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浮世
<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世博浮世</span><br/><span lang="EN-US">2010-7-14</span><br/><br/><br/>上海世博会,人山人海,这令全世界明白,固守在“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和美学追求,依旧有着强大的兴趣。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本质上来讲,也正是出于如此。在拥挤的人群中,学生和来自江浙沪的家庭,成为了本次世博会的“重度顾客”。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轻人和殷实江浙家庭的品质渴望,这是奠定社会变革的主力,世博人潮的背后,排除甚嚣尘上的宣传作用,人们潜藏在内心的变革渴望依旧。这是一个十足的信号。<br/><br/>世博,让城市更美好,这句话一点不假。而且真正做到了执行有度,这在六十一年的“主人当家作主”史中,鲜有其他更成功的案例。世博这一大型活动,使城市成为中心,上海成为了大陆千万屁民朝拜的“罗马城”,尤其江浙一带,小镇的人向往县城,县城的人瞻望省城,省城的人崇拜上海,这导致了“逐级快速递增”的房价,世博,让房价更雄起。<br/><br/>世博,这一出美轮美奂的绝世肥皂连续剧,犹如穿三点式女郎的街头<span lang="EN-US">Road Show</span>,骚肢弄体,吸引得一干大小市民纷纷评头论足,连农村苦渡残年的老农妇也不例外。谁若是不知世博,不提世博,仿佛不生在这个时代,这效果等同于十年间谁人不识脑白金,谁家不送老人脑白金,那就是不孝。<br/><br/>一百六十圆的门票,排队三小时以上的人群,只为一睹在临时建筑中的投影画面,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呢,还是知识分享和体验缺乏的反证呢?同样的价位,你在海洋公园和迪尼斯中所能享受和感受到西方娱乐趣味,远远比这来得生动。当你从丹麦馆的环形展馆,骑车而下的时候,是否真能体验到“骑车坐爱枫林晚”的惬意意境呢?还是让你联想到工作结束完毕,拖着疲惫身体,踏车回蚁居地的酸甜苦辣呢?当盘坐在加拿大馆中,静静地欣赏北美生活方式的时候,你能对未来在祖国有这样的诗意栖居有了更多的信心吗?还是想到了“车民泪尽石油中,东望赖哥又一年”?还是那些脸谱化了的形形色色的外逃贪官呢?<br/><br/>世博,这一出规模宏大的“文化下乡”,真不如有一百个落地签国民待遇来得有效。你看,排队人群脚下散落的纸屑果皮,不是在生动地告诉世人:祖国,你只不过是个中世纪的农民。不信,有机会,去六月初的香港维园每年一次的晚会上看看,在“血染的风采”音乐中,人群散去,连同被带走的还有滴落在地上的蜡烛泥,那是刻在骨髓里的文化。<br/><br/>和谐盛世,若没有了这场文化下乡的街头秀,那真是苍白地一塌糊涂了。</span></p><br/> <p>论坛不留下我的痕迹,可我已飘过。。。</p> <p>精辟,我特地跑了趟上海为了不看世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