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288 发表于 2004-3-3 21:00:00

[转帖]安徽农民悲惨生活仅仅是冰山一角

newyear.asp?ID=19471<BR>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4><B>安徽农民悲惨生活仅仅是冰山一角,《中国农民调查》值得一看!</B></FONT>


<DIV align=center>
<CENTER>
<TABLE height=350 width=578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578 height=350><BR>  2004年02月17日 多维社记者<BR><BR>  由安徽两名作家撰写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最近成为内地文坛热门话<BR>题,新书描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悲惨现状,大爆安徽地方官员愚弄欺骗中共最<BR>高层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的内幕等,读来令人震撼。<BR><BR>  刊登该书的杂志「洛阳纸贵」,各大互联网争相转载,中央电视台两度专访<BR>作者。有内地学者指,这是目前描述当代中国农民最真实也最具震撼力的纪实着<BR>述。<BR><BR>  作家夫妇花尽家当采访<BR><BR>  据悉,合肥市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花费两年时间,花尽5万元家当,深入采<BR>访安徽50个县农村后写成的这部《中国农民调查》。该书去年 12月由《当代》杂<BR>志刊出后,随即脱销,人民文出版社上月随即出单行本。<BR><BR>  该书共 20万字,细致描写中国「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最典型的<BR>安徽农村和农民的种种现状,「恶人治村」、「村民反映村干部贪污被活活打死<BR>」、「出动公安围捕上访者」、「持枪上门徵税杀人」等等,故事令人震撼。<BR><BR>  书中还用了第五章的篇幅,描写安徵地方官员如何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披<BR>露了在 70年代末在中共农村改革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安徵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搞<BR>分田承包,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血印秘密契约」有造假嫌疑,还大爆安徵<BR>地方官员「蒙骗」中共领导人朱镕基、温家宝,为迎接江泽民驾临视察,地方当<BR>局如何耗资两百多万元「美化」贫穷的小岗村。<BR><BR>  粉饰穷村迎江总<BR><BR>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共农村改革源头,但改革开放20多年<BR>来,小岗村「江山依旧」,农民生活依然贫穷。但就在小岗村实行承包制近20周<BR>年时,突然来了一个小岗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变化。<BR><BR>  1998年 6月,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亲率省各部门负责人来到小岗村,掀开一场<BR>「改天换地」工程:教育部门给小岗村建一所可容纳160师生的小学;建设厅、水<BR>利厅为小岗建造一座水塔,小岗人破天荒吃上水喉水。<BR><BR>  建设部门又为小岗村家家户户住房墙面刷涂料,整个村子摇身一变光鲜了,<BR>又为家家户户建造厕所;电讯部门给小岗村家家装电话,没让小岗人掏多少腰包<BR>;林业部门从百里之外林场买来830棵蜀桧树,在小岗村的村路旁种上,村容为之<BR>改观。<BR><BR>  以上各项工程总投入 270万元,小岗村为之「变天」。直到1998年 9月22日<BR>,江泽民来到了小岗村,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天上掉下的这个「馅饼」,得<BR>益于江总书记的驾临!<BR><BR>  连夜运粮瞒朱总<BR><BR>  1998年 5月下旬,刚任总理不久的朱镕基来安徽祖籍地南陵县视察国家粮食<BR>收购政策落实情况,虽然这是朱镕基第5次来安徽,且又以总理身分专门视察农村<BR>,但安徽方面依然用一个「骗」字,将朱镕基诱入骗局。<BR><BR>  由于粮仓无粮,从 5月18日开始,当局兴师动众,突击从其他地方调运 103<BR>1吨粮食搬入峨岭粮仓,连司机在内,前后200余人参与搬运,粮站内外汽车络绎<BR>不绝,闹得附近居民彻夜不宁。<BR><BR>  朱镕基到达前一天,芜湖市委副书记带领省、市、县大帮人验收;总理视察<BR>当日,粮站所有职工奉命不得进站。站长刘鸿临时降为仓库管理员,峨岭粮站站<BR>长由上级中心站站长俞水华暂代。俞水华须按预先由上面写好的材料和数据,特<BR>别是中央有关粮食工作的政策,以应对朱总理提问。<BR><BR>  5月22日上午10许,朱镕基不可能会想到,他握手问候的人中,居然没有一个<BR>是这个粮站的职工;这一切,都由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公开播放,被蒙在鼓里的<BR>朱镕基在大会上也竟然赞地方「严格执行中央政策」。<BR><BR>  温家宝揭穿骗局<BR><BR>  1996年 5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到安徽检查扶贫,在去霍山<BR>县的路上,温家宝没有按当局安排,以「方便」一下半途下车深入一贫穷村庄访<BR>问,得知当地拖欠教师工资,农民青黄不接,没粮吃的情况。但县领导不知情,<BR>汇报时依然像往常一样,称当地正在奔小康,温家宝当场揭穿假话。<BR><BR>  同一次,温家宝要看龙河口水库洪灾区农民的生活状况,舒城县却安排温视<BR>察一个富村,温家宝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提出质疑。县委书记见瞒不过只得照实<BR>坦承,又假称最贫困的村子「路不通」,「有10公里远」,想以此阻挡温家宝前<BR>往,没想到温家宝竟表示「走路去」,地方官员灰头土脸。<BR><BR>  数百官员被点名有人要打官司<BR><BR>  书中还透露了很多残酷的现实,被点名的中共官员多达几百人,包括两届中<BR>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和安徽省5届领导人的名字,都在书中出现,开了中国报告<BR>文学的先河,作者因此冒了很大风险。<BR><BR>  安徽一名省级官员听说自己被写进书中,立即否认接受过采访;还有被「负<BR>面描写」的官员,声称要和作者打官司。<BR><BR>  香港明报指出,该书已内地引起巨大反响,官场和文化界掀起「农民问题」<BR>热烈讨论;「喉舌媒体」争相介绍新书和专访作者;安徽省开会官员们见面第一<BR>句话就是问对方「看了那本书没有」,甚至专门留时间给与会者讨论作品;中共<BR>合肥市一名副书记看了一半激动不已,给作者打电话说:「你们的血是热的,我<BR>从政,血也不是凉的。」<BR><BR>  北京一名记者表示,《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这些自诩维护社会良心和正<BR>义的记者无地自容,而且将被良心和正义拷打,永远不得安宁。」<BR></TD></TR></TBODY></TABLE></CENTER></DIV>

6888 发表于 2004-3-4 22:34:00

【转贴】:《中国农民调查》爆重重黑幕 高层寝食难安<BR><BR><BR><BR>              (中央社记者焦兴华特稿)中国大陆召开十届二次人大、政协「两会」前夕,中共严厉查禁目前在大陆广为流传,披露农民困苦生存的书籍「中国农民调查」。这本揭发农村问题重重黑幕的畅销书,碰触到中共政权最痛的敏感地带,让中共领导人寝食难安,也显示农村九亿农民苦难生活仍是胡温体制政权挥之不去的梦魇。<BR><BR>              中国大陆二月八日发布国务院一号重要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十八年后中共再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显示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仍是胡锦涛、温家宝领导体制的棘手问题。中共中央这份一号文件坦承,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著许多矛盾和问题。<BR><BR>              「两会」即将召开,中共有关部门开始收紧控制舆论,包括最近成为热点话题的「三农」问题遭到封杀。中共中宣部最新下发各地的宣传报导动态,明确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在「两会」到来之际,部署所辖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宣传报导,同时要净化舆论环境。<BR><BR>              中宣部并指令媒体不得炒作一些敏感事件、题材和书籍文章,今年一月在大陆畅销出版、由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书中详细描述多件安徽农村大案,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农民血泪故事,真实呈现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BR><BR>              「中国农民调查」揭发中国农村问题重重黑幕,内容包括:村民揭发干部帐目不清而赔上四条命、农民抗议重税而遭公安打死、官兵追税有如日军入村、村官抢粮抵债兼杀人等。<BR><BR>              桂棣坦承,要发现中国农民的贫穷和苦难并非难事,他们能集结成书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点勇气和冒险精神,加上此时适逢中共当局宣称要解决三农问题,造就作品问世的时机。出版此书,夫妇两人曾作出离乡背井、官司纠缠甚至锒铛入狱等最坏的打算。<BR><BR>              为了这部书,陈桂棣夫妇放下当时才半岁的儿子,耗时三年跑了安徽五十个县,自掏腰包五万元人民币采访写作,历经波折而不放弃。为了求证于专家学者,他们上北京时蒙受种种白眼;面对农民惨状,他们已无所畏惧,下笔也没有包袱,甚至指名道姓涉案官员,上至中共领导下至村官乡吏,并因此惹上官司,面临诉讼。<BR><BR>              大陆农村地少人多,约有一亿两千万农村劳力过剩,加上近年来乡镇企业大量裁员,大批失业农民被迫到城市出卖劳力。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近年来流动规模日益扩大,从八十年代初的每年三、四千万人次已增加到一亿人次,其中九千万人形成跨地区流动,农民工流动范围并持续扩展,不仅跨省跨市,甚至参加「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流动周期也越来越长,并集中至发达城市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BR><BR>              中国农民还要负担乡、县政权运作,各级干部、教师、教育费用的巨大开支。中国大陆两千多个县级政权,五万多个乡镇政权和七十多万个自然村,有上千万吃皇粮或吃补贴的人员。地方政府的财政本来有限,巨大的财政支出缺口,则完全源于对农民的各种税费和名目繁多的摊派。收入最低、最不稳定和极为脆弱的农民、农村、农业却需要支付县、乡、村政权运作费用,义务教育费用。<BR><BR>              大陆五十多年来,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东西差别日益扩大;在中国经济连续十多年GDP增长在百分之八至九,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长两位数的情况下,但广大农民的收入成长缓慢,农户可支配收入极其有限。大陆农民每月消费支出只有一百三十九元人民币,其中一百一十七元用于衣食住等生活必须品消费,仅有二十二元闲钱可花用。中国大陆东部和大城市郊区有一亿农民生活水平接近或等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中西部的六亿农民生活贫困,还有近三千万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BR><BR>              大陆农村目前约有五亿劳动力,其中有四亿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劳动力比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总劳动力四亿还要多百分之二十五。而就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产水平,种二十亿亩耕地只需要一亿劳动力就足够了,余下的四亿劳动力无处可去,这是「三农」结构性的障碍。<BR><BR>              此外,大陆农村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方面极度短缺。中国目前人均占有一亩多耕地,农户仅占有半公顷耕地的状况下,制约了中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即使三十年后,中国城镇化达到百分之五十,仍有七、八亿农民滞留农村,土地资源短缺的状况至少在三十年之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甚至情况还可能恶化。在中国的六百六十二个城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六十亿吨,加上农村地区全年缺水两百亿吨,水资源的短缺也是严重阻碍大陆农业发展,导致庞大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因素。<BR><BR>              解决「三农」问题涉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几的。然而「三农」问题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三农」问题若不尽快改善和解决,危及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BR><BR>              中共总理温家宝在二00三年三月就任中外记者会上,曾公开表达他接任总理职务其中最让他寝食难安的即是三农问题。<BR><BR>              大陆十三亿人口中有九亿多是农民,「三农」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中国大陆发展的成败。卸任的前总理朱熔基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基础地位,已危及大陆国民经济全局。<BR><BR>              「中国农民调查」去年十二月首先在「当代」杂志刊出,一鸣惊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单行本,再度轰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此书的介绍是「听作者锥心泣血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BR><BR>              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各地引发热烈回响,各报章和网际网路上涌现读者的感言:「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隐痛」;「我们看到了想像不到的贫穷、想像不到的罪恶、想像不到的苦难、想像不到的无奈、想像不到的抗争、想像不到的沉默、想像不到的感动和想像不到的悲壮」。「中国农民调查」公然揭露大陆农民生活困苦的真相,严厉批判中共官僚体制下重重黑幕,对农民惨无人道的压榨剥削。这本书赤裸裸揭发大陆亮丽经济发展背后的黑暗面,若不加以查禁,恐成野火辽原,一发不可收拾,绝非高压体制下的中共政权所能容忍的。

psychology 发表于 2004-3-10 20:20:00

中国的现实啊!可是怎么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安徽农民悲惨生活仅仅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