绪论。希望这样一个目的可以获致顺利的接受。”--黑格尔《小逻辑》第一版序言</P><P>不要对“哲学”嗤之以鼻,批判之需先弄懂之。哈哈哈哈哈...</P><P>^_^</P>

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7-26 15:55:00

<P>我越看越糊涂</P><P>外道,何意思啊?</P>

free668 发表于 2004-7-26 17:1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钟声悠扬</I>在2004-7-26 15:55:00的发言:</B>

<P>我越看越糊涂</P>
<P>外道,何意思啊?</P></DIV>
<P>
<P>嘻嘻...怎么说呢?外道就是让人越来越“糊涂”(无明),相对于的外道就是“正道”,就是让人越来越“清醒”。</P>
<P>^_^</P>

钟声悠扬 发表于 2004-7-26 17:41:00

<P>难得糊涂!</P><P>喜欢郑板桥的墨竹,嘻嘻</P>

roundtrip 发表于 2004-7-27 01:58:00

<P>抱歉,本人才疏学浅不能具体从理论层面批判,我从其他有关佛教论坛上看到诸多大德的评论宣说,知道奥修原来是外道.</P><P>佛教对于大多数人(至少是信众)来说是经千年验证的正道,如此则我这样还不具备佛知佛见的人只能坚信诸位上师的话.</P><P>至于在此发这样的帖子,不想引发大家的不满,只是想提醒一下真心修行的佛弟子而已,提醒他们可能会偏离正见,至于为什么,他们可以去请教上师或者其他善知识.</P><P>至于其他喜欢奥修的朋友,则没有关系,他的书可能对大家减轻一些世俗生活的苦恼有些帮助.</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传2本奥修的重要著作《生存智慧》、《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