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00:00
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8) <BR>片名:the Life Of Emile Zola <BR>中文:佐拉传 <BR>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BR>年份:1937 <BR>导演 威廉·迪亚特尔 <BR>主演 盖尔·桑德迦 <BR>约瑟夫·希尔德克劳特 <BR>保罗·穆尼 <BR>格洛里亚·霍尔登 <BR>剧 情 简 介 <BR><BR>埃米尔.左拉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深入社会底层,倾听贫苦大众的声音。有一次,左拉帮助妓女娜娜逃脱警察的虐待,两年后并将妓女的悲惨身世写成小说《娜娜》,引起了极大轰动,从此名成利就。十年后,普法战争爆发,犹太裔的参谋德雷福克斯被法国陆军部冤他叛国,左拉知道真相后,本于良知挺身而出,大胆揭露陆军参谋本部陷人于罪的阴谋,于是乃有“我控诉”的著名历史文献出现。本片故事描述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一生经历,以及他为了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重点正是讲述他为军官德雷福克斯平反冤案时的遭遇和他不畏强权势力的正义感。饰演左拉的保罗.穆尼和演德雷福克的约瑟夫.希尔德克劳特都演出精彩令人难忘,就几场法庭辩论戏这部分而言,本片也可视为法庭电影的先锋。<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0248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01:00
累了,休息一下再贴吧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3:00
第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9) <BR>片名: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BR>中文:浮生若梦 <BR>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BR>年份:1938 <BR>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BR>主演 詹姆斯·史都华 <BR>莱昂内尔·巴里摩尔 <BR>琪恩·阿瑟 <BR>爱德华·阿诺德 <BR>米沙·奥尔 <BR>剧 情 简 介 <BR><BR>改编自获得普立兹奖的百老汇舞台剧,采用喜剧手法宣扬敦亲睦邻的主题,在三十年代面对经济不景气打击的美国老百姓因而感受到人际温情和生活希望,使这部洋溢着乐天思想的影片勇夺当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殊荣。故事描述华尔街巨子卡比为了赚钱而有意将工厂扩展到住宅区,但遭该地范德霍夫家族强烈反对。范家成员个个性情古怪,次女爱丽丝正好在卡比公司担任秘书,又和卡比的儿子托尼相恋,引起卡比的不满。双方的纠纷最后由德高望重的祖父居中调解,卡比也因而变成乐善好施的慈善家。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以其一贯兼具讽刺性与娱乐性的手法拍出人情世态的微妙冲突,使他在五年内三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莱昂内尔.巴里莫尔、琪恩.阿瑟、詹姆斯.斯图尔特等演得也很成功<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245408.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4:00
呵呵,我最喜欢的!
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0) <BR>片名:Gone With The Wind <BR>中文:乱世佳人 <BR>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BR>年份:1939 <BR>导演 维克托·弗莱明 <BR>制片 戴维.塞尔兹尼克 <BR>男主角 克拉克·盖博 <BR>女主角 费雯·丽 <BR>主演 奥利维亚·德·哈维尔兰德 <BR>芭芭拉·奥尼尔 <BR>伊夫林·凯斯 <BR>莱斯利·霍华德 <BR>海蒂·麦克丹尼尔 <BR>剧 情 简 介 <BR><BR>这部传世经典影片讲述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郝思嘉美丽而富有活力。她想得到阿什利,但阿什利却要和他纯洁的表妹梅兰尼结婚。在十二橡树将要举行大型舞会,很多年轻人都要参加,保姆警告郝思嘉在舞会上要举止得体。舞会这一天恰好南北战争爆发,舞会上出现了一个新面孔——白瑞德。后来两个人历经磨难,郝思嘉一直不承认自己对白瑞德的感情,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白瑞德最终离开她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其实是爱白瑞德的。本片的宏大场面和豪华气派可谓是开一时之先,而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的精彩演出也早已成为影史经典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3328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5:00
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1) <BR>片名:Rebecca <BR>中文:蝴蝶梦 <BR>出品: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BR>年份:1940 <BR>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BR>主演 劳伦斯·奥立佛 <BR>琼·方丹 <BR>乔治·山德斯 <BR>朱迪思·安迪生 <BR>格拉迪斯·库珀 <BR>奈杰尔·布鲁斯 <BR>摄影 乔治·马恩斯 <BR>剧 情 简 介 <BR><BR>“紧张大师”希区科克应大制片家戴维.塞尔兹尼克力邀,自英赴美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即获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黑白摄影奖。剧情改编自英国女作家黛芙妮.杜莫里叶的小说《丽贝卡》,全片以女主角“我”的第一身份观点描写年轻姑娘嫁入豪门之后,发现丈夫德文特的前妻丽贝卡的阴魂笼罩着整座曼德丽大厦,神秘的女管家丹佛丝也像幽灵般在她身旁出没。为了讨好丈夫德文特,女主角故意在盛大舞会上穿了丽贝卡画像上的衣服亮相,不料因而揭发了多年前的一宗谜离命案。全片气氛诡异迷人,是悬疑手法十分高明的心理文艺片,劳伦斯.奥立弗与琼.方丹都演得出色,扮演女管家的朱迪思.安迪生尤其创造了同类角色的一个原型,日后不少影片阴险的女管家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她的影子。导演希区科克虽然毕生未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他的不凡功力已令好莱坞的同行们为之折服。<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5828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6:00
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2) <BR>片名:How Green Was My Valley <BR>中文:青山翠谷 <BR>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BR>年份:1941 <BR>导演 约翰·福特 <BR>主演 沃尔特·皮金 <BR>莫林·奥哈拉 <BR>安娜·李 <BR>罗迪·麦克道尔 <BR>约翰·洛德 <BR>萨拉·奥尔古德 <BR>汤纳德·克里斯普 <BR>摄影 亚瑟.C.米勒 <BR>剧 情 简 介 <BR><BR>约翰.福特导演的这部社会伦理片,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李察.勒埃林的畅销小说《青山翠谷》,透过一个矿工家庭摩根家小儿子休的观点,追忆十九世纪末威尔斯朗达峰矿区的生活点滴。影片由男主角休收拾行理准备离开故乡开始,透过他的旁白和摄影机的移动将时光带回数年前,家庭中发生的种种不幸及家破人亡的过程。对角色个性和伦理亲情刻划得生动感人,并藉着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真实地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和环境转变。导演在悲剧气息浓厚的情节中,仍设法营造出一些喜趣效果,让观众得到情绪上的平衡,也形成了一种生活化和抒情化的艺术风格。<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6291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7:00
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3) <BR>片名:Mrs. Miniver <BR>中文名:米尼弗夫人 <BR>别名:忠勇之家 <BR>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BR>年份:1942 <BR>导演 威廉·惠勒 <BR>编剧 乔治·弗朗舍尔 <BR>詹姆斯·希尔顿 <BR>女主角 葛丽亚·嘉逊 <BR>主演 特丽莎·赖特 <BR>摄影 约瑟夫·鲁藤堡 <BR>剧 情 简 介 <BR><BR>1939年夏,住在伦敦郊外的中年妇女米尼佛夫人进城购物,返回时经过过一座乡间小站。老站长巴拉德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朵美丽的红玫瑰。上层社会的贝尔顿夫人是历届“贝尔顿”花卉奖的得主,因担心失去头奖,便派孙女卡罗尔来要求米尼佛夫人劝说日拉德放弃参加比赛。1940年春米尼佛夫人的丈夫克莱姆为抗击德军参加了保卫家乡志愿军,儿子维因作为皇家空军少尉驻守在离家乡不远的科尔汉机场。有一次米尼佛夫人在河边等待亲人时,在灌木从中发现了一个负伤的德国飞行员,经过巧妙周旋,她把纳粹飞行员交给了警察。米尼佛夫人还打消了贝尔顿夫人的顾虑使维因和卡罗尔终成眷属。贝尔顿夫人也一改故辙把“贝尔 <BR><BR>顿杯”花卉展的头奖授予平民日拉德。在一次空袭中卡罗尔不幸中弹身亡。维因和米尼佛夫人把悲痛化作为正义和生存而斗争的力量。 <BR><BR>当时罗斯福总统看过这部影片底认为它的高昂格调可以鼓舞民心和士气遂下令立即在全国公映。<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65263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8:00
呵呵,也是我的最爱!
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4) <BR>片名:Casablanca <BR>中文:卡萨布兰卡 <BR>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BR>年份:1942 <BR>导演 迈克尔·柯蒂兹 <BR>女主角 英格丽·褒曼 <BR>主演 亨弗莱·鲍嘉 <BR>剧 情 简 介 <BR><BR>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人雷克.布莱恩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非常受欢迎的夜总会。玩世不恭的雷克拥有两张宝贵的通行证。纳粹少校史特劳塞因追踪捷克地下阵线领导人维克多.拉塞罗而来到卡萨布兰卡,当地警察局长雷诺竭力取悦纳粹少校。雷克偶然发现维克多的妻子伊丽莎竟是自己昔日的挚爱,两人昔日在撤离时在火车站失散。伊丽莎了解到雷克能帮助自己和维克多离开卡萨布兰卡,于是请求雷克帮助,而此时雷克的心情却极为复杂。但后来雷克知道当年伊丽莎没有到火车站与自己一起走的原因后,最终决定帮助他们。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81814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19:00
第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4) <BR>片名:Going My Way <BR>中文:与我同行 <BR>出品: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BR>年份:1944 <BR>导演 利奥·麦凯里 <BR>编剧 弗兰克·巴特勒 <BR>弗兰克·卡维特 <BR>男主角 平·克劳斯贝 <BR>主演 巴里·菲茨杰拉德 <BR>音乐 詹姆斯·范·休塞恩 <BR>琼尼·伯克 <BR>剧 情 简 介 <BR><BR>本片在当年大受欢迎,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金像奖,并同时成为年度最卖座电影冠军。歌影双栖巨星宾.克罗斯拜扮演年轻的神父,奉命去接管一个经济状况不佳的教区。他利用自己的作曲才华,又以随和的作风训练街头的孩子成为唱诗班,巡回表演筹款,终于解决了教堂重建的基金问题。导演利奥.麦凯里首先利用老神父和年轻神父的性格对比来制造喜剧趣味,接着把圣诗用流行曲方式演唱,打破宗教电影的严肃面貌,也成功地表达了“教会创新”的主题,因此受到大众的欢迎,接着更拍了续集《圣玛莉钟声》。 <BR><BR>1992年,好莱坞以本片为蓝本重拍成《修女也疯狂》,将主角由神父改为修女,并由白人改为黑人,由说学逗唱皆能的胡比.戈德堡主演,果然再度轰动,并且也拍了续集。<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19178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飞非
发表于 2004-2-26 11:20:00
第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6) <BR>片名:the Lost Weekend <BR>中文:失去的周末 <BR>出品: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BR>年份:1945 <BR>导演 比利·怀乐德 <BR>编剧 查尔斯·布雷克特 <BR>比利·怀尔德 <BR>男主角 雷·米兰 <BR>主演 简·怀曼 <BR>剧 情 简 介 <BR><BR>本片改编自查尔斯.杰克逊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唐包翰是个自尊心很容易受挫的人,在一次退稿的打击后开始酗酒。后遇女友海伦,爱情的力量使唐把酒精抛开,但由于海伦的父亲批评他醉生梦死,使他再次失去自信,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后来他失去生存的勇气,想要自杀,在海伦的极力劝阻和鼓励下,又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是美国影史上出现的第一部以严肃态度探讨酗酒问题的电影。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纽约市高楼大厦的全景,暗示这是一个有普遍性的故事。编导单刀直入切进主题,紧盯着男主角在这个三天的长周末饱受酒精折磨的遭遇,将酒徒的精神状态和肉体行为都刻划得入木三分<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61120516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