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浦东 发表于 2010-6-12 11:55:53

看8楼的“<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foxgrace</b></font>”的注册时间是2005年6月11日,昨天是你来栖息谷5周年庆啊?<br/><br/>昨天是我来栖息谷这个论坛的第一天。

编辑三 发表于 2010-6-12 12:02:3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爱新觉罗浦东</i>在2010-6-12 11:53:47的发言:</b><br/>今天!2010年的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br/><br/>讨论讨论这个也蛮有意义的!</div>
<p><br/>呵呵,爱新觉罗浦东说的没错!<br/><br/>不知您有什么见解和建议呢?</p>

编辑三 发表于 2010-6-12 12:13:43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0-6/20106121236576537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5">【历年活动主题】</font></strong><br/>  <br/><strong>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br/>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br/>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strong></font></p><font face="Verdana">
<p><br/><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5">【文化遗产日概况】</font></strong><br/>  <br/>  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br/>  <br/><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5">【文化遗产日产生背景】</font></strong><br/>  <br/>  政府宣传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又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5年7月,郑孝燮等11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倡议中国设立“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p>
<p>  <br/><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5">【文化遗产日开展意义】</font></strong><br/>  <br/>  文化遗产教育青年强调它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是公益活动。文物和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怀。<br/>  <br/><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5">【文化遗产日展望】</font></strong><br/>  <br/>  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br/><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0-6/20106121211295882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  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 </p>
<div class="spctrl"></div>
<p>  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p>
<div class="spctrl"></div>
<p>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p>
<div class="spctrl"></div>
<p>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font></p>

万里翠莲 发表于 2010-6-13 08:55:56

现在各式各样的西方节日流入到了中国,像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外国节日进入中国,并成为商家促销的种种由头,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该忘本,不能数典忘祖,把真正的传统文化节日忘记了。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都喜欢过洋节了,殊不知,当我们过洋节的时候,有人把我们真正的传统节日申遗了!国家把传统节日定位法定节假日,也是为了让大家好好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栖息谷举行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大家重温传统文化的魅力。

3070521224邬惠珍 发表于 2010-6-14 09:38:35

建轶 发表于 2010-6-16 11:42:23

国强才民富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取决民心

pwzlr 发表于 2010-6-17 10:06:05

<div class="Section0" style="LAYOUT-GRID:15.6pt none">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不仅仅只是吃粽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   物质极其缺乏的时期,端午意味着箬叶包的粽子,有观者如潮的龙舟娱乐节目。到如今,虽然琳琅满目、五味杂陈的食品,仍有粽子的一席之地。龙舟方化更是有了国际的拥泵。仔细究根这背后的缘由,端午,不仅仅只是吃粽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 端午,是一种“爱与被爱”的互相输送的回报文化。屈原为了理想而“上下求索”却投江。百姓包粽子,划船搭救。一个民族要有血性男儿,屈原,谭嗣同。一个企业总有一批无私奉献者,在端午,最应当在现实中被我们的记住的社会角色有很多种,家庭的父母之爱,企业中那些劳模。我们的眼光与微笑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与鼓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INDENT: 28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处江湖之远,不忘庙堂之忧。组织管理条框下,在其位谋其职,各管一段。这对于普通人,是足够的,对于国家,却未必是最好的。忧国忧民不是神话,不是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条件是要放下功利、找回枯燥中迷失的心灵。</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 从《离骚》中的上下求索,《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古中原多燕赵慨歌之士,忧民忧国之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 想透了端午,咬口粽子,才知道,为何历史给他的不是灰尘,而是荣光与酣香。</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div><!--EndFragment-->

pwzlr 发表于 2010-6-17 12:20:47

节日,或许也真会被某教授所说,取消了。!

上海小皮球 发表于 2010-6-18 09:39:43

<p>生活节奏快了吧,或者在外打拼,节日没有那么浓了。</p>
<p>&nbsp;</p>
<p>毕竟任何一个节日都已经弄成了:钱的劫日。</p>
<p>&nbsp;</p>
<p>自我利益至上的年代,没必要弄点大家都像一家人似地,大家习惯了没事偷着乐吧。</p>

十二阿哥 发表于 2010-6-18 15:15:19

<p>一句话:好好教育那些媒体记者编辑们!</p>
<p>拿出去报道一些无聊的事情的激情去多多关注那些“冷新闻”,也许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像美女、**一样被大家去追逐的。好多人的价值观不是天生的,是周围舆论带出来的。</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公告]端午节活动之三: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获奖名单)