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组长 发表于 2010-8-24 14:00:31

[转帖]东施效颦:王老吉上了可口可乐的套

 
<p>&nbsp;&nbsp;&nbsp; 淡化甚至抛弃“怕上火”功能定位,王老吉进入了自己成功模式的陷阱,也进入了可口可乐成功模式的陷阱。 </p>
<p>&nbsp;&nbsp;&nbsp; 尽管前两年红罐王老吉号称已经超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但如今已经没有人在意这样的声音了。因为,人们也在犯嘀咕:按照王老吉目前的套路走下去,怎么可能全面超越? </p>
<p>&nbsp;&nbsp;&nbsp; 事实上,能否真正实现超越,关键是王老吉如何看待自身的差距。</p>
<p>&nbsp;&nbsp;&nbsp; 可口可乐的秘籍</p>
<p>&nbsp;&nbsp;&nbsp; 频次的追求 </p>
<p>&nbsp;&nbsp;&nbsp; 通常意义上我们会把可口可乐的成功归功于“高市场渗透率”。后来更被很多中国企业片面理解为:让产品“无处不在”、追求高铺货率,必然有高销量,于是开始义无反顾地追求“深度分销”。然而,消费者愿意买的问题如果没有同步解决,“无处不在”只能让你死得更快。 </p>
<p>&nbsp;&nbsp;&nbsp; 我们在研究中国茶饮时,发现了最好的佐证:有些茶饮的市场渗透度越高,这个品牌反而死得越快。 </p>
<p>&nbsp;&nbsp;&nbsp; 为什么? </p>
<p>&nbsp;&nbsp;&nbsp; 第一,消费者因为好奇或大力度促销尝试之后,感觉一般,下次再看到这个产品时,下意识地告诉自己,“这个新东西我已经尝过了!”于是,用排除法把它排除在购买决策之外。这就是为何很多新的饮料一上市就疯卖一阵子,昙花一现后就无人问津了!甚至是来得越匆去得越匆! </p>
<p>&nbsp;&nbsp;&nbsp; 第二,消费者的大脑装不了那么多品牌。大脑喜欢简化决策,强势品牌能让消费者记住,并能成为消费者下一轮购买的预选。但是这是一个多品牌参与竞争的环境,消费者的大脑记不住那么多品牌,他们会本能地把很多品牌归类为“我已经尝试了”的类别而不予理会。 </p>
<p>&nbsp;&nbsp;&nbsp; 消费者对品牌的归类,可以用“特色菜”和“家常菜”来形容:“特色菜”有特色,但不是消费者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我们日常吃的。如果你开一家特色菜馆,你的赢利模式最好是靠“单次”利润吸脂,如果你开的是家常菜馆,你的赢利模式最好是“频次”的薄利多销。消费者无形中会把强势品牌归类为“家常菜”,而把不知名品牌归类为“特色菜”。一个是经常消费的,一个是偶尔消费的。 </p>
<p>&nbsp;&nbsp;&nbsp; 而做饮料,你必须靠频次,只有更高的频次才会赢取胜利。也就是说,你必须变成消费者意识里认为的“家常菜”。 </p>
<p>&nbsp;&nbsp;&nbsp;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口可乐的巨额销售靠的是“频次”,而非“人气”,即便要“人气”,也是在“人气”的影响下,赢得更高的频次!所以,“频次”才是可口可乐的秘密武器。</p>
<p>&nbsp;&nbsp;&nbsp; 占领右脑 </p>
<p>&nbsp;&nbsp;&nbsp; 消费者在购买快消品时,多数是在思考时间不足的状况下做出的决策,即“瞬间决策”的思考模式。 </p>
<p>&nbsp;&nbsp;&nbsp; 瞬间决策往往会让消费者简化决策。 </p>
<p>&nbsp;&nbsp;&nbsp; 如果按常规的左脑式思维,消费者的决策思考过程是逐步推导出来的,但实际情况是消费者在“瞬间”压力下,会选择右脑的便捷决策,只要想喝东西,第一个有可能想起的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这么多年的品牌积淀其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从左半脑走向右半脑决策:只要你想喝,首先想到可口可乐。 </p>
<p>&nbsp;&nbsp;&nbsp; 可口可乐在消费者的“瞬间决策”里已经赢了。那么在终端的竞争环境下,它是否一样能赢呢? </p>
<p>&nbsp;&nbsp;&nbsp; 当我们打开超市或者士多店的冰柜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琳琅满目的饮料,我们通常会看得眼晕:是买这个茶好呢,还是买果汁好呢,好像那个果汁不错,回头又看看那个也不错。“冰柜的冷气都被你散完了!”你必须马上做出决策,但还是不知道哪个好,最后你急了,“算了!还是喝瓶可乐吧!”就这样所有其他饮料都成了可口可乐的“陪衬”。 </p>
<p>&nbsp;&nbsp;&nbsp; 在决策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你必须简化你的信息,把你的品牌跟消费者最关注的点相连。再看看那些卖点式的广告宣传,</p>
<p>事实上正是给消费者的决策“添乱”,而对于“添乱”者,通常会被消费者“剔除”出自己的“家常菜”菜单。 </p>
<p>&nbsp;&nbsp;&nbsp; 可口可乐聪明地成了“不知道如何选择时的选择”,成了消费决策的“漏斗”底部,当消费者不知道选择什么饮料时,往往就选择了可乐。而消费者越是“决策混乱”,可乐的“频次”越会更高,这正是拜那些众多不明就里的饮料所赐!是对手成就了可乐更大的成功。 </p>
<p>&nbsp;&nbsp;&nbsp; 事实上,不论是早先可口可乐公司提出3A策略:让顾客“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Availability、Affordability、Acceptability),还是在1995年调整成为更具挑战性的3P策略:“无处不在、物超所值、首先品牌”(Pervasiveness、Price、Preference),无不证明了一点:增加品牌黏性,成为首选品牌。</p>
<p>&nbsp;&nbsp;&nbsp; 王老吉摇摆不定的定位</p>
<p>&nbsp;&nbsp;&nbsp; 王老吉的成功与可口可乐的成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模式。可口可乐的成功靠的是“无招胜有招”,我们都知道可乐是没有任何功能的(早期曾作为止咳水,但并不为人知),正是这种“无为”,决定了可口可乐可以随时随地喝,拓宽了可口可乐的使用条件。 </p>
<p>&nbsp;&nbsp;&nbsp; 而王老吉不能这么做,最起码在其推广早期不能——人家凭什么随时随地饮用凉茶?所以,必须讲条件,就是下火。虽然“下火”这个条件很鲜明,却把“使用条件”限制在极窄的使用范围。除了广东之外,谁通过饮料来下火呀!况且自己有没有上火,很难说! </p>
<p>&nbsp;&nbsp;&nbsp; 所以“上火”不但条件极窄,并且难以识别,而“怕上火”的一个“怕”字决定扭转乾坤。一个“怕”字不但极大地拓宽了使用条件(有没有上火都可以喝),并且变得极其容易识别,谁不“怕”上火呢? </p>
<p>&nbsp;&nbsp;&nbsp; 一个“怕”字让王老吉突破了销售瓶颈,并远远地甩开了黄振龙、邓老等一批固守本位的凉茶,冲出广东风靡全国。 </p>
<p>&nbsp;&nbsp;&nbsp;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经历了疯长之后的王老吉更进一步,再次突破瓶颈,承担起逐年增长的压力? </p>
<p>&nbsp;&nbsp;&nbsp; 王老吉的新瓶颈就是:如何让王老吉像可乐一样随处可喝,而不再限于餐桌,不限于防上火的功能?如何有更高的市场渗透度?如何让消费者增加饮用的频率? </p>
<p>&nbsp;&nbsp;&nbsp;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导致王老吉成功的“怕上火”条件,在新的市场阶段看来却成了限制王老吉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绊脚石。 </p>
<p>&nbsp;&nbsp;&nbsp; 从王老吉成功的经验里,王老吉已经学会了“泛化条件”,可以获得更多生意机会。况且有可口可乐的亲身示范,这更奠定了王老吉继续“稀释功能”的决心。由“下火”到“怕上火”,再到“无任何功能”。 </p>
<p>&nbsp;&nbsp;&nbsp; 可口可乐早期曾打出“提神醒脑”的功能,后来为了扩大使用条件变成“家常菜”,取缔了可乐的功能。甚至还把可乐打造成美国文化的象征,再后来干脆文化也不承载了,直接改成饮用的“畅爽”感受——随时随地“爽”。 </p>
<p>&nbsp;&nbsp;&nbsp; 我们发现可口可乐的轨迹始终是朝着“无为”方向走的,路径如下:止咳水(极窄条件)——提神醒脑(较窄条件)——美国文化(较宽条件)——畅爽(极宽条件)。 </p>
<p>&nbsp;&nbsp;&nbsp; 性能特色越来越弱,使用条件越来越宽。 </p>
<p>&nbsp;&nbsp;&nbsp; 王老吉结合自己成功经验和可乐的成功经验,它极有可能把下一波的高增长放在“拓宽使用条件”上,具体地说王老吉可能会逐渐淡化“怕上火”的条件。王老吉开始学可乐了,可乐曾经代表过美国的文化,现在王老吉开始代表中国文化了! </p>
<p>&nbsp;&nbsp;&nbsp; “我为中国红!”——奥运 </p>
<p>&nbsp;&nbsp;&nbsp; “吉庆十分,当然王老吉!”——节日 </p>
<p>&nbsp;&nbsp;&nbsp; “亚运有我,精彩之吉!”——亚运 </p>
<p>&nbsp;&nbsp;&nbsp; “汶川地震捐资一个亿”——国难 </p>
<p>&nbsp;&nbsp;&nbsp; “玉树地震捐资1.1亿”——国难 </p><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东施效颦:王老吉上了可口可乐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