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nnrdh 发表于 2010-11-4 19:29:06

[原创]都是牛奶惹的祸

 
<p><b>牛奶市场似乎已经是永远的多事之秋。中国乳业两大巨头蒙牛、伊利之争显然已经变味,偏离正常轨道,一场隆重盛大的牛奶战争最终蔓延到了网上。</b><b></b></p>
<p><b>7</b><b>月,伊利</b><b>QQ</b><b>星在网上频遭攻击,以家长的口吻发表的由中国鱼油市场知名文章,引分公众关注鱼油质量问题,强化藻油</b><b>DHA</b><b>优于鱼油</b><b>DHA</b><b>。煽动消费者抵制加入深海鱼油</b><b>DHA</b><b>的伊利</b><b>QQ</b><b>星儿童奶,伊利公司报案。</b><b>10</b><b>月</b><b>21</b><b>日</b><b>,新华社发文,此事定性为“蒙牛品牌经理涉嫌恶意攻击伊利公司被拘”。</b><b></b></p>
<p><b>蒙牛迅速反击。同一天,不少网站收到神秘曝料邮件,称蒙牛集团欲公布当年“未晚事件”真相,重提</b><b>2003</b><b>年至</b><b>2004</b><b>年伊利曾付给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b><b>592</b><b>万余元,用以在媒体发布与蒙牛有关负面新闻。</b><b></b></p>
<p><b>各说各话,俨然一出罗生门。真相几何自有裁定,但在其中不断出现的“网络营销”耐人寻味。伊利</b><b>QQ</b><b>星事件中,涉案的除了营销经理,还有蒙牛的公关公司和一家网络营销顾问公司。“未晚”事件中,则有号称“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行动,内容是“擒牛”、“斗牛”、“打牛”,最后把“猛牛”变成“病牛”直至“死牛”。</b><b></b></p>
<p><b>&nbsp;</b><b>随着事件升级,更多打着网络营销旗号进行恶意攻击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通过网络营销建立公众任务度,塑造企业形象,建立口碑的网络营销竟变身成为了网络上的相互诋毁。最终导致整个国内行业形象的公众信任度进入低谷。让一些国外品牌从中得利,通过网络推广增加品牌正面形象,才是正确方法,与这次事件中不同,国内多数企业还是通过正当的方式进行网络推广的,如通过易铭网进行的企业形象建设和品牌口碑推广等等。</b><b></b></p>
<p><b>&nbsp;&nbsp;&nbsp; </b><b>同样的种子开出截然不同的花,只有正当的竞争手段才能在市场中站立,</b><b> </b><b>否则企业也好,产品也罢,失去了公信力,长此以往,国产商品将失去整个行业市场。</b><b></b></p><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都是牛奶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