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心智小短篇(看了绝对有帮助) [推荐]
启发心智小短篇(1)—快乐在哪里?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摘自《市场公告栏》
启发心智小短篇(2)——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杆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杆,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杆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杆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悠长的生命启示。
——HR摘自市场公告栏
启发心智小短篇(4)——梦想是你的宝贝
安第斯山脉有两个好战的部落,一个住在低地,另一个住在高山上。有一天,住在高山上的部落入侵位于低地的部落,并带走该部落的一个小婴儿作为战利品。低地部落的人不知道如何攀爬到山顶,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决定派遣最佳的勇士部队爬上高山去带回这个小婴儿。
勇士们试了各种方法,却只爬了几百尺高。正当他们决定放弃解救小婴儿,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却看到婴儿的母亲正由高山上朝他们走来,背上还缚着她的小孩。其中一位勇士走向前迎接她,说:“我们都是部落中最强壮有力的勇士,连我们都爬不上去,你是如何办到的呢?”
她耸耸肩说:“他不是你的小宝贝。”
每个人的目标、梦想都是自己的宝贝。没有人会比自己更重视、保护它,并且为它奋斗,千万不要期待他人,你必须自我要求,同时专心致志、集中意念去实现梦想。
———HR摘自市场公告栏
启发心智小短篇(5)——滴答摆一下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300万次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3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它非常失望的站着。
另一只旧钟见了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高兴地叫起来。“只要这样做,那便当极了,好,我现在就开始。”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300万次。
在一个大目标面前,我们常常会因目标的遥远和艰辛感到气馁,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一个小目标面前,我们却往往会充满信心地完成。有些急功近利的人,一开始就给自己订下大目标,天长日久,当他发现目标离自己仍很远时,就常常会自卑而放弃努力。其实,每一个大目标都可以分成无数个小目标,你实现了每个小目标,你认认真真做好了每一件事,大目标也就离你不远了。如果你在为你的愿望和梦想感到悲观失望时,那你就读一遍关于那只小钟的寓言:走完3300万次的目标就是每秒钟“滴答”摆一下,道理竟是那么简单。
————HR摘自市场公告栏
启发心智小短篇(6)---成功无捷径
一个青年职员平时工作懒懒散散,在转正前一个月他问老板:“如果我兢兢业业工作一个月,我能转正吗?”老板答道:“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冷房间的温度计,你用热手捂着它,能使表上显示温度上升,不过房间一点也不会温暖。”
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这要靠我们的意志,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一个成功人士用一句话总结他的经验:“每天坚持比别人多工作一个小时而已。”
启发心智小短篇(7)——师从大师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间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已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有了这层体悟与认识,会让我们更欣然乐意地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
------HR摘自市场公告栏 启发心智小短篇(9)——四和二 = ?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恩凯迪博士,教书已教了二十年,每学期在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四和二。
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
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
有的说:“六。”他摇着头。
有的说:“二。”他摇着头。
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八。”他也没点头。
学生一阵纳闷,凯迪博士才说:“你们根本还没问这是个什么题目?是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你们不了解问题,又怎么能说出真正的答案呢?”
我们常常亦是如此。在还没弄清出问题之前,就急忙下定义,做出似是而非的决定,如此又怎能得到最正确无误的答案呢?
与其不经心地多做事,
毋宁少做事而多用心思考。
———HR摘自彩虹心灵 很好的小故事,寓意深刻! 看看不错,只是很难提高啊! <p>谢谢.受益匪浅 </p> gggggggggggg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